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需信息与指挥决策一体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战场各领域的军需保障信息采集、处理纳入统一的网络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达成军需保障信息采集多维化、处理自动化、流通网络化、指挥决策实时化。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以其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和复杂性,战场情况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改变了传统军需保障的观念与模式,致使战场军需保障信息与军需指挥决策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作战部队军需保障信息与指挥决策实现一体化,使军需指挥员能充分掌握战场军需保障的主动和优势,及时分析判断战场情况并做出…  相似文献   

2.
“一体化联合特遣部队”,是美军为适应21世纪初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而构想的一种新的兵力兵器组合形式。这一形式的基本特征是,三军力量统一进行作战编组。美军认为,在21世纪,战争将进入信息化阶段,信息化战争的战场将是数字化的战场,数字化战场上的作战将是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联合作战,这种一体化的联合作战不是传统意义上,而是更高层次上的联合作战。其多元性和整体性要求比  相似文献   

3.
第二炮兵是我军未来应急作战的拳头力量,本文从分析第二炮兵应急作战军需保障的特点入手,重点探究应急作战军需保障的要求与对策。一、第二炮兵应急作战军需保障特点1·受领任务急,作战节奏快,时效要求高。常规导弹是我实施应急作战的首选兵器。根据常规导弹部队紧急出动方案,部队受领作战任务后,需要在很短时间内从基本部署地机动到既定作战区,完成作战准备,这就要求军需保障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常规导弹部队在作战过程中,将在多点位、分波次对敌实施打击,一个波次的战斗只需几个小时乃至几十分钟,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作战…  相似文献   

4.
渡海登陆作战是我军面临的一种特殊边境作战样式。由于受“两岸夹一海”地理环境的限制和高技术武器的应用,作战困难很大。本文认为:未来渡海登陆作战将是陆、海、空、二炮以及民用力量集体参加的立体战,因此必须成立诸军兵种联合军需保障机构,即战区联合军需部;为从根本上提高军需保障效率,必须完善军需装备,主要是提高军需装备的机动能力、防护能力以及完善装备系列;根据战场环境复杂,战场变化快,作战方式转换快的特点,采取多种保障方式,广泛实施伴随保障,灵活采取越级保障,适时采取垂直保障,及时保障作战部队的物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步兵旅军需保障呈现出:应急机动,军需保障要求急;物资消耗量大,军需保障任务重;机动速度快,任务转换频繁,组织军需保障难;战场环境险恶,军需生存问题严重等特点。可是,目前步兵旅军需保障力量相对较弱,战时军需保障体制不完善,难以满足步兵旅应急机动作战军需保障的要求。因此,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步兵旅应急机动作战军需保障特点,综合考虑影响步兵旅战时军需保障的诸多因素,提高应急机动能力、快速保障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满足高强度的军需保障的迫切要求。一、预有准备,筹划在先,提高应急反应能  相似文献   

6.
渡海登岛作战是我军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在这场诸兵种参与,陆、海、空立体进行的战争中,搞好军需保障,确保“筹得足、供得上、用得好”,是“渡得过、登得上、站得稳”的重要保证,是“打得赢”的前提条件。如何根据渡海登岛作战军需保障特点,做好军需保障准备工作,值得军需工作者思考。一、渡海登岛作战军需保障的特点要求第一,军需保障物质需求量大。联合登岛作战是一场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但“局部”是相对于历史上攻  相似文献   

7.
《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6,13(3):F0003-F0003
近年来,军事经济学院军需系《战时军需勤务学》教学组,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军需保障理论。积极探索应急作战军需保障方法,坚持“贴近战场、服务部队、突出实践、不断创新”的课程特色。寻求课堂与战场的对接点。教学中,立足教员“搭台”、学员“唱戏”,以学员为主体,从难从严练指挥、练保障、练操作,及时将新理论、新装备、新技术、新保障法引入教学,突出“实兵、实装、实地”的野外演练,极大提高了学员战时军需组织指挥能力和实战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提高学员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军需保障能力,近几年来,我们在战时军需勤务学课程教学中,以现代局部战争为背景,以“四种”作战样式为内容,以提高战场军需保障效益为重点,以培养跨世纪战时军需保障人才为目标,注重课程整体建设,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有了新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是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需勤务训练是形成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军需勤务训练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形成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的要求,为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新军事变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发展,使未来战争战场环境、作战样式和保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化战争对空降作战军需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空降作战军需装备保障工作,必须周密计划,完善装备保障预案;预有准备,完善装备储备体系;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装备保障方法;立足需求,加强高技术装备的研制;加强防护,提高装备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未来战场,由于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战场信息共享,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决策者、战斗员、战斗支援人员和战斗勤务保障人员对作战实时信息的需求,从而形成作战体系纵横一体化、网络化,构成了高度立体、透明、流动的数字化战场。 信息传输数字化 信息传输数字化,是21世纪战场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特征。从目前技术的发展趋势看,信息数字  相似文献   

12.
边境反击作战是由联合战役指挥部统一指挥陆军、空军和地方武装力量组成的战役军团、在边境地区对有限规模入侵之敌实施的攻防一体、以攻为主的反击性战役。西北边境大部分地处寒区,多山地,其边境反击作战军需保障,不仅具有军需保障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1西北边境反击作战军需保障特点1.1战场环境恶劣,军需保障困难西北边境地区气温低,寒冷期长;风雪多,常有风暴;现地资源贫乏;地形复杂,交通路况差。部队在这种环境下作战,军需保障面临很多难题。一是官兵体力消耗大,能量消耗增加,食物摄入量相应增大,而新鲜食品易冻、不易储…  相似文献   

13.
岛礁夺控作战军需物资油料保障具有复杂度高、实效性强、保障任务重等特点。应确立一体化保障理念,突出一体化保障力量建设,着眼一体化作战物资储备与供应,梯次配置后勘保障资源,构建高效的后勘指挥与保障体系,推进应急保障复合发展,提高军需物资油料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深入开展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研究,必须以胡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廓清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明确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对军需保障能力的要求及军需保障能力构成,为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建设提供理论咨询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联合渡海登岛作战军需保障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联合登岛作战特点,要实现保障有力,必须坚持科学筹划,周密预置,建立军需物资储备体系;整体协同,优化组织,建立高效的军需保障指挥体系;诸方动员,多元聚焦,建立快速灵活的军需保障模式;信息主导,资源共享,建立可视的军需保障数字化平台。  相似文献   

16.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推动了军队作战理论、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的发展变革。21世纪的战场,必然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战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通信技术数字化、战场信息实时化、武器装备智能化、指挥控制一体化、作战系统网络化的数字化部队必将成为战场的主角。本文结合我部炮兵数字化建设试验及对当前军事强国有关数字化建设的研究,就未来数字化炮兵作战特点和作战原则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美军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的民间力量,有效地保障了作战人员的生存和生活,对赢得作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美军军需动员的主要做法:实施精确动员,利用国际支援,提高军需保障质量,引导商人走向战场。  相似文献   

18.
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空降作战中,由于高科技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战争的形态和作战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军需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搞好海岛空降作战军需保障,对于保持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确保海岛空降作战的胜利至关重要。一、海岛空降作战军需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空降兵部队作为重点建设部队,各级在装备、物资上都给予了倾斜,使部队的军需装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保障方式、手段上都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新型炊事车等饮食装备装备部队后,基本解决了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何把潮水般涌来的“信息”迅速转化为战斗力,已成为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军队作战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数字化战场的概念应运而生。数字化战场,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环境为依托,用数字化设备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电子对抗等网络系统联为—体,能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共享、作战信息实时交换,以支持指挥员、战斗员、保障人员和各种武器系统与作战平台进行信息活动的作战多  相似文献   

20.
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快速反应部队应急机动作战军需保障方法与手段,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应急机动作战军需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1.保障预案不适应。目前我军现有的保障预案大部分是依据过去的作战样式和“常规”战法对军需保障的要求拟制的,既不具有完整性和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