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虽然由于“文革”余波所造成的那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学校警察身影常现,学生派出所里常去,不是犯了偷鸡摸狗,便是行凶打架斗殴”的状况已有根本改观,学生也从八十年代初的“乱”(违纪违法),到八十年代中末的“治”(普法教育).进而到九十代的“安”(安定守纪),学校教育管理已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然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艰难转轨的大背景下,青少年违法犯罪又呈上升势头且日趋低龄化.其中,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也屡屡出现.本文仅  相似文献   

2.
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是一类欣赏性、可诵性极强的文学作品,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诵读评议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了解诗词的含义,但对诗词是如何借助画面来表情达意的,却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分"境"析"意"法,引导学生由"读"诗而"赏"诗.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公元403年所作的诗,占了其一生诗作的六分之一强,表达了其归隐的强烈欲望,结合陶渊明一生的主要经历,便可知其归隐的主要原因乃是晋室情结,而他决定归隐的年份即此年.  相似文献   

4.
张艳 《军事历史》2013,(3):48-52
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军事立法的历史分期有多种观点,但研究成果存在明显不足,主要源于阶段划分评定标准的缺失。为弥补这一缺失,建议以军事法出台的数量、关键性的中央军委会议和重大标志性法律出台3个指标作为衡量和评定阶段划分的标准。基于此标准,新中国的军事立法可以划分为起步(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曲折发展(1954年宪法制定到1965年)、停滞(1966年到1976年"文革"期间)和恢复发展(1976年"文革"结束后至今)4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几代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人们对语文教学状况似乎从未满意过.语文教学四面楚歌,1997年发轫于<北京文学>的对语文教学那场批评和抨击,那"不止害了一个人,而害了一代人"的无情责难,那"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的无情咒语,那"上下共讨之,全民共讨之"的浩大攻势,不能不令人扼腕[1].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之初,国民党军在多个方面占据优势[1],但最终仍然落败.分析其中原因,人民解放军高效正确的战略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毅元帅就曾明确指出人民解放军是"愈往上愈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策在整个世界上都是"优秀的"[2].囿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从战略决策效率角度进行探讨分析. 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策效率远远高于国民党军,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1945年9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同由东北抵达延安的贝鲁罗索夫[3]和曾克林[4]进行会面,获取了关于东北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孙犁的文学观,主要继承了鲁迅等“五四”新文学先驱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着重着眼于创作方法,属广义现实主义的范畴。孙犁对长期以来尤其是建国至“文革”期间,“强调文学的政治作用”和80年代又“强调文学的消遣作用”的认识教育,展开多方面的深入批评,提出了“为人生”功能说、生活根基说、“离政治远一点”说、创作真实说,俨然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革"期间,"四人帮"大搞文字狱,制造冤假错案,妄想乱中夺权。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批老干部纷纷被打倒。当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谢振华将军被"四人帮"利用《三上桃峰》这出戏而打倒,受到迫害打击,蒙受了不白之冤。 笔者因撰写《谢振华传》,特意向谢振华将军了解这一冤案的来龙去脉,已88岁高龄的谢振华将军  相似文献   

9.
姚永明 《兵团建设》2007,(10):54-54
诗人姚永明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已发表诗歌数百首,其诗歌以晓畅,清雅之风,日益受到诗坛和读者的关注。 诗不可太晦涩,亦不可太直白,在含蓄和晓畅之间总有一条风情飘逸的道路,只要你诗艺功底较好兼及各套路数,就一定走出一段又一段炒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和平.结核病防治新进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4-27. [3]唐神结,肖和平.耐多药结核病的综合治疗[J].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2003,26:321-330.新疆是肺结核病高发地区,近几年随着结核病短程化疗药物的应用,结核病的治疗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科对2003~2005年收治的176例  相似文献   

11.
食指[1]诗歌的主题是苦难和宿命,其中最动人的部分是纯朴而高贵的诗质,他忠实于内心的呼唤,表达个体生命体验和对未来的坚定信仰;对苦难和宿命的抗争,建立在美好天性和本质向善的道德信仰之上,诗成为生命的内在抒发。与之相适应,是他的诗歌传统形式美的内核,以节制和内敛的美学追求,更新了一个时代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来只称《诗》。汉武帝置"五经"博士,《诗》是最早列为"五经"的经典之一,始称《诗经》。《诗经》这部典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六部经典("六艺")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位置。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而且被誉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堪称中国自古以来"开宗的第一声歌"(闻一多先生语)。一、《诗经》概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今天我们所见到  相似文献   

13.
"虚静说"这一创作理论的提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影响甚大。"虚静"式构思就是在情绪的静态中寻求诗歌的形象和语言的。诗人在"虚静"状态下曾创作出大量意境优美的"短歌",可以唐诗为代表。另外,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性格、审美趣味、诗歌风格以致诗人创作时"虚静"式构思状态的形成是这一创作理论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04年12月24日上午,一场"我学马祖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国防科工委举行,这是近期国防科工委直属机关青年开展深入学习马祖光同志先进事迹的一个镜头。马祖光同志是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同时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国防科技工业青年学习的楷模。为深入学习马祖光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国防科工委直属机关青年工作委员会近期组织开展了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人们在欣赏诗歌,在研究、探讨诗歌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的同时,忽略了隐含在诗歌创作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诗歌语言的变形。这种艺术手法如同现代的摄影技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调整光圈,变换焦距以实现其时间、空间的变化,虚与实的变化以及人与物的特殊变化,各种独特的艺术视觉随着诗人的一声快门将一幅幅画面跃然纸上,而这一幅幅画面中所流淌着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带给读者思想感情上的震撼往往更为强烈。因此,我们欣赏诗歌时对其中的变形美应仔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为有力占据网络空间领导者的地位,美国不仅积极制定网络空间行动规则,而且还对网络空间适用的法律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法理上对网络空间的主权、网络战争中的中立性、网络战中的武力使用和自卫、网络战中"间谍罪"的认定和处罚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以使其网络空间国际战略获得"合法性"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苑     
《兵团建设》2007,(10):30-31
兵团举办"2007边塞诗歌节"9月19日,由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文联、天涯诗社联合主办的"2007边塞诗歌节"拉开帷幕。9月19日至25日,来自全国各地及兵团的140多位著名诗人、作家、学者以"继承诗歌精神,创新边塞诗风,探讨边塞诗歌和当代诗歌发展方向,促进我国诗歌创作的发展繁荣"为主题,进行了研讨。(居湘)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09年12A刊登的《清末水师‘黄河'号战船老照片解读》(以下简称"陈文")引起远在厦门的许路先生的关注,并电话告知"黄河"号的踪迹在美国20世纪还有报道。其在2010年2月提交了《清末‘黄河'号帆船的太平洋之旅》(以下简称"许文"),本刊在此予以全文刊载,以期海内外学者对中国传统帆船有更深入的研究。陈文对"黄河"号的时代背景、船型、外形、尺寸、结构、武备、官舱布局等都有解读分析,许文主要补充了该船从中国跨洋出航的外国经历与结局,还引用了19-20世纪西方人士编写专著中有关舟船插图及当时美国报纸照片作为"黄河"号清末战船的同型船参考,使其图像资料更加丰富。从许文中补充说明船体各部位结构所用木料出自福建和东南亚,而原船辗转出售于香港,又从长江口偷越出境离开中国来分析,此船可能系建造与航行于华南。至于两文对"黄河"号的船型是福船还是广船有不同见解,可留待深入挖掘史料后再判定。  相似文献   

19.
新边塞诗歌曾是1980年代新疆文学创作的主要成绩,在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因其在诗歌创作手法和精神内质上未能秉持初期设想中的事项夯实诗歌的创作,在历史法则的淘洗下,处在了当代诗歌教学中的尴尬位置。对于新疆高校文学教学而言,有必要审视新边塞诗歌创作的历史情景,以梳理文学现象的方式切入,重返1980年代新疆诗人创作的原点。  相似文献   

20.
<正> 声律是中国传统诗其所以为诗的重要标志,又是以声传情的唯一手段,沈约以色比声,而分冷暖明暗;李重华以箫籁之音律喻诗歌之声律,而辨凄锵要渺。声律象一首无词的乐曲,以音程的高低轻重,节奏的快慢缓急,创造出一个古朴而独特的境界。言诗必言律,无律不成其为诗。 我国传统诗歌是伴随着音乐产生的。诗乐同源,音(五音)声(四声)一体,决定了诗和音乐的渊源关系。声律是诗歌音乐美的具体体现,要追求诗歌本身和谐悦耳的旋律,要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关键在于选择有暗示性或象征性的调质,它是诗歌表达到音义协调理想境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