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现行工厂使用的拉线机床操作不便、可视性差的弱点,提出一种采用单片机及光电编码技术对火炮加工中的膛线加工机床进行数字化控制的方案,使膛线加工精度、质量和效益均可得到提高,是实现各种复杂膛线加工的一种实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离子镀技术的基本原理、试验数据入手,探讨了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镀制大口径炮管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炮管镀膜设备的基本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镀膜后的炮管,其表面硬度可提高6~9倍、耐磨性提高4倍以上,耐蚀性可达A级,防腐性能比其它方法高9倍以上。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炮管的使用寿命和贮存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炮管发射振动是影响电磁炮发射稳定性及射击精度的关键因素,获取炮管振动信号有效数据,对优化其发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电磁炮炮管振动信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小波阈值去噪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方法来去除振动干扰信号,通过仿真实验,理论验证了该信号处理方法的有效性;设计测试系统进行振动实测实验,并使用该信号处理方法获得振动有效信号,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计算得到炮管振动位移参量,为电磁炮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涡轮叶片的叶型特点出发,综述了叶片数控加工的方法及技术的发展现状,并着重论述了叶片数控加工的几项关键技术叶片造型、叶片加工方式与刀具路径规划、叶片加工变形控制等.以表面粗糙度与切削效率为评价指标,完成了以切削深度、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和走刀行距为切削参数的叶片铣削工艺试验研究,通过极差分析法考察了切削参数对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最终得到叶片铣削的最优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3,(9):80-80
所谓来复线,就是指枪管或炮管里刻的螺旋状的膛线。1510年,奥地利的维也纳人卡斯帕·科尔纳发现在枪管内刻上膛线对于弹有稳定作用,从而发明了来复枪。当时军队装备的最好的枪是毛瑟抢,有些军官不服气,不信枪管内有几条线就能打得比毛瑟枪远,提出要当场比试。科尔纳欣然应战,他带着来复枪去跟军官们比赛,结果科尔纳在100米距离上5发5中,而军官手中的毛瑟枪却只有5发2中。科尔纳对军官们说:“来复枪不但打得准,而且打得远。”军官们还是有些不信,比赛距离拉  相似文献   

6.
某多管火箭炮由于加工工艺存在炮管弹性变形和炮身偏移,同时在发射过程中存在射击变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火箭炮的射击精度,为了提高射击精度,提出了一种对射击诸元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炮管弹性变形、炮身偏移和射击变位等修正,修正之后保证了操瞄调炮精度控制在1 mil之内,经射击定型试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该方法可用于其他身管武器射击诸元的修正。  相似文献   

7.
英国《简氏国际防务评论》2004年8月报道,在今年欧洲萨特利防务展上,比利时CMI防务公司展出了CT-CV武器系统模型,这是一种结合科克里尔CV改进型105毫米高初速火炮的装甲车炮塔。CV火炮与英国L7105毫米线膛炮具有相同的膛线、弹道和药室容积,但是工作压力极限提高了20%。该型火炮重1750千克,全长6095毫米,标称后坐长度580毫米,具备70%效能的炮口制退器,后坐力低于15吨。2004年4月,CT-CV武器系统被安装在“皮兰哈III”8×8轻型装甲车穴战斗全重为18.5吨雪上并成功地进行了运动射击演示。该炮的轻型52倍口径自紧炮管采用杜瓦尔钢,抗屈…  相似文献   

8.
在线膛炮身管内膛疵病图像识别中,由于阴阳膛线之间的高度差使得二者的过渡区形成阴影,拍摄得到的图像呈现灰度不连续的交替条纹,给疵病图像的分析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对图像进行处理,使得处理后图像灰度连续。采用对膛线过渡区图像进行全局阈值分割、移除小目标、膛线过渡区灰度填充的方法实现对膛线过渡区的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9.
石油钻杆接头螺纹的数控修复加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石油钻杆接头螺纹数控修复加工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工件的寻位算法和加工余量的自动分配方法,介绍了刀具路径的动态校正方法,解决了工件不定位的情况下进行数控加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石油钻杆接头螺纹的数控修复加工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预控双面法加工的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啮合性能,用大轮理论齿面展成与之共轭的小轮共轭齿面,将小轮共轭齿面沿啮合线方向和接触迹线方向分别进行修形,得到满足预置传动误差曲线以及接触印痕的目标齿面,计算出目标齿面与小轮理论齿面的法向偏差。建立以小轮加工参数调整量为变量,小轮两侧齿面与目标齿面法向偏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该模型。以某高速车桥齿轮副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工参数调整后小轮两侧齿面与各自目标齿面的最大法向偏差分别为-4.7μm和-4.67μm,两侧啮合转换点传动误差与预置值分别相差6.67%和4%,两侧接触迹线最大偏差分别为0.275mm和0.177mm,基本符合预置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