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家利益空间不断拓展,国家经济利益地位日渐凸显,国家利益维护手段走向综合化。我国国家利益发展产生的安全需求主要表现为:战略资源与战略通道的安全问题、海外利益的保护问题、战略利益空间的拓展问题、危机管理问题、宏观经济管理问题和国际责任分担问题。国家安全战略必须适应国家利益发展的安全需求,适时进行调整和再设计,以期为国家利益拓展提供安全保障和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模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国家石油供给安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在储备中,必须重视战略储备与经济储备的差异。在我国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起步阶段,正确理解战略石油储备的职能和属性,从储备主体、储备规模、储备方式、储备形式、储备地点等方面完善储备模式,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储备效益,增强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一是总量供不应求。据统计,2005年我国能源消耗为22.2亿吨标准煤,而全年能源生产为20.6亿吨标准煤,缺口1.6亿吨标准煤。预计2020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将增至5亿吨,对外依存度进一步增高。二是能源进口来源集中。近年来,尽管我国大力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但是石油进口集中于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三是战时油料供应来源不稳定。在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和国际石油大公司竞争压力下,国内石化企业生产的油料特别是军用特种油料数量有限,单靠国内生产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对国际油料市场具有一…  相似文献   

4.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维护我国的政治利益,保障国家安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使我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严重冲击着包括美国和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为了平抑油价、稳定石油市场、保障国家安全,美国竟动用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并初步显示出积极效果。美国的举动启示着我国:必须尽快建立起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6.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与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国内原油供需缺口仍然较大,原油进口依存度高,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为加快建设和管理好以战略石油储备为核心的石油储备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在整个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中的建设与管理的主体作用,尽快健全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监管体制、基础建设、运作机制和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消费比重的不断增大,与之相应的消防安全隐患也有增大的趋势。为此,应加强生产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加大消防硬件的建设和合理化部署,加大监管措施和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石油化工行业的灾害,为石油天然气的战略调整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王立新 《国防》2008,(2):47-48
石油是国家战略资源,石油基地是国家重点经济目标,其安全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和战争保障。纵观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空袭反空袭成为主要作战样式,石油基地成为空袭的重点经济与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空间承载的国家利益日益广泛,网络主权及其保障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主要国家纷纷通过制定网络安全战略来维护本国网络主权。分析了世界各国对网络主权保护的态度及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的关系,综述了世界各国现有网络安全战略的特点。从保护我国国家网络主权的实际需求出发,指出了我国在网络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即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出发点、以网络主权为基本依据、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和保障力量体系、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发展以及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鉴于能源进口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针对海上能源通道海盗袭击事件的不确定性与突发性,基于风险理论、贝叶斯网络、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建立了海上能源通道海盗袭击风险的量化评估模型,探索了快速、量化评估突发性事件的技术途径,旨在为保障我国能源进口安全提供时效性强、精确度高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库安全事故致因机理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首先基于油库安全和事故状态分析,将油库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分为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管理和环境四个要素,提出油库安全事故致因新模式,即两种安全模式和一种事故致因模式,以从源头上控制油库事故的发生。其次,依据致因模式,建立了油库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员、装(设)备、材料、环境、方法,有助于评判油库安全状况。最后,依据安全事故新模式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油库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法规、安全监督、安全预案与救援、安全设施建设等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识别了影响我国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对重要度,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的策略与措施。结果表明:尽管影响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因素众多,但最重要的行为主体是政府,关键的环节是水源保护。在建构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时,各级政府应采取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多种配套措施,既全面系统地考虑所有影响因素,又针对不同的时间和区域进行污染环节(尤其是水源保护)和污染物的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13.
分析油库安全事故成因,划分事故成因类型,对于有效控制事故发生、保障油库运行安全是极其重要的。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对油库安全事故成因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油库安全事故成因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油库安全事故成因大致可分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三个类型(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结构的事故成因,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军用油库抓住安全管理重点、有效防止事故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油料洞库油罐通气管道是油罐进行大呼吸、小呼吸的通道,使油罐气体空间的正负压力处于规定的压力范围,达到保护油罐安全的作用。通过计算油罐阻火器和油罐通气管道的压力损失,结合油罐呼吸阀的压力等级、油罐收发油流量等参数,分析了不同油罐通气管道管径对油罐内正负压力的影响,提出了油罐通气管道管径的选择原则。最后就油罐通气管道内油气的燃爆特性,提出了油罐通气管道的材质要求及其附设的抗爆振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油料洞库通风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料洞库通风系统是油料洞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洞库油气浓度、减小洞库湿度以及进行油罐清洗通风,从而提高油料洞库的安全性,减少金属设备的腐蚀.分析了油料洞库的基本结构型式,探讨了油料洞库通风系统工艺布置,分析了通风系统工艺设备组成、通风模式及设备选型,给出了油料洞库通风流量、通风管道规格及通风机全风压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种评价方法的储油库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各有其应用优点和不足,实践表明将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将取得较好的安全评价效果。以中国石油某商业储备库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评价单元,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特点与优势,采用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美国道化学方法、易燃易爆重大危险源伤害模型评价法、事故树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6种方法对该油库系统深入地进行了安全评价及危险性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储油库设计建设及日常运营过程中应采用(取)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为储油库的安全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脸特征定位是人脸检测与识别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研究的热点;而油库安全是油库各项工作的首位,是油库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人脸检测进行个人身份识别是消除人为不安全因素,保证油库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图像的对人脸特征进行定位以及提取轮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人脸特征检测的效率。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油库安全监控中,提出了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来达到保障油库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役立式钢制油罐底圈罐壁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役油罐的安全评估通常采用经验评估法,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立式钢油罐强度破坏的重点区域在底圈罐壁,其作用的各变量因素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可靠性评价方法较为适用。根据结构可靠性理论推导出底圈罐壁强度失效的计算模型,并进行实例计算分析,为在役油罐的安全评估提供了一种量化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Energy continues to serve as the bedrock of modern economies and the main driver of modern society. For Africa, the production and supply of energy resources such as crude oil, natural gas, uranium, coal, biomass, biofuels and other renewable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employment, rents, taxes, royalties and profits. This sector brings in several ten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of revenue annually. The production and delivery of such resources, however, depend o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such as pipelines, refineries, processing plants, terminals, rigs, electrical energy pylons, substations, pump stations, vessels, and tankers. These infrastructures have been attacked by terrorists, insurgents, vandals and saboteurs, all of whom see them as targets against which to register their grievances and extract concessions from the state. This paper is a chronological account of some of the documented incidents of terrorism, insurgency, kidnapping, destruction, sabotage, and human casualties suffered in the oil and gas sectors in Africa between 1999 and 2012. It is based on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databases of the RAND Database of World Terrorism Incidents and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s 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 (G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