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明武  史爱清 《国防》2002,(8):53-53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项羽本记》中,“鸿门宴”事件是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一个重要回合,并由此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刘邦、项羽在灭秦战争的关键时刻,与楚怀王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未料,掌兵仅10万的刘邦居然先于拥兵40万的项羽入关破秦,按约理应为王。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秘密派人给驻扎在新丰鸿门的项羽送去情报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本就不服气的项羽获悉刘邦欲称王的意向,当即勃然大怒曰:  相似文献   

2.
徐刻 《政工学刊》2010,(6):72-72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战胜了争霸对手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由此可见,善于用人无疑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刘邦的用人方法对今天我们各级管理者提高领导水平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人曾经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治政。孙中山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毛泽东也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用人对于事业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无数事实也都证明了这一点。领导者科学地选人用人,就能保证事业的兴旺发达;反之,不重视人才或者用错了人,必然使事业遭受损失甚至导致失败。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会用人。他曾说过:“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管理钱粮,我不如萧何;论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但是,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曾把领导者的主要职责科学地归结为出主意和用干部两件事。这两件事都很重要,但其中更为根本的是用人。因为,无论是决策还是实施决策,都离不开人。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超群的用人本领。汉高祖刘邦总结他得天下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于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作为一个领导者不管其职责有多少条,但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责是会用人。在当前的干部使用中,各级党委机关非常重视人才的使用,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失败后,推翻暴秦政权、完成陈胜、吴广起义初衷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刘邦、项羽身上。在长达8年的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中,刘、项二人演出了一幕幕斗智斗勇的历史活剧。最后结局是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项羽兵败该下,凄惨别姬,乌江自刎。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这是至理名言。刘邦、项羽的胜败结局再次说明,胜负固然是许多因素促成的,但是“人和”优势的得与失,是能否赢得军争胜利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那么,“人和”的局面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比较刘邦与项羽的个性特…  相似文献   

6.
用师者王     
《兵团建设》2014,(6):45
正在谈到用人之道时,曾子提出了"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的论断。意谓任用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就会成为业中的王者;任用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会成为业中的霸主;任用平庸之辈就必定失败。足见用人是否得当事关事业成败,切莫等闲视之。"用师者王",此确为事业成功之要道。刘邦在谈到自己得天下的缘由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指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  相似文献   

7.
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一员大将,曾两次进谏刘邦,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以勇猛善战、智勇双全而著称的樊啥。刘邦率兵破咸阳,入秦宫,见富室帷帐富丽堂皇,美女珍宝不计其数,意欲留在宫中。此时,樊啥气冲冲地闯进来责问:“沛公(指刘邦)是想得天下,还是想当富家翁?此宫所有,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愿沛公急还霸上,勿留宫中。”在谋臣张良的共同劝说下,刘邦翻然醒悟,当即退出秦宫,还军霸上,没有重蹈秦王朝灭亡的覆辙,揭开了楚汉争战的序幕。楚汉战争中,刘邦消灭了项羽,之后,坐天下当了皇帝。有一次,他病了,厌…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话固然不错,但如能使忠言顺耳,使良药适口不是更好吗?这里有一个工作方法问题。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十万攻占了秦都成阳。刘邦入秦宫,看到很多珠宝、美女,想住进去,樊哙谏道:“沛公欲有天下耶?将欲为富家翁耶?”刘邦回答说:“吾欲有天下。”樊哙又说:“今臣从入宫,所观宫室帷帐珠玉重宝钟鼓之饰奇物不可胜数,入其后宫,美人妇女以千数,此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愿沛公急还灞上,无留宫中。”  相似文献   

9.
位于鲁东南的诸城市,是举世闻名的“恐龙之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鸭嘴恐龙化石,号称“龙城”。诸城古称密州,历史上曾是驻州置郡之地,是战略要地的边缘地带和海岸防御的纵深地域,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秦末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由韩信指挥的著名的“潍水之战”就发生在诸城境内。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该地任太守时曾经写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相似文献   

10.
刘邦入关灭秦是秦汉之交的重要事件,关于刘邦西征路线选择的原因,“避险说”是自古及今的主流观点,但准确地说,它只宜于解释刘邦西征第二阶段的历程,而对前期刘邦明知函谷道险峻还依然涉险履艰的行为难以解释。函谷道较其他通道更为捷近,有利于刘邦在与项羽的竞争中实现率先入关的战略目标,以及刘邦对函谷道更为熟悉,是促使刘邦在西征前期不径行武关道,而迎险直趋函谷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历史公案:项羽身陷大泽于何方?傅贵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韩信重兵围困于垓下,四面楚歌。骁勇善战的项羽在夜幕的掩护下,率800人乘夜渡淮。渡淮后仍有100余骑,若不是至阴陵遭一田父欺骗陷于大泽,损兵折将,项羽、刘邦鹿死谁手还很难断定。大泽...  相似文献   

12.
《史记》载,韩信当老百姓时,曾遭市井恶少的当众羞辱,被逼着钻裤裆。胯下之辱,常人难忍,但韩信忍了。后来韩信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被封为楚王,富贵而归故乡,当年羞辱他的恶少吓得屁滚尿流。但韩信并未秋后算账,“召辱已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为楚中尉”。非但不杀,还封了小官。此举显示了韩信的雅量。  相似文献   

13.
在讲古汉语法“名词作状语”的时候,许多人都用到《史记》里“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鸿门宴》)、“高后儿子畜之”(《齐悼惠王世家))和“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吴起列传》)等作例证,认为其中的“兄”、“儿子”和“客”,应分别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像对待儿子一  相似文献   

14.
上至治理一个国家,下至管理一个团体或单位,领导者唯贤是举,知人善任,是成就大事的先决条件之一。“以贤举善用人”是领导者有才识、学问和德政的表现,因此其本人就是成功者。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无论是政绩显著的帝王将相,还是农民起义领袖,无不得益于云集左右的贤人良才。刘邦由一个泗水小亭长,何以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其妙策无他,就在善于用人。刘邦登基后不久,一次大宴群臣。他问群臣道:“朕何故得天下,项羽何故失天下?”大臣中有人答道:“项王忌贤妒能,战胜不赏功,得地不分利,所以将士不肯尽力,因此失  相似文献   

15.
清代学者钱大昕写过一篇《弈喻》 ,说的是一天他在朋友家看下棋 ,见一位客人屡次输 ,就讥笑他失算 ,总想指点几招 ,以为他不如自己。过了一会 ,客人请他下棋 ,刚下了几个棋子 ,客人就占了上风 ;快到中盘时 ,他就难以招架 ,而客人却轻松自如 ;终局结束 ,客人赢了他十三个子。从这件事中 ,引起了钱大昕一番感悟 :“人固不能无失 ,然试易地以处 ,平心而度之 ,吾果无一失乎 ?吾能知人之失 ,而不能见吾之失 ;吾能指人之小失 ,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 ,何暇论人哉 ?”细细想来 ,非但下棋如此 ,用在做人上 ,亦是如此。俗话说 :“金无足赤…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能弱能强千年计,有勇无谋一旦亡。人类斗争,一是斗力,二是斗智。斗力以武力战为中心,在于以武力制敌;斗智以心理战为中心,在于以智取胜。心理战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任何战争无不与心理战相联系,一切高明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无不重视心理战,把心理战作为克敌制胜的锦囊法宝。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一书中就极力主张用政治、外交等心理手段达到胜利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改变,心理战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未来战争将冲破传统的观念和模式,以崭新的样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后盾的心理战,也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否有效地对敌施加心理影响,并对抗敌人施加的心理影响,将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  相似文献   

17.
暗渡陈仓     
马靖 《国防》2008,(10):78-79
暗渡陈仓,全称应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典故出自楚汉相争时期。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后,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之间为掌握最高统治权,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斗争。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楚汉相争初期,处于劣势的刘邦在进军褒中后,为了防止章邯侵袭和麻痹项羽,表示自己无意争夺中原,主动烧毁了东向的栈道。后来,韩信出兵东征之时,为了迷惑敌人,派人佯装修复栈道,而暗中抄小路迂回到陈仓,击败了章邯。  相似文献   

18.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背水为阵,以不满三万人的兵力大破号称二十万的赵军,一举平定赵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韩信背水破赵之战在楚汉战争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破赵之后,燕、齐等国闻风而靡,由此,刘邦始得专力攻项羽,形成了对楚的战略包围,并最后打败项羽,统一了中国。但是,当年韩信背水列阵的古战场在今何地?这次战役为什么能够以  相似文献   

19.
西汉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两个封建王朝。这两个王朝都曾出现“盛世”之乱。西汉“文景盛世”期间爆发“吴楚七国之乱”;唐朝的“开元天宝盛世”期间爆发了“安史之乱”。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是汉、唐时规模最大的战乱,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角度看,都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是军事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盛世”现象和“动乱”的隐伏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在府库空虚、  相似文献   

20.
一忌消极被动。一些官兵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甚明确,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的问题上,找不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在学习中或消极或被动:推脱逃避者有之,敷衍了事者有之,盲目跟风者有之……其结果往往是徒有形式,白费功夫,收效却不明显。如此“劳”而无功、“学”无所获,既让人厌倦,又使人疲乏,更易滋长负面情绪而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没有坚定的信念不行,没有积极的心态也不行,“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对学习不但要有目标,还要有动力;不但要想学,还要去真学。二忌贪图安逸。“书山有路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