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针对航空航天电子系统对高性能模数转换器的需求,采用0. 13μm标准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设计可以在极端温度和空间辐射环境中稳定可靠工作的12位分辨率、50 MS/s采样率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通过采用无采样保持电路以及抗辐射电路和版图加固等技术,在减小功耗的同时有效地削弱总剂量辐射效应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55~125℃温度范围内以及150 krad(Si)的总剂量辐照条件下,得到大于64 dB的信噪比、大于73. 5 dB的无杂散动态范围和最大0. 22 dB的微分非线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空间目标的外部辐射换热问题作了统一考虑。作者参照一些国内外资料,对地球大气层外空间的辐射热环境——太阳的直接辐射、地球的反照辐射和地球的红外发射辐射的特性作了简要介绍。文中,从统一选择的座标系出发,采用座标变换和向量分析的方法,提供了像人造卫星、导弹弹头等空间目标外部辐射换热的计算公式。这些计算不仅可以提供空间飞行器温控设计的外热流环境数据,而且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试图一并解决空间目标的长波红外辐射特性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3.
远程轻质飞行器的红外辐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远程大气层外飞行要先后经历2种热辐射环境的特点,基于热响应分析方法和红外辐射理论,研究了轻质飞行器远程飞行的红外特征量变化历程,并通过算例与重飞行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远程轻质飞行器的表面温度及其变化率、红外辐射强度及其变化率等特征物理量与经历同样飞行环境的重飞行器有明显差别.研究结果可供诱饵等轻目标的攻防对抗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火箭发动机喷焰流动和光电辐射效应对飞行器动力、热防护以及探测特性等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喷焰状态涉及高温高速流动、复燃化学反应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现象,通过实验研究喷焰流动特征和辐射效应是喷焰研究的重要手段。从实验研究角度出发,设计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实验,获得系留状态的喷焰流动,进而通过光学测量手段,对喷焰流动和辐射状态进行测量,获得了喷焰波系结构、中长波光谱辐射、红外热像等综合信息,为认识喷焰流动和辐射效应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当前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受干扰吊舱和反辐射导弹威胁导致其作战能力下降的作战实践,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打击进犯之敌、保全自身的侧击战术;其次,对该侧击战术进行军事建模,分析了飞行器从开始转弯到照射制导雷达进入其攻击范围期间,飞行器速度、攻击角度范围、转弯时的坡度角及航线与雷达间的航路捷径等因素对飞行器转弯时间造成的影响,并结合防空作战过程、避开空中威胁相关因素,给出了照射制导雷达辐射时机的标准;最后提出了确保侧击战术成功运用应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其操作难度指出人工智能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必要性。希冀本研究能够为地面防空兵应对干扰吊舱和反辐射导弹的侧击战术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帐篷具有特殊的围护结构,其供暖不同于其他建筑。从特殊的使用及功能要求出发,确定研制以导电涂料发热为机理的新型电热供暖装置,制定并实现了其基本性能指标。针对帐篷在寒区取暖的现状,选择了较为合理的供暖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寒冷地区帐篷的供暖问题。分别在环境试验室模拟条件和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了低温供暖升温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了电热涂料辐射供暖的热舒适性和实测能耗,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表明对帐篷采用辐射方式供暖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主要涉及环境辐射水平快速测试的有关问题,是对γ辐射而言的。简述了采用新型快速辐射监测系统通过航空的手段对低空 对地面异常辐射等进行快速测试的情况,重点给出了测试结果、分析讨论和结论。  相似文献   

8.
雷达间歇辐射对抗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雷达间歇辐射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作战效能,提出了以平均侦察时间和命中概率作为效能指标的方法.给出了平均侦察时间和命中概率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计算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雷达采用间歇辐射状态对抗ARM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修正目前国内所普遍采用的船舶辐射噪声测量方法,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空间分布的船舶辐射噪声源模型。利用波数积分方法仿真计算了该模型在自由场条件下的近程声场,并分析了近场辐射噪声的基本规律。仿真结果与国外文献提供的船舶水下辐射噪声近场特性吻合,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大气中红外辐射传输规律的基础上,导出了大气自身辐射所形成的干扰辐射亮度对热工外辐射对比度的影响及其数字表达式,理论分析,推导表明此表达式是正确的,所述论点是建立热红外伪装定量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模拟热红外图象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若干正处于计划或实施中的空间物理测量任务较多采用运行于大椭圆轨道上的四面体航天器编队协同完成任务轨道段内地球磁层结构和动力学现象的分布式测量与分析。采用基于轨道根数的相对运动模型,分析了参考轨道根数对四面体性能指标——质量因子和平均边长的影响;假设某一航天器运行于参考轨道,提出了以其他三个航天器的15个相对轨道根数为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兼顾质量因子和平均边长的四面体优化设计方案,并将其应用于第一阶段MMS任务的四面体构形设计中。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摄动和控制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可以得到任务轨道段内四面体性能保持较优的轨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研制一款便携式电磁辐射检测仪,详细阐述了其内部结构及部分电路组成,该检测仪采用单片机处理采集信号,方便实用。通过大量实验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电磁辐射电场强度的测量精度在±2.5 dB之内,达到了设计标准,能够对电磁环境进行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13.
辐射式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其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支持雷达全系统进行试验或训练的目标环境。针对搜索雷达,提出了基于旁瓣注入的辐射式雷达目标回波模拟方法,即对回波模拟设备接收存储的雷达射频信号进行辐射时机控制、功率调制和频率调制,以形成模拟回波并从雷达天线旁瓣注入雷达。该方法不但能够模拟目标径向运动,而且能够模拟目标在一定方位范围内的切向运动,适用于外场条件下的雷达模拟试验。最后以某型搜索雷达为例,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等幅分米波对无线电引信的辐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线电引信电磁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性,给出了研究所需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选择某型集成电路分米波无线电近炸引信,从勤务处理状态和工作状态两个方面,研究了无线电引信的等幅分米波辐照效应,确定了被试无线电引信的等幅分米波辐照干扰阈值以及干扰阈值随辐照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等幅分米波对无线电引信的能量耦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年日照时数或累年日太阳辐射月均值误差较大,而逐时太阳辐射观测值虽然准确度较高,却数据量巨大,不便于研究使用和工程运用这一问题,结合太阳辐射数学模型和重庆市气象统计数据,采用先分别计算散射辐射和直射辐射,然后进行叠加的方式,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重庆地区太阳辐射仿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度较好,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混响室和GTEM室电磁环境效应的相关性,分别在混响室和GTEM室中用连续波对同一敏感电路进行电磁辐照,测试电路的干扰阈值,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绘出混响室和GTEM室中电路干扰阈值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随频率的变化曲线。据此,对混响室和GTEM室辐照效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响室中电路干扰阈值最小值和GTEM室中电路干扰阈值最小值变化趋势一致,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干扰阈值的最大值相关性较差,干扰阈值平均值的相关性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相关性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复杂电磁环境对某引信的影响,从双源连续波入手,运用双源连续波对工作状态某引信辐照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以引信工作频率为中心的150MHz频率范围内对加电引信进行双源连续波辐照实验可使引信发火,辐照结束后引信工作正常,实验的重复性较好.两连续波频率间隔不同,可使引信发火的场强组合数值大小不相同,实验中当两连续波远离引信工作频率且频差10MHz以上时,发火场强组合近似呈线性.最后对双源连续波对引信的辐照效应机理作了分析,两连续波频率间隔不同,引信发火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广州十年内(1995—2004)的气象数据,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估算日总太阳辐射的模型。并通过平均百分误差、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对各模型的精确性进行了对比,选择出最优模型。最后用实测的日总太阳辐射数据对选出的最优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日总太阳辐射值较大时,模型估算值与实测数据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红外制导武器对目标的发现、识别和跟踪主要依据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对比特性。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大气透过率是研究红外辐射传输的重要参数,提取既定区域实际观测大气数据构建大气参数廓线并嵌入成熟、通用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中,探讨了红外波段实际大气透过特性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用模型自带大气近似可能带来的误差。结果表明,基于实际大气廓线计算出的大气透过特性准确度基本吻合国际公认理论分析值,我国区域内的大气透过率的准确计算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大气,这对最大限度分析利用战场气象环境确保武器作战性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防化部(分)队应用放射源与含源装备仪器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放射源的问题,根据国家和军队相关法规和标准,提出关于废放射源分类、收集、包装、运输、建库、储存和最终处置的贴近部队实际的处置方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