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蒋介石是个不轻易低头认输的人,接二连三的失败,并没有使他改弦更张,他一心要消灭共产党和红军.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以100万大军、200架飞机,开始了第五次"围剿".其中,以50万兵力,分北、南、东、西四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芦沟桥事变,全国抗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疯狂进攻,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迫使蒋介石在抗战初期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抗战行动。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要求各省军政当局调集地方部队,开赴抗日前线。蒋介石召见云南省主席龙云,要他尽地方人力物力,以应事机,并要求出兵20万抗日,龙云答应先编一个军出发。在云南原来地  相似文献   

3.
褚银 《国防》2007,(5):74-76
"围剿"的接连失败,使蒋介石恼羞成怒,他又迅速发动了第三次"围剿".这回他把嫡系部队5个师调到江西,充当"围剿"主力,使"围剿"总兵力达到23个师又3个旅,外加5个航空兵队,共30万人.  相似文献   

4.
褚银 《国防》2007,(4):73-76
第一次"围剿"的失败,使蒋介石大为震惊:"朱毛决非等闲之辈!"为了不给红军以喘息的机会,仅隔4个月,他就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蒋介石设想"在三个月内消灭共军",以便给他即将戴上的总统桂冠添上一道炫目的光环.  相似文献   

5.
李宗仁作为桂系军阀首脑,国民党高级将领、副总统,与其"生死系之"的结拜兄弟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可谓尽人皆知.他的后半生,也几乎是在与蒋介石的明争暗斗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军事家,除了时代条件和湖湘文化传统的影响之外,他还多次说过,他之所以上山打仗,一打就打了20多年,是国民党蒋介石"逼上梁山"的.国民党蒋介石不仅把毛泽东"逼上了梁山",而且也教会了毛泽东怎样打仗,使他成为伟大的军事家.  相似文献   

7.
五、同举平满纳会战,史迪威与杜聿明两人重归于好 史迪威对于我想给他讲述《将相和》故事的用心,虽然已表示理解,并嘱我放心他同杜聿明的关系,但在3月31日他到重庆向蒋介石汇报时,仍然告了杜聿明的"状",指责杜聿明和廖耀湘蔑视他的权威,不听他的命令,遂使同古攻势夭折,缅甸战局逆转,请求处分杜、廖二人.同时他还向蒋介石说他要辞职回国,不回缅甸了.  相似文献   

8.
江滩平原隆隆的炮声,伴随人们走进了1918年12月。虎踞龙蟠的石头城南京,几日连续阴郁的天色,令人感到格外沉重和压抑。总统府官邸,身着兰布长袍的蒋介石,心情比室外灰暗的天空还要压抑。战局的发展,完全出乎他所料.内战才打了两年多,他的军队已损失360多万。他被迫由全面进攻转入全面防御。到1948年下半年,他又极不  相似文献   

9.
军衔制度是军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度受到蒋介石的深刻影响.蒋介石的军事等级观念强调严格的等级制度,根据他的理想,国民党军队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军衔制度,包括军衔的授予制度和晋升制度.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制定了严格的军衔制度,但该制度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蒋介石又从实用角度出发对该制度做出了种种改造,如增加职务军衔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得军衔泛滥,导致国民党军官的素质每况愈下.对此蒋介石试图采取缩编裁军和教育军官的方式进行补救,但是未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中叶,国共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结果,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独占鳌头,成为主宰中国历史命运的巨人,蒋介石和他统帅的国民革命军则名落孙山,从威凤凛凛的顶峰跌进尴尬狼狈的深谷。本书以蒋介石集团的失败为主线,以蒋介石临终前沉痛思过为切口,用翔实的史料,优美的文笔,新颖的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蒋介石和他的军队大崩溃、大失败、大逃亡的历史过程。由于作者长期从事军史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 蒋介石「下野」后欲投海自尽,宋美龄隐蔽的婚外恋,国民党军千人裸体大逃亡,中将司令官、云南省主席李弥败走「金三角」误入原始部落……如此种种,全新的表现和逼真的描写,读后令人沉思、令人警醒、令人震聋发聩。  相似文献   

11.
在举世瞩目的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野战军在543万人民群众及地方武装支援下,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浴血奋战66天,以伤亡13.6万人的代价,取得歼敌55.5万余人的伟大胜利,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蒋介石22年的反动统治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朱岩 《军事史林》2021,(1):20-30
蒋介石反共重心区域的变化 蒋介石1940年初考虑中共问题时,重心仍是在晋南的八路军,欲将八路军限制在山西长治和河北邯郸一线以北,而非新四军.3月10日,他下决心限令山西和河北的八路军于3月15日以前撤至长治、邯郸一线以北地区,令卫立煌坚决执行,并要其从速渡黄河亲自指挥,"如其不从,必以武力制裁".  相似文献   

13.
1942年中国远征军兵败缅甸,与蒋介石和史迪威的分歧有密切关系。史迪威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坚信进攻能够拯救缅甸,一再改变蒋介石以纵深配置守卫上缅甸的计划,把中国远征军主力集中到曼德勒以南,造成了上缅甸的兵力空虚。当史迪威的攻势计划被打破后,他计划将中国远征军撤往印度但忽视了作为远征军退路的重要门户一一腊戍,而蒋介石又想让第5、第66军主力退守上缅甸。日军攻占腊戍后迅速分兵攻击滇西与缅北,击破了蒋介石建立缅北根据地的计划。蒋介石支持杜聿明率部绕道回国,结果造成了行军野人山的劫难。  相似文献   

14.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队凉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和人类生存极限,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长征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人类战争史上的奇剧,同时也使他们的对手上演了多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其中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蒋介石以10万元大洋巨额悬赏通缉毛泽东和他的红军将领一事就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12,(5):49
蒋介石平生恨别人擅权,对身边人员更是防范甚严。蒋手下曾有一名得力助手杨永泰,此人是旧政学系首领,精明干练,满腹经纶,1930年,由国民党元老张群推荐给蒋介石。蒋杨相见,大有恨晚之慨。很快,杨永泰就被破格提拔为军事委员会秘书长,成为蒋介石首席智囊。杨永泰对于蒋介石贡献最大者,莫过于他提出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剿共"战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军事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介石(1886—1975),名中正。中国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统治中国20多年,集国家元首、政党领袖、军队统帅于一身,是中国近代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取决于他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 蒋介石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十分复杂。他尊崇孔子、孙子、王阳明、曾国藩、克劳塞维茨等哲学家、军事家的理论,他的思想包含着中国上层的封建思想,也包含着中国下层的愚昧思想,还包含着西方和日本的近代思想。哈罗德·伊萨克在他的《亚洲没有和平》一书中说:“蒋介石动机全从自己出发,至于思想则必须剽窃别人的,……他标榜过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7.
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欧阳格算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因为他曾经追随孙中山,辅佐蒋介石,参与电雷学校的创办,参加淞沪抗战,可谓“功绩卓著”。然而,他最终却死在蒋介石的刀下,身后留下了两桩疑案。  相似文献   

18.
初涉政坛的蒋介石首先经历了两件大事:暗杀陶成章与陈其美被刺。而暗杀陶成章更是首开民国时期用暗杀手段对付政敌的卑劣先例。蒋介石从此之后便经常把暗杀作为对付政敌与政客的有效手段。自他掌握国民党统治政权后,各类政治暗杀事件可谓层出不穷,而且无不与他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邓演达案、杨杏佛案、史量才案、李公朴与闻一多案等等。然而让蒋介石始料不及的是,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作为我军战史上的经典战例至今还印在我们的记忆里. 1947年5月,为打破蒋介石集团对我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我华中野战军于5月13日至16日发起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一举歼灭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此役,我军共歼敌3.3万余人.  相似文献   

20.
(一)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人民,用革命的信念、智慧、勇敢和力量,编织了一幅宏伟壮观的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历史画卷。这幅画卷所展现的图景是:以毛泽东为统帅的人民解放军一方,先后投入兵力260万,在解放区500万支前群众的支援下,抓住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因势利导,节节胜利;以蒋介石为统帅的国民党军一方,投入陆军主力190万和绝大部分海、空军,被迫应战,步步受挫。决战经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性战役,历时仅142天。较量的结果:人民解放军以伤亡26.2万人的代价,歼敌173个师(旅)、154万余人,使蒋介石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支撑当时被动战局的五个战略集团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