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德怀两讲蟠龙战役中的军事民主王亚志编者按:本文作者50年代曾在彭德怀办公室任军事秘书。文中有关彭德怀讲述蟠龙战役中的军事民主等情节,迄今尚未披露过。目前,全军正在深入学习贯彻新颁布的条令,本文的发表,对学习研究新条令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西北野战军攻...  相似文献   

2.
彭德怀挂甲屯遗著编者按:这是彭德怀元帅庐山会议后在北京西郊挂甲屯所写的学习军事理论笔记,用“北京市电车公司印刷厂印制”的信笺纸书写,共59页。第1页作封面,自题“《军事文选》读后记要(草稿)”。当时,他处于被软禁状态,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写出了这一理...  相似文献   

3.
彭德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一位著名军事家。他一生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毛泽东曾赋诗为赞:“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彭德怀长达数十年的军事实践和丰富的军事论述,尤其是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和人民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思想理论,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彭德怀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1923年毕业,任湘军连长,后升任王团长。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等率领所部举行平江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4.
深谋远虑的决策艺术、高屋建瓴的谋局艺术是彭德怀抗美援朝军事指挥艺术的重要内容。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以劣势的装备,充分利用步兵打击现代化装备的敌军,取得重大胜利,充分显示了彭德怀军事指挥艺术的巨大威力。  相似文献   

5.
彭德怀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德怀从196年不满18岁投入湘军当兵,到1928年率部起义,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有三十多年都是在战场上烈火硝烟里度过的。他经历了从军阀战争到革命斗争,从阶级斗争到民族战争,从国内战场到国外战场的复杂战争过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英勇奋斗,南征北战,为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倾注了大量心皿,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彭德怀的戎马生涯,映照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治军经验,记录了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人民军队的…  相似文献   

6.
力争主动的胜权艺术是彭德怀抗美援朝军事指挥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一朵奇葩,值得我军不断挖掘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提出过许多作战指导原则,著名的如十大军事原则,但形象概括的战术原则却只有一个,这就是“蘑菇”战术。“蘑菇”战术这一概念是毛泽东提出来的,但这一战术的形成,却凝聚着彭德怀的心血和智慧,孕含着彭德怀的艰辛探索和卓越贡献。在陕北战场上,彭德怀先以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身份指导延安保卫战,继则以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身份直接指挥打击胡宗南军队的作战,在实践中创造性提出了“蘑菇”战术的基本思想。一、延安保卫战,毛泽东考虑更多的是外线配合内线作战,守住延安;彭德怀较早预见到放弃延安,内…  相似文献   

8.
彭德怀元帅视察沈阳炮校枪代炮射击场毛宪生孟繁宗沈阳高级炮兵学校(现址为沈阳炮兵学院),座落在沈阳城东的东大营,这是块“神奇”的土地。早在1922年,由张学良将军亲自买地修建营房。1928年,张学良统一了东北军事教育体系,将东北所有军事教育机关一律并归...  相似文献   

9.
50年代,彭德怀在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十分重视军事科学研究,为建立军事科学研究机构和开展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一、重视建立全军军事科学研究机构,推动军事科学研究工作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根据当时军队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面临的实际情况,提出,现代化革命军队,不仅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还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现代军事科学武装起来。他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以后,非常重视建立军事科学研究机构。1956年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全军要重视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此后,各大军区和军兵种以及军事院校,先后…  相似文献   

10.
为隆重纪念彭德怀元帅诞辰100周年,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现代史学会、《彭德怀传》编写组和湖南湘潭纪念彭德怀诞辰100周年筹委会联合举办的彭德怀生平与思想研讨会,于10月6日至9日在湘潭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原彭德怀办公室主任、《彭德怀传》编写组组长王焰主持,军事科学院原院长、原彭德怀办公室秘书郑文翰中将,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选德等在大会上讲话。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作者有原在彭德怀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有老教授。专家,也有在校的研究生。从提交论文的作者分布看,…  相似文献   

11.
彭德怀是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一生共指挥两百余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战斗,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作为志愿军司令员,他身处恶劣环境,指挥若定.在这场残酷的现代化战争中,彭总曾多次遇险,但每次都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2.
但毛泽东却第一个不同意……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彭得华,号石穿。湖南湘潭人。 彭德怀出生贫寒,父母早逝,少小曾以做苦工、乞讨为生,备尝生活的艰辛。 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的第一代高级将领一样,彭德怀是一个天才般卓越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他的军事战斗生涯充满神话般的传奇色彩。 1916年,不满18岁的彭德怀只是湘军中的一名二等兵。12年后,以任重耐劳,作战勇猛见长的彭德怀已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师第1团团长。他不再贫寒,每月的月薪可以养活120个人。然而就在这一年,声势浩大的大革命失败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发动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突然袭击。在白色恐  相似文献   

13.
刘杰  冯婧 《军事历史》2008,(5):7-11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彭德怀此时是中革军委主席团成员,任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简称"红军前总")总指挥,指挥除西路军以外的全部主力红军.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严重斗争中,彭德怀建言献策,调兵遣将,以军事行动保障了政治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八路军华北抗战初期的“运动游击战”问题,素以与中共中央拟制定的“山地游击战争”方针不一致,而被史学界认为是“错误的”。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客观的、合理的解决,而成为中共党史、军史上一桩遗留至今的公案。这桩公案所涉及的人员主要是当年的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和住弼时三人,而这三人中又以前方军事工作和作战部署多由其行之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为其最主要责任者。自1945年的华北工作座谈会起到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乃至“文革”中在彭德怀的所谓“错误”中,“运动游击战”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军贤 《国防》2006,(5):80-82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由于没有能够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为了保存力量,建立新的根据地,以开创发展的新局面,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万里长征。10月17日,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担任中央红军右翼,乘弥漫大雾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血战湘江在红军相继突破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后,蒋介石慌忙调数十万军队沿湘江两岸构筑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歼灭在湘江以东地区。如果继续向湘江行进,红军势必会陷入敌人重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提出应力避与敌人在湘江一带决战,要在灵活机动中消灭敌人,迫使蒋介石改变部署。但是,这个建议被“…  相似文献   

16.
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错误地开展了一场反教条主义的斗争。这次会议是由当时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主持的,彭德怀并代表大会主席团作了会议总结发言,把反教条主义问题提到两条军事路线斗争的高度。会议还对负责全军院校工作和训练工作的高级领导人刘伯...  相似文献   

17.
彭德怀家境贫寒,少年时代只读过两年私塾,就为生计所迫失学,去作牧童、煤矿工和修堤劳工。17岁投身军伍。此后,几十年戎马倥偬,虽辗转奔波于硝烟锋镝厮杀场地,但他却利用一切作战间隙读书,钻研学问。因此,他在文字上也颇有功夫,特别是体现在战斗文书上总是严密...  相似文献   

18.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三次重大建议韦岱淙1950年秋,美帝国主义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此紧急关头,彭德怀临危授命,统率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把以美国...  相似文献   

19.
从平江起义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整整25年。这在军事家中是不多的。无论是担任部队的指挥,还是肩负战略指导重任,他都是战功赫赫。特别在艰险的时候,他常被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派去挂师,并且确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因此,毛泽东曾经两次誉予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中共中央也给予高度评价:“南征北战,历经艰险,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不系统叙述彭德怀的丰功伟绩,只简单论述这位著名军事家指挥作战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50年代,一场现代化的高强度的局部战争爆发在朝鲜半岛。在我百废待兴、国力微弱的情况下,年过半百、戎马倥偬一生的彭德怀毅然受命远征。在战争中,他沉着、冷静、机智,令“从没打过败仗”的美国名将麦克阿瑟一再受挫,迫使“联合国军”三易其帅。在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战争中,我们可充分领略彭总革命家的襟怀,“军功章属于人民”,“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该文用生动的笔调,声情并茂地展现了彭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风采,读后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