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遵明 《国防》2005,(7):44-44
在未来城市防空作战中,面对空防对抗复杂化,空袭兵力群体化,空防手段综合化,空中压制激烈化的严峻挑战,防空一方任何单一型号的防空兵器都难以完成防空重任,只有将不同型号的地空导弹、高炮混合配置,形成整体,才能有效抗敌多方向、全空域、多兵器的猛烈袭击。(一)取长补短,相互支持。中远程地空导弹虽有射程远,命中精度高,杀伤威力大和全天候作战等优点,但对低空、超低空目标杀伤概率小,存在射击死角且易被干扰。特别是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在遭受干扰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高炮虽射程近,毁伤概率较低,但抗电子干扰能力强,尤其是对低空、超…  相似文献   

2.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的测量误差直接影响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命中率,研究一种简便的方法对制导雷达的测量误差进行定期评估,对保障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无人机和北斗系统(BDS)提出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制导雷达测量误差评估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将制导雷达输送到指定的校飞基地,在原阵地就可方便实现,不影响部队担负战备任务,且评估精度高,为定期掌握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的测量误差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俄C-300、C-400作为远程地空导弹的"新秀",备受世人关注,但在俄罗斯的地空导弹家族中,TOP-M1近程地空导弹同样不容忽视。它是俄罗斯针对2000年后的空中威胁研制的新一代车载式野战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俄罗斯代号为9K331,北约代号为SAM-15。该系统采用了多项国际领先技术,能有效拦截除战略弹道导弹外的一切低空、超低空飞行的空袭兵器,包括高性能的  相似文献   

4.
地空导弹采用弹道导弹的抛物弹道技术 ,能够实现应用固体推进剂达到低质量远射程的目标。弹道导弹采用地空导弹末段弹道的寻的制导控制技术 ,可以达到降速、增程并实现末段有效制导控制和弹道机动的目标 ,从而大幅度提高命中精度和突防概率。地空导弹和弹道导弹之间的技术融合 ,已经开始并将很快形成这两类导弹的新一轮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义 《国防科技》2001,(1):80-85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当前和未来的空中威胁主要来自低空、超低空的突防目标。为了降低中、高空地空导弹的威胁,一些攻击飞机突防高度越来越低,往往只有几十米;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在战场上的武装直升机的行综变幻不定,甚至还能在树丛中任意穿行;巡航导弹的飞行高度更低。对付这一类目标,使用体积庞大、发射准备复杂的大中型地空导弹显然是不合  相似文献   

6.
制导炸弹--一种重要的空袭兵器和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战例,阐述了制导炸弹的主要战术技术特点,认为制导炸弹是未来空袭作战重要兵器,是中低空中近程地(舰)空导弹的重要目标,拦截制导炸弹是地(舰)空导弹应该着力研究的问题.论证了中低空中近程地(舰)空导弹拦截制导炸弹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应开展的专项技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战争中导弹和导弹系统在战场中都将受到各种干扰。便携式地空导弹作为防空作战中的必备武器,在受红外干扰后,可能导致探测概率、制导精度的降低。为了提高便携式地空导弹的作战效能,着重对几种红外诱饵干扰对便携式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制导兵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对制导兵器试验与鉴定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新要求,介绍了国外制导兵器仿真试验技术现状和方法,论述了仿真在制导兵器试验与鉴定中的作用,设计了制导兵器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模式.得出结论认为,建立实际飞行试验与半实物仿真试验相结合的综合试验模式,是仿真技术在制导兵器试验与鉴定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是随着空袭飞机和空袭兵器的发展而发展的。50~60年代,轰炸机向高空、高速方向发展,使得大,中口径高炮对它的防御效果大大下降,从而促使奈基Ⅰ、Ⅱ、SA-1、2,霍克,警犬等中高空、中远程地空导弹问世;60~70年代,低空突防攻击机、歼击轰炸机、武装直升机以及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的出现,促进了SA-6、SA-8、响尾蛇、罗兰特、长剑、海麻雀、SA-7、红眼睛等一大批低空、近程导弹的发展;70~80年代,战略巡航导弹的诞生,空袭飞机战术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饱和攻击战术和多种干扰措施的运  相似文献   

10.
以中高空防空武器为主构建的防空网对于防御低空突袭目标存在较大盲区,需要部署低空防空武器补充防御。根据中高空、低空防空武器杀伤区特性及防空阵地部署的战术需求,将低空补盲部署问题转化为扇形部署问题并结合阵地地形影响因素,建立了优化模型。应用基于遗传算法(GAs)和爬山算法(HC)分别作为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memetic算法(MAs)对优化部署求解。最后应用仿真算例验证了提出的模型及应用的算法能够较好解决该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地空导弹精度分析中的误差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误差分类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地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误差模型建立的思想和处理方法。同时对常用的几种制导控制系统制导误差统计分析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杀伤区近界是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杀伤区的一组重要特征面,它不仅影响到射击效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武器系统自身的生存能力,移近杀伤区近界是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体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这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措施,特别是通过选择适当的起飞加速度,减小射入散布,适时起控,正确选择制导控制回路在引入段的参数以及舵系统的结构方案来达到。制导雷达、发射装置和引信战斗部的配合特性对杀伤区的近界也有限制作用。本文着重对杀伤区近界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CHUKAR(石鸡)Ⅲ型是美国诺斯罗普(Northrop)公司Ventura分部推出的一种新型靶机。它是美国海军等使用的CHUKARⅡ正型的改型。这种类型的靶机在该公司生产了79000多架,能为各类地空导弹、舰空导弹、空空导弹以及高射武器的实靶射击提供一种高性能的中低空高速靶标,见图1。CHUKARⅢ由于它成本较低,使用维护方便,能多次回收使用,飞行性能特别是低空飞行性能好,特种设备齐全,既可用作雷达主动或半主动寻的导弹如“霍克”和指令制导导弹如法国的“响尾蛇”,“海响尾蛇”等打靶之用,又可用作红外寻的导弹如“尾刺”,“小懈树”等的靶标。因此获得了美国国内三军及世界各国的广泛使用。现已推销到世界上包括法国、日本、埃及、加拿大、南朝鲜等13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红外隐身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军用光电技术的迅速发展,空中的军事目标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光电威胁与红外威胁。各种先进的光电侦察设备和光电制导的空空、地空导弹,都能以其高精度使现代化的飞机难以逃脱。现代军事技术已经达到了“目标只要被发现,就能被命中,只要被  相似文献   

15.
未来的战争中,低空突防,电子干扰,隐身技术,反辐射导弹(ARM)为现代雷达制导武器系统所面临的四大威胁。尤其是反辐射导弹的出现,使雷达本身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隐身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可能使雷达失去作用。因此,针对以上威胁,研制新体制的制导雷达是相当重要的。 双(多)基地雷达的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分置,本身共有比单基地雷达优越得多的特性,尤其在对付隐身目标,反辐射导弹方面更为得天独厚。被认为是制导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代空中威胁具有采用隐身技术,实施电子干扰、火力摧毁与饱和攻击等特点。为了及早发现并有效抗击来袭兵器,提高生存能力和防空作战效能,外军对发展与地空导弹系统有关的雷达极为视重,已取得重要进展。借鉴外军经验,对于加强我国防空力量建设是必要而有益的。本文索从目标搜雷达、制导雷达、雷达导引头三个方面,简述国外地空导弹系统雷达技  相似文献   

17.
低空环境下,由于地海杂波、多路径效应等的影响,雷达的探测精度大幅降低,进而影响采用复合制导体制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中末制导交班。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主动导引头一维角度搜索的系统解决方案。对导引头角度搜索方案进行了设计,并仿真分析了导引头角度搜索截获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低空环境下的中末制导交班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谭洁  孙仲仪 《环球军事》2009,(19):38-39
空军某地空导弹方队携带着首次公开亮相的空军某型地空导弹亮相了。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天候、中高空、中远程防空武器系统,具备多通道捕获、多目标跟踪等诸多优越性能。其双联装下挂式装填方式更尚属国内首创,其雷达制导体制更先进,使它成为国土防空“拳头”,构成祖国蓝天牢不可破的“防空罩”。  相似文献   

19.
外军舰炮制导炮弹发展现状及对我军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未来海战模式的变化对舰炮武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舰炮制导炮弹是适应21世纪海上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本文介绍了舰炮制导炮弹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了外军舰炮制导炮弹发展现状,探讨了外军舰炮制导炮弹发展动向对我军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空降兵战斗中,攻击直升机已成为我空降力量面临的最大空中威胁,由于便携式地空导弹具有可以对突然出现的低空、超低空日标实施精确攻击的优势,使得其被认为是抗击攻击自升机的首选.为了客观评估便携式导弹在空降作战中抗击攻击直升机的地位,有必要对其抗击作战效能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便携式地空导弹的作战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