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纪三 《国防》2005,(4):39-40
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和部队建设向信息化建设转型,对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一体化建设,促进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战斗力的同步跃升。更新观念,建立领导体制。随着我军预备役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改革和作战任务的进一步明确,其在我军作战力量构成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2.
苑世军 《国防》2004,(10):32-33
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军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建设目标,必须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坚定不移地走与现役部队同步建设、协调发展、优势互补之路,促进部队战斗力水平的整体跃升。一、摆正位置,树立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同步建设观念实现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同步发展,必须树立整体作战力量建设的新观念,正确认识并致力于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第一,着眼“不变质”需要,树立同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思想观。必须坚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铸牢“军魂”,把握正确的建设方向,保证队伍的纯洁可靠。…  相似文献   

3.
着眼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推动挂钩训练深入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晓光 《国防》2002,(10):4-7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组成部分,是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增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是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把挂钩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 开展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对于提高我军整体战斗力,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确保实现“打赢”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预备役部队亦兵亦民,怎样才能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大潮中适应市场和战场需要,如何在部队建设中打破传统思维束缚,与时俱进,有所作为?甘肃某预备役师紧紧围绕战斗力生成做文章,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部队打赢能力,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发展不断跃升。 摒弃后备后用意识 预备役部队改革调整之初,师党委在调研中发现,有近一半的官兵认为“预备役部队不同于现役作战部队,缺少高科技武器  相似文献   

5.
现役干部是预备役部队的骨干力量和战斗力基础,其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部队建设的发展。要始终把现役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中之重,抓住了这支队伍,就抓住了部队建设的关键。要以教为先,在激发干部内在动力上下功夫。预备役部队的现役干部,大多从作战部队交流而来。因此,要教育干部充分认清预备役部队和作  相似文献   

6.
郑德华 《国防》2005,(2):53-54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缩短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训练差距、提高预备役部队遂行作战(保障)任务能力和与现役部队联合作战能力,增强我军整体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总结以往挂钩训练经验,更好地利用现役部队装备先进、训练层次高、教学力量强、承训潜力大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挂钩训练的质量和水平,是促进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天津某预备役高炮团为提升预备役部队官兵综合素质和部队整体战斗力,有效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特点。他们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本着"抓现役带动预备役,强自身带动中  相似文献   

8.
军事训练是战斗力建设的基本途径.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区是国家军事战略区的领导指挥机关,在加强部队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军区必须着眼提高战区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积极适应军事变革发展形势,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筹划与指导,努力推进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万忠勇 《国防》2014,(2):59-59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预备役部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防后备力量的重点队伍,其根本职能任务与现役部队是一致的,在未来战争中肩负支援保障现役部队作战或直接参加作战的重任,必须坚持以战斗力为唯一标准,找准短板,深化改革,主动作为,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作战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杨延富 《国防》2014,(1):40-41
正预备役部队受武器装备及训练人才等局限,有很多训练靠自我组织难以落实,因此,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预备役部队提高战斗力的好方法。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抓好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已经成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潘水兴  陈明 《国防》2000,(4):8-9
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后备力量的骨干,也是战时首批动员对象。一旦战争需要,就将成建制迅速转为现役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与其可能担负的任务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我认为,关键是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选好配强预备役部队官兵 选好配强官兵,是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也  相似文献   

12.
聂东风 《国防》2010,(10):54-55
我军几经精简,现役部队总体规模已经不大,战时动员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并肩作战是一种必然。目前,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主要由省军区系统负责,难以达成战时与现役部队无缝对接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建设与使用一致的原则,把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作为一个整体,依据作战任务进一步深化预备役部队建设调整改革,尤其是在组织建设与军事训练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刘良稳 《国防》2012,(11):45
军事训练是平时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途径,也是平时部队最重要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练为战,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是军事训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必须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联合作战系统对抗的特点,着眼提高我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大力加强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联合训练。初步构想是,将预备役部队军事  相似文献   

14.
实现预备役部队建设与现役部队建设协调发展,就是要把预备役部队建设纳入全军作战力量建设之中,整体规划,统一领导,通盘考虑,使之与现役部队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程佐胜  徐赞军  曾宇 《国防》2012,(11):27-28
(一)要结合国情军情拓展职能任务.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预备役部队应战应急和参建参治的职能任务,还可以考虑把我军新兵基础训练的职能任务赋予预备役部队,这可以说是预备役部队现有职能任务的补充和拓展,符合国情军情.一是预备役部队承担现役部队新兵入伍训练任务,形成一条常备军和后备力量之间的"兵员流动链",既有利于密切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的关系,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也有利于预备役部队自身提高训练水平和战备意识.二是预备役部队承担现役部队新兵入伍训练任务,将长期以来现役部队兵员"先征后训"模式变为"先训后征",有利于现役部队集中精力进一步加强战斗力建设.三是预备役部队承担现役部队新兵入伍训练任务,可以消除现役部队"老兵复退、新兵补入"的"空挡期"(通过科学安排新兵征、训、退、补时间实现),使现役部队始终齐装满员,随时可以整建制遂行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部队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提高战斗力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预备役部队而占,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突出官兵包括预备役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参与部队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预备役部队政治机关,要着眼服务对象既有现役又有预备役的特殊性,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部队伞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训联演,是提高部队整体训练质量和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也是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对军事训练提出的客观要求.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积极探索和推进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训联演,全面提升战区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连善 《国防》2014,(1):65-67
正预备役部队是我军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沈阳军区紧盯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按照"准备打仗、服务打赢"的思路,统筹组织开展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挂钩带训工作,有效缓解了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了两支力量的有机结合和实战化能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加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质量和战斗力水平的有力措施,是增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协同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邱敏军 《国防》2012,(11):31-32
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基本形态.适应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要求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首要的是改进后备力量组织体系.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由现役部队作战能力要素和国防后备力量作战能力要素有机构成.国防后备力量作战能力要素构成涉及有预备役兵员预编任务的现役部队,涵盖预备役部队、民兵队伍和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各支队伍既相对独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相互依存长短互补.因此,在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中,应正确处理其力量单元的相互关系,科学确定各支队伍编组顺序,切实解决交叉编兵、一兵多职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