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时效性是评价C4ISR系统结构优劣的重要标准。为了支撑C4ISR系统结构的分析评估与优化设计,提出了系统结构时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评估模型,基于Agent建模方法建立了情报获取、情报处理、决策控制和响应执行等系统结构单元的仿真模型,设计并实现了C4ISR系统结构仿真评估软件。开展了三类仿真实验,分析了影响系统结构时效性的因素,比较了不同类型系统结构的优劣,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C4ISR系统结构的定量分析与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C4ISR系统结构建模及网络化效能评估方法。在对系统组成要素及交互关系进行分类和抽象的基础上,将其映射为复杂网络模型中的节点与连边,进而利用复杂网络相关统计特征建立系统结构的网络化效能评估指标。通过对某典型C4ISR系统结构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C4ISR需求模型化框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真正的"C4ISR需求"只存在于人脑里,通过有效的模型表述C4ISR需求是C4ISR需求分析的关键。首先,分析C4ISR需求的内涵,提出C4ISR需求体系的概念,给出C4ISR需求模型化思路。然后,分析C4ISR需求模型要素,在此基础上针对C4ISR需求主要相关问题设计了C4ISR需求模型。最后,提出基于要素构建C4ISR需求模型的流程。澄清了"需要什么C4ISR需求模型"和"如何构建C4ISR需求模型"的问题,为科学的建立C4ISR需求模型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C4ISR组织结构的复杂特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概念分析军事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组织结构,旨在对军事组织结构中的C4ISR的效能给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具体讲,就是描述了FINC(力量、情报、网络和指挥控制)方法,给出了大量的基本运算法则来比较和定量分析C4ISR组织结构的组织网络,便于更全面地分析评估不同组织结构的费效比,并将其应用于一个想定的C4ISR组织结构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技术,利用正向推理机和反向推理机,提出了一种对防空C4ISR系统中不确定情报的模糊处理方法,以减少情报处理中的人工劳动,提高防空C4ISR系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技术,利用正向推理机和反向推理机,提出了一种对防空C4ISR系统中不确定情报的模糊处理方法,以减少情报处理中的人工劳动,提高防空C4ISR系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基于图论的网络优化方法的不足,基于C4ISR体系结构产品中的系统和服务通信描述(SV2)的一般表示,给出了C4ISR系统通信网络结构的形式化表示方法,建立了优化模型.根据混合智能算法的基本方法,结合SV2的特点设计了同时考虑网络节点和链接的随机模拟及遗传迭代过程,给出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并通过实验检验了方法的有...  相似文献   

8.
网络化扩大了C4ISR系统的边界,赋予了系统更多的资源、更强的能力和灵活性,但也给C4ISR系统研究、开发和测试评估等带来了困难。有必要研究设计适应网络化C4ISR系统的仿真测试技术,为网络化C4ISR系统的总体设计、核心能力测试与评估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基于网络中心化仿真的技术体制,设计了C4ISR系统仿真测试环境的系统体系结构,给出系统运行模式,并详述了仿真模型描述规范、信息按需分发与共享、仿真模型开发等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已在实际仿真测试环境开发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C4ISR系统信息融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阐明了信息融合系统中的几个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介绍并分析了现有的几种信息融合系统模型及其优缺点.然后在分析C4ISR系统中信息融合处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C4ISR系统动态信息融合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C4ISR动态信息融合模型.最后简要介绍了基于该模型的C4ISR信息融合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0.
情报、监视、侦察(ISR)建模是战役级作战仿真建模的重点和难点,在仿真中不仅要求ISR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战场空间实体之间的感知交互,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运行速度。为了解决此问题,以随机性理论为基础进行情报监视侦察的建模仿真,以区域侦察飞行器图像情报的建模全流程为例,阐述其主要环节的建模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套建模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的确定性ISR建模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为战役级作战仿真中C4ISR建模与仿真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特种作战是当前局部战争中一种典型作战样式,其作战特定决定了对C4ISR系统的特殊要求.在分析特种作战样式、特点及对C4ISR系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描述了特种作战C4ISR系统应实现的宏观的和具体的目标.并以简单事例为导引,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松散耦合圆周模型的特种作战C4ISR系统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其概念、框架结构和功能设计,以及实现上的难点所在.最后指出构建特种作战C4ISR系统是从宏观上对特种作战理论、思想、实施的一种集成、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常态执勤指挥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对树状指挥网络和级联指挥网络的抗毁性进行研究。通过建模仿真的方法,对三种执勤指挥模型进行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对比分析最大连通子图规模、网络效率和全局聚集系数等指标,找出抗毁性最强的常态执勤指挥网络模型。应用集体影响力算法识别抗毁性能最好的指挥网络的关键节点,与基于节点度大小的传统关键节点识别方法进行对比,证明基于集体影响力算法识别关键节点更加准确,目的是为未来常规执勤指挥网络的优化和防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C4ISR系统关键能力分析与发展研究是一个多属性决策过程,文章采用质量功能展开(QFD)与理想解法(TOPSIS)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展开研究。基于QFD思想,将用户需求引入C4ISR系统关键能力分析过程,确定能力发展权重;建立各关键能力的性能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不同发展方案对关键能力的贡献度;运用TOPSIS方法,综合评估不同发展方案,选择C4ISR关键能力最优发展方案。最后的实例分析表明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指挥控制系统网络动态抗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指挥控制系统网络的动态抗毁性,建立了指挥控制系统的多Agent复杂网络抗毁性模型。在模型中,将系统中的每个作战单元看作一个具有自修复能力的Agent;在重点攻击和随机攻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攻击力度指数的攻击策略;引入了网络整体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网络动态抗毁性的度量方法。最后利用仿真的方法对指挥控制系统的抗毁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网络节点的自修复能力对于网络保持其性能的时间的长短具有很大影响,对提高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抗毁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C4ISR需求客观上复杂且特殊、主观上难沟通等特点导致C4ISR需求开发难的问题,研究C4ISR需求本体,提出开发C4ISR需求的一条新途径:基于本体建模。首先,构建C4ISR需求本体元模型、语义模型,很大程度上澄清了C4ISR需求领域知识结构;然后,提出基于本体建立C4ISR需求模型的具体步骤;最后,示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展示了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C4ISR系统在现代战争中起着力量倍增器的作用,是提高军队整体作战效能的有效途径,使其在作战中有效打击敌方隐藏的目标和日益增多的特殊目标.对美军空中C4ISR系统的基本内容、发展现状、主要理论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机载战场指挥控制中心(空中指挥所飞机)为中心并和特种飞机是空中C4ISR系统的关键节点,结合作战实例对其关键节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便对我国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C4ISR可执行体系结构验证评估过程中面向特定的作战想定,难以描述和验证系统资源之间的动态连接关系以支持作战视图中作战任务过程的动态变化.结合SOA思想对C4ISR体系结构框架进行扩展引进了服务视图,通过分析服务视图与原有作战视图和系统视图产品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SOA的C4ISR可执行体系结构框架,详细分析了引进服务视图之后C4ISR体系结构的执行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探讨用信息分段线性(KJIA)模型仿真方法、面向对象的仿真方法、信息流发生时间约束传播的仿真策略研究综合C~4ISR系统,对综合C~4ISR系统仿真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9.
面向C4ISR系统需求开发中的仿真支持问题,将复用作为一种的C4ISR系统需求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快速形成一个有效的领域需求模型支持系统仿真验证。本文研究了C4ISR系统需求的领域性与领域需求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4ISR系统需求工程中的需求框架、需求本体以及需求组件等不同粒度的复用方法,分别对上述三种方法在领域应用中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主要目的是提出两种矩阵方法对C4ISR系统结构进行评价.其中邻接矩阵法用于评价C4ISR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性,对于评价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系统结构较为适用;模糊矩阵法用于评价系统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消除系统之间的冗余.这些方法是当前主流的经验评价方法(如ATAM方法)的有效补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分别给出了两种方法的一个应用实例,体现了其在工程实践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