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礼记·乐记》阐述了儒家关于文化思想方面的主张。儒家认为从伦理道德到社会生活乃至政治领域 ,用礼来建立维系人类社会完整有序的秩序 ,同时更重视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音乐之声是社会兴衰的真实写照。儒家倡导以乐来教化社会 ,教化民心 ,养心性 ,立善德 ,摈弃曲邪文化 ,崇尚雅正之音。这些主张对当代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儒家法文化对维护社会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在近代却遭到一系列的冲击。反思目前法治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发现儒家法文化并非一无是处,对其不应该盲目地全盘否定,而应该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3.
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主要是科学认知的导向作用、高尚道德的熏陶作用、健康情感的启迪作用、创新才能的锻造作用。先进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在机理表现在 :传播是先进文化功能释放的途径 ;接受是先进文化功能实现的关键 ;教化是先进文化功能发挥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列宁从一个俄国社会青年成长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其思想文化因素对他的影响和熏陶,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俄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列宁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母体文化之根;西方近代自然人文思潮——列宁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民主文化之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列宁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本体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文献各类文体中,碑志文的写法最为固定,它的体例可以概括为世系、行治、卒葬和铭文四部分。这种历久不变的文体,透射出中国人超越生死的独特智慧——家族孝文化。世系的排列体现出孝的最基本的第一层含义——延续父母与祖先的生物性生命;行治的罗举体现出孝的更高一层含义——延续父母与祖先的高级生命;卒葬和铭文体现儒家孝道之宗族群居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 ,中国文化可视为一种礼文化。受到礼文化长期影响的中国古代军队在军事实践中筛选、过滤着礼文化的有效成分 ,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军队礼仪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军事礼仪中的文化内蕴和教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外化仁德 ,锻造正义之师 ;彰显节义 ,陶冶现想的军人情操 ;明确尊卑 ,奠定执行纪律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今天,我们要想深刻领悟“和谐社会”的内涵,对其文化渊源作一番疏理和审视,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及借鉴意义。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问题,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  相似文献   

8.
用什么手段才能保持社会生活的稳定?在中国思想史上,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对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他们认为,德政和教化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孔子和孟子的这种见解至今不乏可资借鉴的价值.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德教思想的奠基者.他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德治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实行德政易于得到民众的拥护.德政的基本内容是“惠民”,“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治长》)养民以惠,就是让民众能够维持生活和生产而不至冻饿,进而藏富于民,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在富裕的基础上施以教化,既重视物质方面,又重视精神方面,这样就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耻感文化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思想。大致而言,儒家之“耻”有三层意思:一是德治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孔子希望建立以仁为实质内容、以礼为制约形式的德治社会,所以耻和儒家理想的政治社会相联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若仅以刑罚治民,民虽能免于犯罪但却不知犯罪行为是羞耻的;若以德治教民,民便有羞耻之心,从而自觉地有所不为,自觉地避免犯罪。道德有其底线原则,这种原则的最终实现,是由耻辱感来完成的。二是孔子认为应以“不信”为耻。孔子认为人应该言而有信,不能信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各国法系理论和划分标准的思辨后,提出对法系建构理论的研究应奠定在本土文化基础之上,主张民族利益说,以民族利益作为客观标准进行法系建构,更适宜社会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聂征  钱斯文 《国防科技》2014,35(6):101-104
文章研究军事训练文化作为引导、教化和推动军事训练向能力聚焦,向实战靠拢的精神财富,既有对过去训练实践的凝练、对当前训练实践的反思,也有对未来训练实践的探索,对军队训练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提出,需要在理解基本蕴涵,把握共性特点、认清表现形式和明确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廓清相关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2.
帝师,是对张良的准确历史定位,这也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群体,分为创业型的"政治军师"和教化帝王的"师傅型"帝师两种,前者以张良为典范。中国古代帝师文化的源头,一是儒家"王者必有师"的治国理论,二是蕴涵丰富文韬武略资源的先秦秦汉兵书。帝师制度从西汉开始正式确立,结束于近代康有为之后。张良于儒道文化兼而得之,逐渐成长为一个善于"持忍"的战略大师。张良对汉帝国创建所作出的贡献,主要是方向性的战略规划,奠定了汉400年一统江山的稳固之基。最后,张良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更准确地说是"朝隐"。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重要的价值引领和教化作用。因此,充分依托“大思政”育人格局,从“三全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互联网+”模式和学校、家庭、社会多维支撑路径出发,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儒家诗教的教典就是《诗经》.孔子作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始祖,非常重视诗歌的教育作用,亲自主持修正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并以之教授弟子,从此,《诗经》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被奉为儒家学派的诗教经典,是寒门学子修身立礼的  相似文献   

15.
关泠  何荷 《国防》2016,(6):47-50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军事文化产品承载着传播中国人民解放军声音,阐释中国军事文化,塑造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形象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因此,在数字化条件下,应将优秀军事文化产品与新媒体技术全面融合,打造资源共享、内容兼容、传播互通的新型军事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6.
发挥强军文化对强军兴军的重要作用,必须以文强魂,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以文强能,聚力能打胜仗的强军之要;以文强德,锻造作风优良的强军之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我国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凸现,社会异常心理、失衡心态逐渐形成,社会潜意识、潜思潮大量滋生和蔓延,小道消息不胫而走,灰色民谣悄然流传。这些隐性社会文化流入军营后,对官兵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其负面影响已初见端倪。新形势下隐性文化倾向及其特点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隐性文化是相对于显性文化(如外显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而…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文化不仅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更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一五以来,兵团宣传文化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积极适应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较好地实现和保障了职工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着眼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诸要素,强化军事文化内涵,切实从建设主体、实践平台和文化资源等方面扎实推进我军军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传统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先进性。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形成,就其内容结构来说,主要有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和佛家学说,就其发展演变来说,则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和近代六个不同的阶段。儒学和道学是中国土生土长、各行其是的学说,佛学则是后来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三大学说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经过相互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