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太空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太空发展的主流形式,太空军民融合发展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太空实力的标尺,世界上主要的太空强国均在探索并完善符合本国国情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美国的太空军民融合起步早、程度深,发展较为成熟,探寻其发展道路,启迪深化中国特色太空军民融合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网信事业代表着经济领域的先进生产力、国防和军事领域的新质战斗力,是信息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主战场和战略制高点。近年来,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党中央提出军民融合必须向太空、网络空间等重点领域聚焦用力,网信军民融合已成为多领域融合发展集聚中心,是实施航天军民融合战略的最佳突破口,迫切需要也完全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本文结合航天强国、网络强国  相似文献   

3.
<正>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近年来全面推行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军民融合取得了重大突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模初现,一批优势民品成为市场领先者。新世纪以来,集团公司深入贯彻军民融合战略思想,坚持走技术相关、市场多元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海外石油矿产资源开发取得丰硕成果。我们着力发挥军贸溢出效应,通过"以  相似文献   

4.
我国军民融合正经历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变的关键时刻,破解制度难题,塑造融合机制,搭建信息通道成为深度发展必须厘清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需要。以我国军民融合实践进展为基础,借鉴西方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经验,分析了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所面临的范围与层次、体系制度与任务、信息与机制等问题,提出了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任务清单和信息互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已逐渐成为一条加快转变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必由之路。我们应从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以及军队大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加快资本凝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军民融合要素的整合,切实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借助国民教育资源和社会优势提高军队人才培养质量,以达到占领军事战略竞争制高点的目的。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问题也成为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不仅研究广度不断拓展,而且研究深度逐步加大。全面回顾和梳理学界关于中国特色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新时代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要着力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抓住党中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契机,加快探索实践脚步,在技术、产业、设施、人才等方面走开深度融合路子,努力使太空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全军前列。——6月22日习近平在视察驻晋部队某基地时发表重要讲话国防科技工业全系统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时代内涵、历史背景和内在规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用习近平  相似文献   

8.
<正>6月20日召开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必将对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起到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讲话强调,"必须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并将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列为军民融合发展潜力巨大的重点领域。他在视察驻晋部队时再次强调,要"抓住党中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契机,加快探索实践脚步""努力使太空领域的军民融合  相似文献   

9.
加强军民融合后勤保障研究,是贯彻落实胡主席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重要举措。后勤建设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必须更新思想观念、确立发展思路、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法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刘润芝 《国防》2013,(4):12-13
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加速演进,国防与军队建设任务愈加繁重,对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坚持技术与理念相结合实践证明,技术与理念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容、形式、程度、范围等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  相似文献   

11.
周飞  张志强 《国防科技》2018,39(5):070-080
美国具有全球最为先进的军事科技实力、军事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防保障能力,美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具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特点,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上没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是世界上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最好的典型样板国家。论文梳理分析美国国防创新系统及其特点,分析美国国防科技经费预算、研究方向和项目流程,研究分析美国促进军民融合创新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总结美国创新体系中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特点,解析美国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各自成功的模式和主要经验,并结合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谷鑫  郑绍钰  张文鹏 《国防科技》2017,38(5):065-074
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进程中,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成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形式,其形成问题研究更是对其发展与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以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的内涵着手,通过刺激—反应模型与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形成过程与促进措施。研究表明,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作为复杂适应系统,创新主体的适应性能力及其内在关系是集群形成的关键所在;为使合作创新行为成为演化博弈的稳定策略,从合作创新能力系数和合作创新成本、拥有的创新资源以及政府资金支持三个方面剖析集群形成的促进作用,对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与演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戚艳君  王玉峰 《国防科技》2020,41(5):119-123
本文依托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基础,对比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现行培训形式的不足之处,梳理军民融合式培训需求,将军民融合理念贯穿人才培训全过程。针对军事体制调整后的专业技师和工程师等专业技术骨干,形成一套培训要求“专业化”对接、培训师资“军学研”共建、培训内容“菜单式”定制、培训样式“多手段”并举以及培训效果“递进式”发挥的装备技术人才军民融合定制化培训模式,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军民融合基地化培训的建设框架,从培训管理、培训实施等方面提出方法,为部队拓宽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通道,实现被动式培训向主动式培训转变,提高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房苏杭  姬洪涛 《国防科技》2017,38(1):023-027
美国十分重视地下空间的作战运用,已建成了一批先进的地下指挥防护工程体系与军民结合的地下工程。美国地下空间的作战运用较晚,但发展较快,一些重要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为战时地下空间的作战运用奠定了物质基础。文章研究了美具有代表性的战略指挥防护工程,深入分析美国地下空间的运用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地下空间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军民融合制度变迁属于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必须由国家来主导。从国家的角度对军民融合制度变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认为政府是推动制度变迁的最主要力量;通过构建国家效用函数,对国家推行军民融合制度变迁动力产生过程进行探析,认为国家效用的降低是推行制度变迁的诱因。  相似文献   

16.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集聚发展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总结梳理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的历史演变,分析当前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集聚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梁晓波  邓祯 《国防科技》2021,42(4):85-91
发展语言智能处理技术是全球新军事科技研发的重要趋势。美军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遗余力地推进新的语言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人工智能宏观政策和举措的带动下,美国政府与军方在语言智能领域采取了较为清晰的战略路线:明确需求方向,注重长远规划;重视军民融合,调动地方研发活力;创新技术研发资金的管理模式,提高发展效率;推动技术在关键领域的应用,加快美军战斗力的形成。本文认为,面对这一趋势,我们需要深度布局国防语言智能处理技术战略,重视面向未来需求的长远规划;充分调动语言智能处理技术研发的"民间力量",注重军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建立科学适度的项目研发机制,加快颠覆性技术的战斗力转化。  相似文献   

18.
周宣敏  余远来 《国防科技》2014,35(5):97-100
文章研究联合作战军民融合问题,提出不断深化联合作战军民融合思想意识,构建完善联合作战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加强联合作战军民融合的平时准备。  相似文献   

19.
胡玉霞  黄旗绅 《国防科技》2018,39(2):032-036
军事信息资源效能转化的强弱,事关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队战斗力生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阐述军民融合对军事信息效能转化工作的巨大推动力,并通过分析当前制约军民融合军事信息资源效能转化的内因和外因,提出完善军民融合军事信息资源效能转化工作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LIU Yangyue 《国防科技》2018,39(1):070-075
由于网络技术的军民两用特性,军民融合是提升网络空间安全能力的必然选择。而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网络安全人才战略必须有效应对人才资源整体不足的现实困难,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创建创新机制安排,推进军民融合式的网络安全人才体系建设。美国高度重视人才在网络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创新交流机制、拓宽吸纳渠道等多种方式,为构建军民融合式的网络安全人才战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