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主席明确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反复强调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军队领导干部担负着平时领导建设、战时领军打仗的重大责任,必须始终牢记强军目标,带头提高“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素质,带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部队。  相似文献   

2.
郑黎 《国防》2014,(2):49-50
"能打仗、打胜仗",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部队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是军队使命职责和根本价值所在。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役部队一样随时要准备打仗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建设部队,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牵引部队建设的"龙头",作为衡量部队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不断提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本领。  相似文献   

3.
习主席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部署,对我们军分区系统来说,必须把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作为最高要求,努力锻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国防后备军。一、信仰是根本,铸牢军  相似文献   

4.
郑洲 《华北民兵》2013,(5):48-48
习主席强调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不断强化打仗思想,做好打仗准备,提高打仗能力,坚持打仗标准,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一、能打仗、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军队最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和检验部队建设的唯一标准我军是在党的指引下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习主席关于“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建军治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向性,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好“能打仗、打胜仗”重要思想,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武警部队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相似文献   

6.
"能打仗",是中国共产党建军思想的鲜明主题和核心内容。习主席提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的思想,是对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特点规律的科学把握和理性总结,是衡量和检验新形势下军队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基本尺度。人民军队要切实按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习主席强调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一重要指示,揭示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中心任务,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国防后备力量要坚持把战斗力标准摆在首位,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落实战备训练常态化,练就过硬军事本领,才能确保关键时刻“打胜仗”。  相似文献   

8.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广州战区时强调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民兵队伍作为重要的国防战略力量,既是军队的组成部分,又是服务地方的骨干力量,必须在思想作风、工作思路和建设标准上加快转变。反观当前民兵队伍建设现状,对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差距还很大,必须建设打仗型后备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部置,集中反映了"强军梦"。实现强军战略,要牢记坚决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牢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强军之基。  相似文献   

10.
苗雨丰 《国防》2014,(9):14-16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战略任务,反映了对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重大战略思考,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加强新时期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能力建设,必须强化打仗思想,做好打仗准备,提高打仗能力,坚持打仗标准,努力把民兵预备役部队建成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战略预备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指出,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是对人民军队有效履行使命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民兵建设的根本遵循。中国民兵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作为军队的得力助手和强大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王业明 《国防》2013,(9):10-11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明确要求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是我们党军事理论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建设巩固  相似文献   

13.
赵益 《政工学刊》2014,(4):17-18
习主席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这不仅为我军新时期的军事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部队战斗精神的培树提出了新的要求。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关键。新形势下培树战斗精神,必须紧盯强军目标,强化政治意识、锤炼过硬本领、弘扬优良作风,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相似文献   

14.
王建阳  龚雷  孙学栋 《国防》2014,(7):39-40
正能打胜仗是习主席强军思想的核心内容,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必须聚焦能打胜仗新要求,牢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随时准备动员的思想,紧紧围绕所担负的使命任务,以实战的思维解决问题、以实战的标准深化准备、以实战的姿态推动建设,确保形成"战时能应战、急时能应急"的国防动员能力,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金建忠 《国防》2014,(6):36-36
正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担负维护社会稳定、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战时担负动员支前、保障机动、要(地)点防卫等艰巨任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同志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习主席还多次强调,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千万不能丢,要继承和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必须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强化战斗精神,把激发官兵"敢打仗"意识作为实现能打仗、打胜仗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军队能不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重在通过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来提升部队的战斗力。野外驻训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形式,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打实备的态度,扎扎实实地落实好训练指导、实施、考核和保障等各个环节,切实提升野外驻训的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18.
习主席强调指出,军队建设必须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战斗力标准落实在国防动员领域,就是要把保障军队能打胜仗作为衡量国防动员建设质量的基本依据和刚性尺度,紧紧扭住服务打仗、保障打赢这个根本职能,以提高核心动员能力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打仗标准指导和推动国防动员实战准备.  相似文献   

19.
肖国明 《国防》2014,(10):37-39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要把日常战备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战略任务,反映了对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深邃思考,为进一步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方向。民兵预备役部队是军事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战备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工程,基层战备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和要求,系统规划,精细抓建,协调推进,全面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战备建设,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应战能力。  相似文献   

20.
艾如良 《国防》2013,(9):49-50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民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担负着支援保障我军打胜仗的使命任务。必须牢记支援保障作战职能,坚持战斗力标准,着力加强质量建设,不断提高支援保障打胜仗的能力。组织落实是民兵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积极适应战争形态发展和"打赢"需要,坚持"建为战、编为用"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力量体系,优化兵员素质结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