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不轻易丢弃自己用过的旧物,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这些年来,我有意无意地保存了许多曾经用过的物品。它们就像我的亲人、朋友,曾与我形影相随,和我风雨同舟。即使它们因“老”、“弱”、“病”、“残”而“退役”了,我也要为它们找个清静的角落,让他们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2.
小羊说:“我妈妈叫我小羊羊,好听。”小猪说:“我妈妈叫我小猪猪,也好听。”小狗说:“我妈妈叫我小狗狗,也很好听。”小鸡说:“你们聊,我先走了。”王家老五说:“外面的人叫我王五,好听。”王家老六说:“外面的人叫我王六,也好听。”王家老七说:“外面的人叫我王七,也很好听。”  相似文献   

3.
可能是因为在报纸、杂志上难得发表的一、二篇拙文,被有心人发现了,名不见经传的我,竟成“名人”了,“祝贺”被选入各种类型“名人录”的“通知书”也接踵而至。开始,我还真高兴了一阵子:我也能成为名人了!什么“照片”呀、“成果”呀、“小传”呀,都能入录。其“名气”也越来越大,由某个学科的“名人”,到全国的“名人”,直至能进入“世界名人录”。可三分钟的热情过后,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人是要有点自知之“名”的,我算是那号子的“名人”?也不是因为“通知书”中关于收款的“附带说明”使我发生了动摇。现在“出书难”、…  相似文献   

4.
星期天,老韩走到一个服装摊前,女摊主热情招呼:“买啥子?我的服装价格优惠。”老韩拿起一件纯羊毛衫边看边问:“多少钱?”“110元”。“少点嘛,恰当我买。”“少了100元不卖。”“90元,我买。”老韩开始讨价。“不卖”。“91元?”“不卖。”“92元、93元……”  相似文献   

5.
《当代海军》2004,(5):3
4月23日,是我们的生日,海军的生日。 我有幸应邀到泰州——“水兵母亲城”过生日,亲耳聆听那“祝你生日快乐”动人而醉心的旋律,亲眼目睹那“遍地载歌载舞”欢乐而喜庆的场面,亲身感受那“烛光闪烁摇曳”温馨而甜美的祝福……这一刻我知道,我能到泰州来是我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岳鸣 《政工学刊》2014,(5):96-96
2013年度我再一次被旅评为“政研工作先进个人”。我已是第三次获此荣誉了。虽然奖品不重,我心里却是十分的高兴和自豪。高兴之余我更多的是感动感激。获此荣誉,让我对“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记得第一篇“豆腐块”竟然是我近两个月的心血。更多的是,让我领晤到了“难得一生遇伯乐”这句话的深意。  相似文献   

7.
幽默点滴     
开一张证明给我一个男子献血后问道:“请问我的血是温热的吗?”护士点头称是。那男子说:“开一张证明给我好吗?”护士疑惑地望着他,说:“为什么?”“我老婆常骂我是冷血动物,我要向她证明,我不是!”(刘井录田墨林)  相似文献   

8.
黄屡灿 《政工学刊》2003,(10):44-45
有一则广告说:“30岁的年龄60岁的心脏;60岁的年龄30岁的心脏”,那是推销药品。我想如果把这则广告改一字,换成“30岁的年龄60岁的心态;60岁的年龄30岁的心态”,那就是一棵“常青树”。放下,有无尽的乐趣我是个幸运的人,少年时就给老一辈革命家站岗放哨,接受革命熏染;可我又是个多苦多难的人。“文革”中我无端蒙冤,之后又受“左”的迫害,白白浪费了我15年的黄金年华。等到彻底平反,我已是54岁的人了。平反不久,我以“正团待遇”退休。有战友说我太“亏”了,让我找一找,我没找。找啥?政治上彻底平反,就够了。个人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该扔就…  相似文献   

9.
“少校”,内阁地下作战室里回响着丘吉尔首相的咆哮,“我命令你去给我弄一辆‘虎’式坦克回来”。没有回答声。“我想要你给我带一辆虎式坦克回来,把这个该死的东西停在我的大门口,听明白了没有!”“非常明白,长官。”接茬儿的是时年仅28岁的英军工程师道格拉斯.利德迪尔少校。  相似文献   

10.
在遵义军分区这个小范围内,战友们常说我是“笔杆子”。“笔杆子”对我而言,是过誉了。但我还是感到很欣慰。爬了十多年的“格子”,有了今天的成长进步。如今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笔杆子”的,我都说是向《西南民兵》投稿开始的。18年前,我从一个边远的乡镇武装  相似文献   

11.
许向东 《中国民兵》2008,(11):16-17
小时候,因为姑姑疼爱我,所以每次到农村的姑姑家我都要“赖”在那儿多住些时日。那时,我最喜欢吃姑姑做的“鸡蛋烙饼”,每次都要吃“撑”得我弯不下腰,而他们总是在旁边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逗得姑姑一家人好笑一阵。后来我才知道,姑姑一家人当时是不舍得吃,很长时间省吃俭用,才积攒下来留给我“享用”的美食,现在想起来还感到惭愧。  相似文献   

12.
1972年,我以22岁的“高龄”入伍。此前四年的知青生活,练就了吃苦的能耐和强健的体魄。我所在部队以训练严酷而著称全军,凭着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勤奋精神,很快便把全训部队的队列、军体、刺杀、擒拿格斗、战术、侦察甚至野外生存等科目熟习并且训练精道,“精力过剩”的我喜欢涂抹两笔,训练不用“开小灶”的空余时间多了个在板报上画画的机会。结果给上级主管文化的首长扯去安排搞创作。问:“搞什么画?”我立正回答:“中国画”——我以为他给我机会学。“那好,画两笔给我看。”我当时猛说“不行”的话肯定被他认为那是谦虚之词。当我战战兢兢地摸着他铺就准备让我大显身手的纸嗫嚅着说“怎么这么薄”时,我分明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与笑话     
看错了 “嗨,我看见你往自己的衣服上钉扣子。你也是个怕南征北战的人吗?” “不,你看错了。” “没错,我亲眼看到的。” “你的确错了,那不是我的衣服,是我妻子的。  相似文献   

14.
水雷独白     
“我”是1776年出生的,发明者是美国人大卫·布西内尔。“我”的原名叫鱼雷。其实最早的“我”并没有什么复杂奥妙的技术,只是在密封的小桶里装上火药,系上浮标投放到水中,第一次使用是1777年。当时乔治·华盛顿把“我”漂放在水里,企图炸毁抛锚在费城外的德拉河上的敌国舰艇。从此,“我”获得了“低费用、高效能”,攻防兼备的锐利武器之美誉。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性能优异、功能多样、毁伤率高,甚至可毁灭整个地球的大规模杀伤武器纷纷“横空出世”,“我”却被遗忘了。即使有记得…  相似文献   

15.
任力 《军事历史》2006,(11):42-43
“虚实”指军事力量的强弱优劣。本篇主要论述争取战争主动权问题,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形人而我无形”、“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等作战思想和原则。本篇集中体现了孙子作战理论的要旨和精义,在全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思想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形人而我无形”,控制战场信息的指导原则孙子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其实质就是运用侦察、佯动、伪装等手段,暴露敌情,隐蔽我情,实现对战场信息的完全控制。“形人”的方法包括“策之”(战前分析)以判明敌军计谋的得失;“作之”(故意挑逗)以判明敌军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绿色幽默     
我受够了教官向队员下达口令:“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其中一个队员走出队列。“你到哪里去?”教官问他。“我已经受够了!你简直不知道怎样才好,不到几分钟你就改变了许多次主意。”太平盛世某个新兵每天早操迟到.军官非常生气地责斥他:“喂,你为什么老是迟到?”新兵:“长官,不知为什么我总睡过了头。”长官:“都像你这样,将来发生战争如何办?”新兵:“都像我这样,将是没有战争的太平盛世啊!”迟到的原因“为什么迟到?”教官问。“我没来得及赶到就上课了。”士兵答道。不是我的兵公共汽车公司经理打电话给卫戍司令:“…  相似文献   

17.
军事百科     
对联鼓斗志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军队,采取“并进长追”和“分进合击”的战法,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为粉碎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朱德同志等经过周密考虑,制定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在誓师大会上,毛主席亲手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主席台两旁。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  相似文献   

18.
为何有人“提不醒”?张连水《政工学刊》今年第三期发表了我撰写的一篇小文《人生离不开“提个醒”》。有人看后对我说,“时下的焦点是,不怕不提醒,就怕提不醒”。我琢磨着此话在理。“提个醒”固然好,然而,“提得醒”或“提不醒”,是“提个醒”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王永军 《华北民兵》2005,(3):F003-F003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预备役高炮团牢固树立“后备用我”、“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大课题,努力推进部队新军事变革的步伐,积极认真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与时俱进砺精兵强素质求创新,锻造科技劲旅取得了可喜成果。该团积极研究探索首都防空作战一体化测距、计算机数字传输等手段,  相似文献   

20.
“陈勇!”“到!”“你所在的单位叫什么?你是什么职别?”“我所在的单位是预备役高炮师四团,我的职务是双37高炮二连二排排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