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自八十年代初期问世以来,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一些发达国家在短波通信中已普遍采用了该系统,而我国只有少量引进设备和仿制设备。400W自适应通信系统是我国首例自行研制的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发射机、接收机、控制器和自动天线调谐器四大部分组成,本文介绍该系统自动天线调谐器的研制概况,并就“天调”在自适应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指标、设计考虑、主要部分的功能以及主程序的流程图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针对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和短波通信系统均工作在高频段,分析了采用短波宽带信道模型模拟OTHR信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了ITS宽带短波信道模型的建模方法,由于OTHR对信号误码率和误信率等要求低于通信系统,从而对ITS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简化。由某实测数据获得信道的具体参数,对采用线性调频信号的OTHR进行了信号传播模拟,验证了传播模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刘炯  王爱粉 《现代军事通信》2002,10(4):27-28,32
短波通信在军事领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短波通信由于受到传播条件以及恶劣电磁环境的制约,限制了通信速率和质量的提高。本文提出了采用直扩加自适应频谱选择体制的高速短波通信方案。并且,针对短波直扩通信系统涉及到的强窄带干扰抑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于短波信道特性和通信技术水平的制约 ,长期以来短波通信局限于话音通信、点对点通信等有限的几种通信业务。研究短波无线接入技术 ,实现利用短波电台组网 ,并接入公用或专用数据网 ,对实现野战机动条件下的指挥自动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短波信道接入公用或专用数据网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 ,并根据短波信道特点 ,对各层协议进行了分析。该协议对上层应用透明 ,并能够保证短波信道上相对无差错传输  相似文献   

5.
短波通信与微处理器技术紧密结合产生了自适应通信技术,改变了利用电高层进行通信的波动局面,提高了短波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各种自适应通信系统也趋于完善。本文对短波通信电台应用自适应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伍,并结合我军目前短波通信装备的特点和要求,提出分步骤建立与我军发展相适应的短波自适应专用通信网。  相似文献   

6.
对于短波信道,目前基本上是用于点对点的通信媒介。采用组网通信方式可以在网内选择最佳链路,克服信道不稳定、干扰大、可靠性差等不足。首先介绍了网络的拓扑结构,然后针对短波通信的特点研究了短波星形组网、树形组网和网形组网的军事应用及拓扑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构造方法。可为短波军事通信网络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7.
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应用在短波通信上,可以克服短波信道的多径衰落特性,增强抗干扰能力。但是由于短波信道带宽比较窄,数据传输速率受到了限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直扩数据传输方案,以扩频增益8为例,信道速率可达到1.2kb/s,信息速率则为600b/s。该方案采用正交码扩频技术,同时,引入蜂窝移动通信标准SI-95中导频信道的思想,解决了正交码扩频信号识别和同步难的问题。在首先介绍了总体框图后,重点阐述了核心部分扩频调制解调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基本参数,简要介绍了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从软件实现角度,介绍了产品的应用背景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短波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重点介绍了短波信道的损耗特性,给出了短波在天波传输和地波传输两种方式下的损耗特性的估算方法,分析了短波小尺度衰落时采用的Clarke和Jakes仿真模型。采用MATLAB软件仿真了短波在天波传输方式下的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和误码率特性,得到了短波通信时的中值衰落波形、总衰落波形和误码率仿真结果,可以为外场试验提供参考数据,为联合仿真提供短波信道物理层特性。  相似文献   

9.
短波信道模型仿真实现及改进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短波信道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和频扩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以Watterson模型为基础的纯软件短波信道仿真算法,并应用Matlab进行仿真实现,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就Watterson模型中各子路径的时间延迟和多普勒频移不是时变参数这一不足,提出了模型的改进方案,将多径时延和多普勒频移建模为满足高斯分布的随机变量,从而更好地反映短波信道的时变特性,扩展了Watterson模型的适用条件和有效带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该算法既适应于全数字化短波通信系统的仿真,又可以方便地应用到短波信道半实物模拟器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预估信道长度对信道估计算法的影响规律,提出利用水声通信均衡恢复信号统计量对信道估计质量评估的方法。通过信道长度自适应修正机制,实现对未知水声信道的高精度估计。针对水声信道造成的正交频分复用子载波特性差异,基于信道估计结果,提出在码元总速率、能量约束条件下,各个正交频分复用子载波速率、功率优化分配的自适应调制算法。与传统的等功率、速率分配算法相比,新算法能够显著提升水声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通过仿真和实地试验,验证了研究内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预估信道长度对信道估计算法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利用水声通信均衡恢复信号统计量对信道估计质量实时评估的方法,通过信道长度自适应修正机制,实现了对未知水声信道高精度、快速估计;针对水声信道造成的OFDM子载波特性差异,基于信道估计结果,提出了在码元总速率、能量约束条件下,各个OFDM子载波局部速率、功率优化分配的自适应调制算法,相比于传统的等功率、速率分配算法,新算法能够显著提升水声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通过仿真和实地试验,验证了本文研究内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预估信道长度对信道估计算法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利用水声通信均衡恢复信号统计量对信道估计质量实时评估的方法,通过信道长度自适应修正机制,实现了对未知水声信道高精度、快速估计;针对水声信道造成的OFDM子载波特性差异,基于信道估计结果,提出了在码元总速率、能量约束条件下,各个OFDM子载波局部速率、功率优化分配的自适应调制算法,相比于传统的等功率、速率分配算法,新算法能够显著提升水声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通过仿真和实地试验,验证了本文研究内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的通信性能,将自适应技术应用于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通信系统中,并基于边缘自适应准则(MA),针对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PCSS-OFDM)通信系统和多载波差分多相并行组合扩频(DMP-PCSS-OFDM)通信系统,分别提出两种自适应通信方式。在多种多径信道环境中的仿真结果显示:在多径信道中,自适应PCSS-OFDM系统的误码率相比PCSS-OFDM系统有显著降低;自适应DMP-PCSS-OFDM系统则更适用于相干带宽较窄且衰落较深的信道中。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以宽带扩频通信信号进行军事卫星隐蔽通信时造成卫星信道中业务信号信噪比变化为依据,分析军事卫星隐蔽通信的数据速率及所占用信道的信噪比对通信隐蔽性的影响。为军事卫星隐蔽通信的数据速率确定和信道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短波信道的传输特点,及国内外高频数据通信网的发展现状,重点讨论了适合短波中、近距离数据通信的组网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混合拓扑结构、多种通信规程、多种寻址方式、多种标准接口、有用近垂直入射天波通信的新型短波数据通信网方案。并详细叙述了网络的组成、TDMA、CSMA、点名呼叫等多种协议及网控器的功能和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调研报告首先探讨了短波自适应跳频的必要性与自适应跳频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的信道/干扰模型、误码率分析、纠错编码技术、自适应功率控制、系统性能论证实例以及未来展望。由于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把窄带频率自适应系统的自动线路建立功能优势与宽带扩频系统的抗电子干扰乃至低截获概率/低检测概率优势相结合,必将使现有普通“盲”跳频系统发生革命性变化,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17.
一、短波通信在军事通信中的地位短波通信由于所依赖的电离层反射信道为一变参信道(即信道衰减随时间而变、信道传输延迟时间随时间而变和多径传播),以及在这个频段上因用户越来越多所造成的严重干扰,使其通信质量和可靠性远较其它信道为差。但是,由于它具有简单、经济、电路建立和拆除容易、机动性好、抗毁力强、以及以较小的功率(不需要转接)即可进行远距离通信等优点,致使短波通信一直是我军无线电通信的支柱。近年来出现了卫星通信,由于其通信质  相似文献   

18.
第三代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是以3G-ALE为核心协议的一种无线分组交换系统,本文从系统协议结构出发,分析了第三代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层次功能和主要协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Ka频段卫星通信信道的性能,建立了Ka频段自适应Turbo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简洁的自适应Turbo-OFDM调制控制和编码控制算法,该算法可以兼顾系统性能和编码速率,得到较高的吞吐量和较低的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控制的Turbo-OFDM系统与没有采用自适应的系统相比较,在误码率为10...  相似文献   

20.
对Morse码音频报在普通短波电台上,采用Gauss信道且在信噪比变化条件下的传播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同样条件下的话音通信进行了对比。该结果可为未来军事通信关于“信源”抗干扰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