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指数型数据环境因子工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可靠性工程实践中,对于技术状态处于稳定期的产品,环境因子是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可靠性数据进行综合利用的重要参数。由于环境因子理论计算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工程实用性,因而在可靠性工程中如何确定环境因子一直是个争议较多的问题。主要探讨了指数型数据环境因子的工程确定方法,在理论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对可靠性试验数据进行了工程上的处理,由此获得的环境因子具备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零故障情况下指数型数据环境因子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用的指数型数据环境因子计算公式缺乏广泛的适用性,当被试系统故障数为零时,公式不可用.针对这一问题,曾有过工程上的探讨,但其处理方法不尽合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在增强了因子计算公式适用性的同时,使其结果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可靠性航空产品寿命失效数据样本量小,传统评估方法可信度低的难题,提出基于性能退化数据与寿命失效数据融合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然后用失效机理分析、建模方法选择、失效阀值确定、置信区间求解和数据融合5个关键步骤具体阐述了该方法。最后以飞机液压泵为例,使用该方法进行性能退化数据与寿命数据的融合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性能数据和寿命数据,比传统的方法更加合理,评估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空电子设备无失效数据可靠性分析问题,提出了weibull分布下基于Bayes理论的无失效数据分析方法,基于分层Bayes思想建立了模型,推导出可靠性参数后验分布计算公式,结合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在其他电子设备可靠性分析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息知识库在工业生产中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但数据失效频率高。针对多节点失效重构的纠删码策略较少,且未充分考虑失效数据重构时各参与节点间的链路关系,导致重构效率较低。针对信息知识库数据失效,提出一种新的重构策略。根据节点的数据处理能力,选取数据处理能力最高的新生节点为路由节点;依据路由节点与候选供应节点及剩余空闲节点的链路带宽,确定供应节点及新生节点,从而构建数据重构网络拓扑,提高失效数据重构效率。实验结果证实,与传统纠删码策略性能比较,该方法有较短的重构时间和较高的重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产品往往受随机失效和耗损失效两种模式的双重影响,因此,构造指数威布尔分布表征该类产品的失效规律。首先,用图检验法对该类产品的寿命数据进行初步检验;其次,研究了该类产品寿命数据的极大似然估计的求解方法,进一步用伽方检验方法对寿命分布类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工程仿真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最终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记录值失效数据情形,研究了Burr XII分布的可靠性分析问题。基于Bayes理论分别在对称和非对称损失下获得了Burr XII分布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公式。针对超参数未知情形,利用一种新方法确定了超参数的值。结合Monte-Carlo模拟方法给出一个数值算例,并研究了估计结果的精确性。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具有可信的计算精度,符合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记录值失效数据情形,研究了Burr Ⅻ分布的可靠性分析问题.基于Bayes理论分别在对称和非对称损失下获得了Burr Ⅻ分布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公式.针对超参数未知情形,利用一种新方法确定了超参数的值.结合Monte-Carlo模拟方法给出一个数值算例,并研究了估计结果的精确性.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具有可信的计算精度,符合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产品往往受随机失效和耗损失效两种模式的双重影响,通过构建复合寿命分布模型来表征这类产品失效规律。在加速寿命试验下,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构造了该类产品寿命参数估计的数值算法;为了验证该寿命分布是否真服从假定的复合分布,构建了常应力等效失效数据的柯尔莫哥诺夫分布检验法;最后,以电连接器这一典型产品为例进行了工程仿真试验并进行数据评估,从而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服役核级电缆在火灾中绝缘失效情况,对加速热老化后的XLPE绝缘核级电缆在模拟火灾环境下的绝缘失效参数展开试验研究,结合加速热老化与实际老化年限关系,分析老化影响规律在工程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电缆绝缘失效线芯温度和绝缘失效时间随着加速热老化时间的增长呈线性下降趋势。基于电缆绝缘材料断裂伸长率保留率,可以有效估算电缆试样老化寿命和一定服役年限电缆的绝缘失效参数。  相似文献   

11.
高分辨雷达(HRR)使用目标HRRP检测目标,由此要求弹道导弹(BM)突防干扰机生成的多假目标信号中包含BM弹头HRRP信息,HRRP长度是HRRP的一个重要特征,需要通过测量雷达观测角计算得到,BM突防干扰机自旋,自身三维姿态难以提取,二维单脉冲测角系统难以应用,一维单脉冲测角系统根据自旋特点,可间断地测得雷达观测角,干扰机和BM弹头运动以及干扰机自旋对测角精度影响较小,间断得到的雷达观测角可以用来计算BM弹头HRRP长度,指出了干扰机章动是影响测角精度的主要因素,最后说明了探讨的方法对目前BM突防干扰机设计具有一定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2.
损伤定位流程制定的合理与否是衡量一个评估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损伤定位流程的评价涉及到所用时间、工具、操作的难度等指标都可以用其复杂性来表示,目前鲜有关于损伤定位流程评价的研究,因此提出战场损伤定位流程的复杂性,并借鉴软件工程领域的程序复杂性量化方法——图熵法对其进行量化。经过数据验证,复杂性与评估时间之间存在较好的拟合关系,并用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消防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大量条文化信息,内容相对枯燥,可用图像类资料缺乏等问题,利用FDS和S imu lex等数值模拟软件的可视化特点及在消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特点,提出可以将数值模拟软件应用于教学过程,并结合课程中相应的消防专业知识进行了举例说明。利用模拟软件加以生动的图形演示,使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消防法规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人机环复杂因素的空管安全性评价难题,基于非对称贴近度,提出一种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人机环境工程的空管安全影响因素集,包括人的因素、人机关系和环境条件这三大类因素集,然后依据因素评判的等级和标准,建立了基于非对称贴近度的空管安全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以专家系统评价数据为基础,对某实际空管部门的安全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科学评价空管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地空导弹使用保障过程复杂,很难有效地对使用保障设备进行优化配置。结合地空导弹使用保障需求以及其使用保障作业流程的特点,构建地空导弹使用保障设备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属于典型的NP难问题,基于此提出以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新的粒子群优化方法中,将粒子线性移动改进为非线性移动方式,有效提高粒子的全局搜索能力。粒子的编码方案首次采用位移向量表达方式,并提出一种新的粒子修复策略,有效地简化了模型的求解过程。给出算例并且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解决地空导弹使用保障设备的优化配置问题,并且对于其他资源配置问题求解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战场抢救抢修注重时效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战场抢救抢修作业复杂性概念,分析了影响抢救抢修作业复杂性的因素.引入软件工程领域的图熵模型,从微观方面研究战场抢救抢修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将抢救抢修方案划分为3个层次,利用petri网对操作过程进行建模,并从中提取信息结构图和动作结构图.以作业的量化为基础,给出了方案的综合量化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抢救抢修方案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建模仿真技术、半实物仿真技术和WindowsXP+RTX技术开发研制的模拟测试系统,用于在复杂试验条件下,对舰炮武器系统及组成设备进行检验评估,是一种充分检验舰炮武器系统性能的技术途径和试验方法,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舰炮武器系统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瞿兴文 《国防科技》2014,(3):110-114
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是一把打开科学思维之门的钥匙。在防护工程设计过程中,掌握和运用好这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工程设计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优化设计思路,提高防护工程的社会效益、战备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设计是作战行动筹划的重要步骤,精确工程保障需要对工程保障行动进行精密的设计和精确管理与控制。科学管理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通过劳动方法标准化和差别计件工资制度,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基本原理经过百余年的实际检验,被证明是一个成熟有效的管理方法。借鉴科学管理理论,需要对工程保障行动进行动作研究,进而研究工程保障行动的作业标准,以期提高其保障效率。精益管理是在科学管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改进,它使用了准时制、零库存、均衡生产、持续改进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六西格玛管理、成组技术等先进技术,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工程保障能力生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可加深我们对精确工程保障的理解,促进精确工程保障研究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