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美国军事新闻网站《战区》当地时间2024年1月2日报道,已经安装在重型坦克/装甲车辆上的主动防护系统不仅可以拦截/摧毁来袭导弹和火箭弹,也可能对无人机起到同样的作用。多年来,世界各国的武装部队一直都在为各自的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加装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APS)。这些系统主要设计用于物理摧毁,或至少挫败来袭的反坦克导弹和其他步兵反装甲武器(如肩扛式火箭弹、火箭推进榴弹)的威胁。然而,当涉及到防御无人机袭击,特别是防御高机动性的FPV无人机(乌军FPV对俄军坦克/装甲车辆造成重创)时,这些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可能被用来提供另外一层非常有价值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坦克以坚固的装甲抵御反坦克武器的攻击。随着反坦克武器威力的日益增强,尤其是攻击坦克顶部武器的出现,单纯依靠被动防护难以保证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于是坦克的主动防护系统应运而生。主动防护系统可以在一定距离干扰或拦截反坦克弹,使之不能命中目标,保护坦克的安全。根据防护机制的不同,主动防护系统分为软杀伤和硬杀伤两类。“软杀伤系统”只是使威胁战车安全的攻击弹药迷失目标,不能对它造成硬损伤;“硬杀伤系统”则是在攻击弹药到达之前就将它摧毁,或起码使其受损并大大降  相似文献   

3.
战车的保护神: 主动防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战车防护仅仅依靠装甲被动地对抗反装甲武器。在先进的大威力反装甲武器面前,即使是披挂复合装甲或者爆炸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也只能甘拜下风。而战车的主动防护系统以主动出击、消灭敌人来保护自己。它能够提前发现或检测到对自身的威胁,然后采取主动措施(如拦截、摧毁、干扰或迷惑等手段),在敌方导弹或炮弹击中战车前消除威胁,或最大限度地降低被命中的概率和被毁坏的程度。另外,主动防护系统比装甲防护系统要轻,  相似文献   

4.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0,(9):64-64
以坦克将配主动防护系统 4月8日,以色列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公司推出的“战利品”坦克主动防护系统已顺利完成实弹测试,进入试装备阶段。该系统能探测到来袭目标(如导弹),并在坦克被击中前将其拦截。  相似文献   

5.
主动防护系统是坦克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坦克主动防护系统模型对提高作战仿真的可信性,尤其是对提高涉及坦克作战的作战仿真可信性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提出了基于可用性、可靠性和能力的系统使用周期(System Use Cycle,SUC)建模方法,并重点对坦克主动防护系统的侦察探测能力、信息处理与控制能力以及拦截能力进行了建模。最后,将坦克主动防护系统模型应用到作战仿真系统中,以俄罗斯"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为例,研究了主动防护系统对坦克战场生存能力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主动防护系统能有效提高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6.
环球要闻     
<正>俄T-80主战坦克计划恢复批量生产据俄罗斯报纸网9月10日报道,俄罗斯主战坦克制造商乌拉尔机车设备厂将恢复T-80坦克的生产,该坦克于1976年入列苏联军队。该制造商表示,T-80坦克的升级版在对乌克兰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中表现良好,因此决定批量生产。在特别军事行动前,俄国防部约储有3 000辆T-80坦克。T-80坦克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燃气涡轮发动机,因此被称作“飞行坦克”。这类坦克最先进的型号T-80BVM目前仍在俄军服役。  相似文献   

7.
周义 《国防科技》2002,(4):45-47
坦克以其超强的防护能力和强大火力,在历次战争中屡立战功,享有“陆战之王”的美誉。随着反坦克武器的不断发展,陆战之王已有深陷重围之感。尤其是专攻顶部反坦克武器的出现,使单纯依靠被动防护系统的坦克受到极大的挑战,于是坦克主动防护系统应运而生。主动防护系统能在一定距离外干扰或拦截反坦克弹药,确保坦  相似文献   

8.
王亮珠 《环球军事》2011,(3):100-101
作为地面部队实施进攻的最有效武器,“陆战之王”坦克以其强大的火力、优良的防护和高超的机动性,一直以来受到各国军队的推崇。世界各国新型主战坦克的研制方兴未艾,继俄罗斯T-95、日本TK-X、韩国K-2“黑豹”新型主战坦克之后,土耳其也紧随其后,推出了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主战坦克——“阿尔泰”。  相似文献   

9.
超高速动能反坦克导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未来主战坦克防御能力的极大提高,常规反装甲武器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动能穿甲作为一种新概念的反装甲技术,能够有效地杀伤普通反坦克导弹束手无策的复合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介绍了超高速动能反坦克导弹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国外发展状况,分析了超高速动能反坦克导弹的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了一大批坦克装甲车辆、炮兵武器和武装直升机等“金属密集型”装备,如美国 M1系列坦克、M2系列战车、“爱国者”防空导弹、“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俄罗斯 T-72坦克、“冰雹”多管火箭炮、“米- 28”直升机,欧洲“挑战者2”、“勒克莱尔”、“豹2”主战坦克等。它们目前仍是各国陆军的主战装备,并计划经过现代化改造后再服役20~30年。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坦克装甲车辆在作战中的自我防护能力,对国外主动防护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对主动防护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现状搜集,对主动防护系统原理、构成及工作过程的分析。并通过对各国主动防护系统探测手段、对抗手段、系统重量等方面进行技术参数分析比对,对主动防护系统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武器评估预测小组评出的1998年度世界“十佳”主战坦克中,饿罗斯“黑鹰”主战坦克是惟一的一张新面孔,这种外界知之甚少的主战坦克成为了1998年的一匹黑马。1997年9月6目,“黑鹰”坦克在俄罗斯鄂木斯克武器展览会上首次亮相,不过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它的关键部位炮塔和火炮都用帆布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该坦克的部分车体和模模糊糊的  相似文献   

13.
到目前为止,美军主战坦克已经发展了3代。其中M1A2型坦克在火力、防护能力等方面均居世界主战坦克的前列。未来新型主战坦克,将充分运用高技术成果,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在总体结构上将进一步降低车高,减轻坦克的重量,加强坦克顶部的装甲防护能力,进一步提高火力、机动力和生存力。目前正在发展M1A3和“未来战斗系统”(FCS)。根据美国科技的现状和研制情况,可以预测美军未来主战坦克将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德米特里·舒加耶夫在采访中表示,2020年俄罗斯陆军武器装备出口额为25亿美元,占年度出口总额的17%,占比较上一年度增加3%。主要出口产品为T-90S主战坦克、BMPT坦克支援车、"短号"反坦克导弹等。  相似文献   

15.
环球要闻     
<正>英国开始加快“挑战者” 3主战坦克的研发速度据俄新社报道,当“挑战者”2坦克在乌克兰大草原上燃烧时,英国研发者宣布将推出第三代“超级防护”车辆——“挑战者”3型主战坦克。专家认为,“挑战者”2坦克迄今仍是世界上防护程度最好的坦克之一。但是,乌克兰在扎波罗热州的反攻埋葬了这种印象——交付乌克兰武装部队的14辆坦克有两辆在罗博季诺附近被俄罗斯军队摧毁。  相似文献   

16.
陆战武器装备种类繁多,为避免重复本文主要介绍正在研制的和即将研制的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直升机和弹药。而把野战防空武器和战术地地导弹分别归并于《防空武器》和《中远程打击武器》章节介绍。坦克美国M1A2、英国“挑战者” (Challenger)-2、法国“勒克莱尔”(Leclerc)、俄罗斯T-90和日本90式坦克等,都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主战坦克。它们刚刚开始装备部队,目前只有很少的数量,到2010年前后才能分别成为本国的主力装备。主战坦克的使用寿命一般在30年以上,上述现代先进坦克至少可服役至2025年。因此,美、英、法、俄、日等国目前还没有正式提出下一代新型主战坦克研制计划。只有美国在探  相似文献   

17.
<正>2024年新年伊始,一则由乌军无人机拍摄的战场视频在网络上着实火爆了一把。在视频中,1辆俄军现役最先进的T-90M“突破”3主战坦克在先敌开火的情况下,经过数分钟的缠斗,竟然被2辆乌军M2A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成功反杀。这场看似不该有任何悬念的战斗,最终却以俄军坦克乘员组弃车而逃、乌军控制战场这样的结局收场,着实有些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8.
这是接本刊上期《美国陆军作战装备体系》的中篇,内容包括其中第二和第三两大部分:控制战场的武器主要指战场的主战武器,如主战坦克和导弹、步战车、直升机、雷达以及相应的运输、观察、排雷等设备;精确攻击是指先进的探测和攻击系统,包括“阿法兹”、陆军战术导弹、灵巧弹药、多管火箭炮、“帕拉丁”自行榴弹炮以及某些特种作战飞机等。  相似文献   

19.
T-72坦克是俄罗斯研制生产并在全球许多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主战坦克。由于年代较久,已显落后。本文介绍了一种为该坦克研制的新的火控系统。这种系统提高了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在坦克发展过程中,俄罗斯(苏联)往往走在西方国家的前面。曾任俄罗斯国防部汽车装甲坦克总局局长和俄罗斯联邦国防采购局局长的马耶夫上将说,俄罗斯有两种最有前途的坦克,一种是不断完善的T-80坦克,另一种是T-90坦克。他还说,在更新坦克的过程中,俄军决定逐渐把T-90坦克变成俄军使用的标准型坦克。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