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传,苏东坡有一日在京都相国寺与佛印和尚对饮。酒意正浓,佛印和尚便挥毫题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苏东坡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席和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报,说是有一个内地人去香港办公司,招聘了一些员工,其中也包括了一个清洁工。公司越办越红火,员工的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不断提升,最后清洁工的月薪达到了1.2万港币。这在香港很快就成了一个笑话:因为这是香港最昂贵的清洁工!这里并没有瞧不起清洁工人的意思,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决不会低人一等。只是这个笑话多少体现了我们当前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对"单位"与"职位"的认识。尽管改革开放已有二十多年,但我们的分配方式却似乎没有多大进步:不管你干的是啥工作,只要单位好,那大家就都好,而作为市场经济分配制度重要方面的"按要素分配",却在国有企业里,一直不太为人们所接受。再来看香港,一般来  相似文献   

3.
孔繁勋 《政工学刊》2001,(12):42-42
“光头”士官 ,名叫赵胜利。他其实并非真的光头 ,只是因为他常年理着光头 ,所以才被人称为光头。“光头”是19 86年 10月份入伍的河北人。当时 ,我们俩都在猎潜艇上 ,我是艇上军需助理 ,他是机电兵。 1990年我调到了上级机关 ,而他在艇上一干就是十几年。为什么常年理光头呢 ?他说 ,因为干机电兵 ,经常与机器打交道 ,油污大 ,容易脏 ;同时机舱温度高 ,出汗多 ,所以理个光头便于清洗。没想到 ,十几年过去了 ,当我又一次随舰艇出海训练时 ,他不但已成为艇上的机电班长、四级士官 ,而且已成为这个舰艇上服役时间最长的骨干了。一见到“光头” …  相似文献   

4.
光头事件 2008年我第一次当组长,负责阿克苏地区三级GPS网点选埋,对待工作有热情,管理要求也比较严,工作渐渐走上正轨。一天一个战士请假出去理发,回来以后,我一瞅是个光头,往队列里一站特别扎眼,我没吭声。过了两天,又有一个小战士理了个光头,我有点生气,但想到工作特别特别累,也就没说什么。过了几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话说某梳子商欲招聘营销员,结果,一下子涌来数百人。他在众人面前说,我要求大家推销梳子,不是在一般的地方推销给一般人,做一般性推销的人我早已物色好了。他这样一说,大部分人走了,只留下3个人。梳子商就叫这3个人到和尚庙去推销梳子。第一个人只推销出去了1把。他到和尚面前去推销梳子,和尚们认为他有意讽刺他们没有头发,因而遭到追打。落荒而逃的路上,他碰到一个小和尚挑水回来,正在树下纳凉搔头皮,他随手递上一把梳子,小和尚感到很管用,就买下了。  相似文献   

6.
曾经有一个笑话说,某村有——人十分骄横,无人敢惹。后来终于有人忍不住偷袭了他一把.这个人便四处寻找袭击者。一天,他揪住一个弱小的人问,“是不是你袭击了我?”那个人战战兢兢地回问:“你是谁啊?”那个蛮横的家伙很生气:。不认识我,你还想不想混了?全世界有不认识我的吗?”  相似文献   

7.
有话直说     
半辈子没瞅见一个"糊涂蛋",却发现那些自称糊涂的人,一个个都精得很,鬼得很。因此,一见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就烦,看到人家挂在高堂阔厅里的横批就不舒服。不舒服的理由,并不是因为我讨厌郑板桥,反对他那个名言,而是挂"难得糊涂"的横批者,明明是聪明绝顶的人,明明是在鸡蛋里能挑出骨头的人,却要修炼糊涂,把它当作一种修养,一种学问来参悟,去实践。试问,在个人利益面前谁曾糊涂过?洪水来了,冰雹来了,沙尘暴吹跑了你的独生子女,你能糊涂吗?鬼子来了,狼来  相似文献   

8.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作为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代名词 ,历来广为人知。但是 ,和尚的本职工作是撞钟 ,当一天和尚 ,当然要按时撞钟 ,撞响钟 ,撞好钟 ,否则便不是一个好和尚。撞钟的和尚 ,总要比不撞钟的和尚可敬些、可爱些。从这个角度来看 ,先前的理解有点冤枉和委屈了“撞钟的和尚”。例如 ,花和尚鲁智深固然是一个好汉 ,但却不是一个好和尚。他避祸五台山做和尚的时节 ,不尽其职 ,不守寺规 ,天天酒肉穿肠过 ,来了兴致还要醉打山门 ,可谓是做了许多天和尚 ,也没有撞一天钟。我们也能理解鲁达先生英雄未竟之时 ,心境的悲凉和愤懑 ,但好和尚…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讲起法律知识头头是道,却作出了违法违规的事情;有的人讲起道理论起是非很清楚,却经常干些自己表示反对甚至厌恶的事,等等。明明知道是错的为什么还要去做?明明知道是违法的为什么还要去干?这种心口不一,说到做不到,是知识没有内化为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练笔     
离她家越近,他的脚步就越沉重。已经是第三次了。一路上,他把想好的话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一遍,可一看见她家门前的那棵大柳树,想好的话却一下子忘得干干净净。“真没用!”他在心里骂自己一声。 他是家中的幺儿。在家里,爹、娘、哥、嫂,几乎啥事都可由他作主。可一到她面前,那份自信,那份洒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难怪那几个结了婚的伙伴们都在笑话他:别看你现在神气,等结婚证一扯,照样一个“气管炎”(妻管严)!  相似文献   

11.
一座庙宇由荒芜至鼎盛而再至荒芜,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思。三个素昧平生的和尚在一个破败的庙宇中相遇,无形中进行了科学的分工,有的礼佛念经表诚心,有的整理庙务勤管理,有的化缘四方招香客,庙宇也日渐兴盛。但当面临功劳的分配时,却都片面夸大自己的功绩,相互争名夺利,内部出现裂痕,短暂的合作随即破损,最终又使得庙宇归于荒芜。在最后的时刻,三个和尚幡然醒悟,原来,庙宇的兴衰关键中的关键是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只有各自干好本职,关系和谐,互相扶持,才能使得集体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王冰 《政工学刊》2003,(11):40-40
“不懂装懂”历来为人所不耻,因滥竽充数而沦为笑柄的南郭先生就是个突出的反面典型。笔者以为,对时下存在的“懂装不懂”现象,也应当引起警惕。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有的人明明胸有成竹,却该开口时不开口、“该出手时不出手”,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使有的事费了很大周折仍然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相似文献   

13.
完成某项重大任务,明明主要是自己完成的,受到表彰的却是他人;辛辛苦苦劳累一年,明明自己做的工作最多,评功评奖却与自己无关……或许在你的周围会经常出现这  相似文献   

14.
在非洲的许多传统部落中,男人们向来是不穿裤子的,而是用一块或几块长方形布料系在腰上或搭在肩上,既能遮羞,又能抵挡风吹日晒雨淋,可谓好处多多。但在近日,在乌干达东北部卡拉莫加人聚居区,负责收缴非法武器的部队司令官下了一道命令:该地区所有男人必须穿裤子外出上街,否则以军法论处。这一命令使光惯了的卡拉莫加族男人感到无比困窘和无奈,却又不敢违抗命令,于是便闹出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相似文献   

15.
俞征 《宁夏科技》2002,(10):38-51
有则笑话: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落到一群强盗手中。强盗头子发善心,允许他们在死前做最后一件事。英国人说他想写份,遗嘱;法国人说他想再和女朋友亲热一番;美国人却站着不动。强盗头子问他的心愿是什么。他说,只想让他在屁股上猛踢一脚。强盗头子被他这奇怪的心愿逗得大笑,就踢了他一脚。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演讲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新编了“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他说:有三座庙,每座庙里都有“三个和尚”,并且每座庙离水源都比较远,都面临着“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第一座庙的和尚发明了接力挑水法,搞了“机制创新”,天天水都吃不完。第二座庙的和尚订了新的庙规,谁挑的水  相似文献   

17.
周小玲 《兵团建设》2014,(15):35-36
正人的一生中,因为有爱,便有了执着。——题记在十四师一牧场,有一位乳名叫"喜喜"的汉族老大哥,他进城时,明明走过五六遍的路,如果没人领着,还是会走错。可回到大山深处的家,方圆几百公里的山头,随便指一座,他也能带你准确无误地找到。喜喜抱怨自己进城找不到路,媳妇笑话他:"你呀,只会数山头,爬山爬了一辈子,吃馕吃了一辈子,你的一切都给了这片山了,还指望进城能认路?"媳妇说得没错。喜喜本名张永进,2岁时随姐姐从甘  相似文献   

18.
“领导就是服务.”不管实践得怎么样,起码这是一句常挂在领导嘴边上的话.可见,我们的各级领导的“服务”意识还是有的.最近到看苏东坡为官时的一段史料,使我对领导的“服务”意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曾任杭州通判.有一次,在审理卖扇子的小贩张小二拖欠绫绢商货款的官司时,得知张小二并非有意赖帐,只因天气凉爽扇子卖不出去,一时还不起帐.苏东坡二话没说,便亲自在张小二的扇子上一一题字作画,并方方正正地签上自己的姓名,然后再让小二拿到街上去拍卖.结果,积压已久的扇子立时被人争相高价抢购一空.就此一招,不仅使张小二还清了债务,还用赚回的银两开起一家扇子店.从此,东坡“画扇判案”的故事被人们作为美谈,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9.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句老话,说起来没有人不知道的,其中的寓意也算得上千古流传了。后来还拍成了动画片《三个和尚》,更是家喻户晓了。这个故事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一些人心中隐藏的自私和懒惰,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去年8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次演  相似文献   

20.
雨中情     
一个盛夏的傍晚,雷阵雨过后,天空仍飘洒着淅淅沥沥的雨,很是有些凉意。车站四周空荡荡的,只有几棵小树在雨中摇曳。我和车站上的几个人打着伞,静静地等着车。这时,在一片雨帘中,一个小姑娘从远处急匆匆地向车站跑来,她环视左右,竟没有发现一处可以避雨的地方,她不安地在雨中踱着步。看着她那狼狈的样子,我心中一动:我是不是应该帮她一下,两人同打一把伞。可又想,周围的人会不会笑话我自作多情呢?唉!做人那么复杂干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