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地空导弹(红方)对空中编队(蓝方)的拦截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及蓝方对红方实施的电子战措施的分析,对蓝方实施的电子战对红方拦截行动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得出蓝方突防概率与电子战综合作战效能之间的函数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对地空导弹拦截的每一环节都可以有效地实施电子战,削弱地空导弹的拦截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舰炮武器系统半实物仿真原理及系统组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仿真试验结果可信性问题、仿真模型校核、验证与确认(VVA)的层次、仿真模型评估方法;介绍了基于最大熵谱估计的可信性评估定量分析方法;给出了仿真试验静、动态数据的验证方法以及仿真结果静、动态精度的检验方法;最后,以某型舰炮武器系统定型试验雷达通道数据验证了以上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并展望了可信性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互瞄定位法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超视距目标指示中的互瞄定位法的基本原理和影响互瞄定位法的主要因素,推导了互瞄定位法精度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确立了舰艇编队信息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AHP和熵权法,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出综合评判总分.以某舰艇编队的信息侦察处理能力为例进行综合评估.最后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构建了一种数学模型,用于找出影响舰艇编队信息作战能力的薄弱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分析了目前使用效能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导弹对舰攻击的实际,给出一种改进的阶段概率法,并对防区外导弹对舰导弹攻击的效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评估的模型。此方法也可应用于其它对地攻击的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6.
首先根据舰艇编队网络化反导作战特点,给出了网络化反导条件下舰空导弹杀伤区的独特表示方法,并建立了目标的运动模型;然后,深入研究了导弹最大飞行斜距、网络化跟踪、制导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对杀伤区远界的影响机理;最后,给出了网络化反导条件下,杀伤区远界的解算流程.  相似文献   
7.
在确立了舰艇编队信息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AHP和熵权法,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出综合评判总分.以舰艇编队的信息侦察处理能力为例进行综合评估.最后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构建了一种数学模型,用于找出影响舰艇编队信息作战能力的薄弱指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弹道系数未知的弹道导弹再入段跟踪雷达测量数据滤波这类非线性强的滤波问题,提出可变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逼近精度高,计算量小,适应于任意非线性模型的特点,将其作为多模型的基本滤波器;滤波算法根据各模型正确描述目标状态的概率,动态地改变多模型数量和模型参数。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对目标状态估计精度,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舰艇编队网络中心作战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其队形配置问题必须重新给予考虑。首先介绍了网络化反导作战系统的远程数据作战能力;其后,从指挥通信、火力掩护和一次耦合杀伤区3个方面给出舰舰间距的约束条件,以远程数据作战条件下编队舰空导弹杀伤区增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编队舰舰间距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子干扰的要求,给出了编队队列角的最优范围解算方法;最后,在一定的战场假设下,通过示例的方式对模型的有效性与适应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进行目标跟踪,关键是怎样将多传感器的数据合理应用来对系统的状态做出最佳估计。提出应用连续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方法,结合卡尔曼滤波器模型,实现用多传感器数据进行目标跟踪的方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推导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提出的多传感器数据互相修正融合滤波方法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并能够弥补传感器数据缺失和抑制脉冲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