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联勤财务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近几年的运行,总体上呈现出经费保障渠道合二为一,财务保障机构三军合编,财务管理与经费供应有效结合等特征,资金供应及时、足额,经费保障效益进一步提高。但是,在一定层面上还存在着传统的财务保障思想和接口不顺、职责不清等具体问题。推进大联勤财务改革试点工作,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一、认识与执行的关系战区各级党委领导和财务部门对大联勤改革试点是大方向、大趋势,认识一致,认为实行大联勤财务保障体制是军委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贯彻江泽民同志国防和军队…  相似文献   

2.
深化大联勤财务保障改革,应改革财务保障体制,构建三军区域性财务保障模式,建立财务供管统一机制,实施一体化财务保障供应;要制定科学的经费供应标准,完全实现经费供应标准化管理;要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大联勤财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联勤保障体制改革试点进程的逐步加快,联勤分部要分析、研究、把握未来大联勤保障体制下的保障任务、保障对象、保障范围、保障方式的特点,找准现行联勤保障体制与未来联勤保障改革的结合点,前瞻性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第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高效顺畅的联勤指挥体系。一是要建立灵敏高效的指挥系统。要将各仓库、医院、后勤保障分队纳入主干网络,形成联勤分部范围内后勤系统广域网,构建上至联勤机关、下至仓库医院、为军兵种部队留下横向接口的联勤分部后勤指挥网络系统。要利用数字化的指挥控制系统进行战场保障环境分析、作战…  相似文献   

4.
着眼保障“打赢”需求 加强空军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信息化战争对空军后勤财务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着眼保障“打赢”需求,加强空军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加强空军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空军后勤财务信息化平台;必须优化信息资源,为空军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造就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军后勤正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向信息化全面发展的起始阶段,与保障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要搞好现代后勤建设,必须着眼建设现代后勤的“难点”,在理顺后勤保障体制上求突破;必须依托建设现代后勤的“基点”,在改革后勤保障方式上求突破;必须抓住建设现代后勤的“重点”,在发展后勤保障装备上求跨越;必须找准建设现代后勤的“支点”,在实现后勤科学管理上求创新。  相似文献   

6.
一、大联勤体制的内涵及特点大联勤的核心是推进三军一体化保障,做到统一计划、统一组织、供应面广、保障面宽;目标是彻底打破三军后勤自成体系、小而全大而全的格局,建立和完善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联勤保障体制;根本目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高保障联合作战的能力。这种保障模式是将现在的后勤训练、专业保障等后勤工作,由部分联勤发展为全面联勤。  相似文献   

7.
大联勤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全局。大联勤改革中涉及的范围广,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从现实情况看,在当前深化对大联勤改革的研究时,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大联勤与作战需求、大联勤体制与作战指挥体制、大联勤与军兵种保障、大联勤与装备保障、大联勤与社会化保障、大联勤与国防动员、大联勤与政策法规等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后勤改革,尤其是后勤保障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军现行的保障体制,是总部统管三军后勤的保障,而在战区基本还是条块分割、自我服务.这就严重影响了后勤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利用当前相对和平的国际环  相似文献   

9.
1988年以来,总后勤部分别在几个战区组织了不同内容的后勤体制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果和丰富经验。近期,济南战区网络型划区保障试验全面展开,打破军兵种界限,合理划分保障区域,统一调整保障任务,统一协调,规划后勤设施建设。这标志着我军后勤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反映我军后勤体制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期。战略储备管理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已是各级领导和许多同志关心、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联勤体制下,空军后勤必须树立全局大局观念,强化相互配合意识;加强纵横协调沟通,细化后勤供管职责;调整后勤机构设置,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建立健全联勤法规,确保供管有章可循;加强联勤业务指导,解决部队现实矛盾;把握后勤专项保障特点,确保空军特殊需求;适应作战后勤需要,建好后勤信息网络;强化专项业务管理,增强后勤人员素质;成立空运空降联勤部和军区空军财务保障中心。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战区后勤动员建设必须注重规模,强调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十分重视动员力量的储备;建立和完善动员机制及多种动员手段;制定配套的动员方案,提高动员速度。只有满足上述要求,才能保障战区独立遂行战略性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经中央军委批准,从1984年起,我军后勤装备正式列装列编,并单列后勤装备购置费。从近几年情况看,实际拨款与需求量之间的差距较大,供需矛盾突出。为解决供需矛盾,避免财力物力分散,总后勤部有关部门设想,在每个军区的一两个分部设立后勤装备保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有四种效能:一是储备,以后配发的后勤装备不再分散到各部队,而是集中存放在各保障“中心”,统一保管,集中使用,形成保障“拳头”;二是保障,战区所辖部队执行应急任务时,“中心”调拨部分后勤装备对其实施保障。保障任务结束后,这部分后勤装备即归还“中心”;三是培训,为战区部队对口轮训操作、维护人员;四是维修,对所保管的后勤装备及时保养和维修。基于这种设想,总后勤部去年分别在部分军区进行了试点。从试点情况看,  相似文献   

13.
深化联勤改革研究,必须对联勤的概念进行拓展。除三军后勤联合之外,军地之间、战区之间、后勤与装备部门之间联合组织的共同勤务都属联勤的范畴。一体化联勤构想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体化的指挥体系,三军保障力量一体,军警后勤一体,军民保障一体,后装一体,战略战役战术后勤一体,部队后勤体制实行战斗化、综合化和模块化。  相似文献   

14.
我军后勤建设在邓小平后勤改革思想指导下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跨世纪军队建设中,必须继续坚持这一思想的指导地位,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把握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保障规律,加强后勤应急保障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三军一体”后勤联合保障体制的探索,在保障体制改革上走出新天地;进一步树立科技兴后勤、人才兴后勤的思想,开创后勤科技建设的新局面;进一步打破军队后勤自成一体的封闭状态,向社会化大后勤发展;进一步拓展物资等供改革的路子,增强军队后勤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后勤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保障力。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推进我军信息化后勤的建设发展,是“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的要求,也是我军后勤实施跨越式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新军事革命蓬勃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和我军后勤现代化水平提高,为信息化后勤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我军在思想观念、财力保障、技术基础和人才需求等方面又面临严峻挑战。加快信息化后勤的全面建设,必须创新后勤理论,科学顶层设计,优化后勤组织结构,强化信息系统功能,培养后勤人才,加快后勤装备设施的改造和研制。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战争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现代后勤建设要以提高保障效能为目标,推进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以提高保障效益为目的,推行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以信息化建设为主导,推进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与现代后勤要求相适应,积极探索后勤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建立了以本土后勤基地为依托、以欧洲战区后勤基地为骨干、以战略空运和战略海运为纽带的远程立体后勤保障体系,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保障空袭的顺利进行。军需保障以征用社会力量为主;油料保障采取基地固定加油和空中加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救援保障以自救为主。针对我军实际,我军后勤准备必须具有前瞻性,要大力发展后勤高科技装备,建立灵活高效的军民结合的后勤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面对知识经济给我军后勤建设提出的挑战,全面提高军队后勤建设信息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必须按照信息化的要求改革军队后勤教育训练,将师团后勤部队和部队后勤作为技术创新的突破口,不断规范和优化军队后勤管理,营造人才群体成长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后勤装备信息化建设是世界各国军队后勤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外军后勤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主要考虑因素.外军后勤装备信息化建设重点主要围绕保障资源可视化、透明化,保障平台数字化、网络化,以及保障作业智能化、无人化三方面进行;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作战需求因素、费效比因素和信息优势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后勤紧紧围绕提高军事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在后勤指挥、供应、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改革运输手段,变单一公路运输为铁、公、空、管等多种运输手段并举,提高了后勤快速保障能力。西南战区属高原山区,交通运输十分落后,长期以来西藏和云南边防主要靠小吨位汽车长途运输,给后勤平战时供应保障带来很多困难。为适应边境局部战争和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近几年试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