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95年底,中央军委在确定军队建设五年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时,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方针,即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这是继1985年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以来,在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2.
美军高度重视军事文化建设在军队转型中的作用。美军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军事文化转型的核心资源,坚持把美国社会价值观念作为军事文化转型的精神动力,坚持把实用主义作为军事文化转型的思维方式。美军军事文化转型对我军军事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4 在军队建设方面当前,世界各国的军队正在由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转型。各国军事领导人和军事理论家在军队建设方面探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也涉及到军队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军事转型是上世纪末由克林顿政府提出、新世纪伊始随布什政府上台而全面展开的,现已成为美国国防建设的最大动向和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最新潮流。美国军事转型的实质是“使工业时代的军队转变为信息时代的军队”,即把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化军队;以便利用美国率先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的信息技术优势,寻求新的军事力量增长点,实现军事能力的超常规发展和跨越式提升;根本目的是尽快建成信息化军队,使美国成为令对手望而生畏、具有超强实力的军事强国,为保持和巩固全球霸主地位服务。作为军事转型的先行者,美军开展军事转型的很多做法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并引发一场新军事革命。在新军事革命的推动下,中央军委及时提出了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作出了我军实行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军队质量建设的重大决策,并制定了我军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为新时期加强我军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一、确立保持适度数量规模与尽快提高质量相结合的观念新军事革命引发了军事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军队战斗力构成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的变化,质量因素居于主导地位,数量因素降为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其它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军事实力,近年来,美军提出了由机械化状态转向信息化状态的“军事转型”思想,并付诸实施。从表面上看来,美军的转型计划进展顺利,正在将美军引向更高的层次,其它国家军队与美军的差距正在不断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军事理论研究发展迅速、新的军事思想层出不穷,军事理论创新驶入“快车道”、进入高潮期,不断创新的军事理论牵引着军队转型和建设,并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军事理论创新和军事变革。人们很想知道:究竟是哪些因素在推动着美国军事理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拉姆斯菲尔德执掌美国三军后,为适应冷战后军事变革的需要,启动了美军最大规模的“变脸”,即所谓的美军“军事转型”,由此引发了世界军事领域的“转型热”。军事转型为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军事速胜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美军的军事转型并没有对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稳定局势、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多大作用。美军被迫再次进行“转型”,将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到非军事领域,承担起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在内各种民事援助任务,美军从一支战斗队转变为援助队。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重塑大国竞争优势,夺取和保持全球主要海区控制权,美国海军在“由海向陆”向“重返制海”的战略转型中,提出了旨在分散对手火力密度、提高对手决策难度的“分布式杀伤”概念。在此概念下,海上小型舰艇编队成为美国及其盟国海军显示前沿存在、争夺海权的重要力量。准确分析和把握美军运用海上小型舰艇编队的政治和军事企图,分析其基本组成、作战任务及主要运用方式对军队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侦”“攻”“防”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美军海上小型舰艇编队的电子对抗能力,结合当前海上斗争形势评估了美军海上小型舰艇编队的电磁威胁,并从技术发展、体系建设和理念创新等方面提出军队未来的电子对抗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期,美军正在对一艘设计独特、外形诡异的高速隐身快艇进行水上测试,计划在2006年5月开始的演习中首次使用。这艘快艇被称为“短剑”号,是美国为实现军队转型而制造的一艘作战试验艇。据美国海军称,“短剑”完全符合执行秘密任务所需要的“更快、更结实和更轻巧”的要求。“短剑”将成为美军近海作战的一把“利剑”,令人关注。美军转型的产物冷战结束后,针对变化了的世界格局,美国率先进行了战略调整,提出“由海向陆”等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近些年来,美国又提出军队转型,即把美军打造成“规模适中”、“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机动作战能力强”的武装力量。为了实现军队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军事转型与我国的“军队信息化建设”概念相近,其实质都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因此,研究与借鉴美国军事转型的运行机制,对加速我军信息化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美军联合作战实验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竞相开展作战实验,其目的是在信息时代的军事变革与竞争中掌握先机、争取主动。美军作战实验水平在各国军队中处于领先水平。美军认为,作战实验既是信息时代军事革命的产物,也是军队变革的推动因素。美军把作战实验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环节摆上战略地位,作战实验已成为筹划军队建设与作战不可或缺的决策辅助手段。本文主要对美军联合作战实验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联合作战实验的新动态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军事革命的基本动因是把美军建设成作战能力很强的信息化军队,以称霸世界;美国军事革命的现状是仍处于初始阶段;美国军事革命的发展趋势是,美军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最终把自身建设成信息时代的军队。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军队进步的灵魂.军事斗争的对抗永远充满着创新活力。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中央军委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科技强军战略.推动军队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防科技水平、军队武器装备质量和部队作战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相似文献   

15.
美军认为,军队建设转型必须从人开始,再到人结束。美国在军事转型中积极推进军事人才培养战略调整,其主要特点是:军事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军民结合,军事人才教育训练的网络化、基地化、模拟化,注重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和创造能力,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大军事人才调控力度等。美军在军事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为军事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提供了许多启示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联合条令不仅在美军向联合军队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引和保障作用,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体现出美国军事法规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美国军事战略转型中海军扮演的角色“9.11”事件使美国军事战略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美军在强调军事优势的同时,开始注重本土安全的防御力量建设。为适应美国国家战略的转型,美军提出了军队转型计划,即把美军打造成规模适中、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机动作战能力强的武装力量。2006年美国《四年国防审查》报告,总结了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经验教训,规划了美国未来20年的国防战略和军力发展方向。报  相似文献   

18.
唐保东 《国防》2005,(7):76-76
据报道,从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以来,美军已经有1700名士兵在伊拉克死亡,其中至少有1300人是死于伊拉克反美武装的袭击。这些数字充分表明,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反美武装采取的游击战等传统作战方式,使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众所周知,美军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武器装备最优良、军事技术最先进、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也是当前信息化变革的“领头羊”和先行者。围绕全面推进军队转型的战略目标,美军不仅提出了以“非接触作战”为代表的一系列全新军事思想,而且还在海湾战争、科索沃…  相似文献   

19.
军队房管部门是随着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这一重大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而产生的,经历了机构组建、调整发展的过程,走过了艰难曲折、不断壮大、逐步完善的发展阶段。近些年来,军队房管部门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开拓进取,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保障为中心,强化储备房地产管理,大量的空闲房地产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管护和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要修改兵役法? 1.修改兵役法是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是江泽民主席反复强调的重大问题。为了迎接世界军事革命的挑战,我军正在按照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这对我军的兵员构成、兵员素质,以及后备力量建设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兵役法是国家军事制度的重要法律,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由于1984年兵役法在兵役制度、服役期限以及民兵、预备役建设等方面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新时期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要求,急需进行修改,以利于优化军队的兵员构成,积蓄雄厚的后备力量,提高武装力量的整体素质,使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更好地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