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着眼点,是适应部队建设发展形势、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因此,加强旅团级党委班子建设必须紧贴这一特点,积极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对思想观念、能力素质、配套保障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在深化认识、改进作风、提高能力上下功夫,努力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组织基础。一、坚持思想引领,真正形成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相适应的思维观念紧紧抓住"教育引导"这个基础环节,把树立班子成员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作为  相似文献   

2.
邱敏军 《国防》2012,(11):31-32
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基本形态.适应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要求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首要的是改进后备力量组织体系.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由现役部队作战能力要素和国防后备力量作战能力要素有机构成.国防后备力量作战能力要素构成涉及有预备役兵员预编任务的现役部队,涵盖预备役部队、民兵队伍和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各支队伍既相对独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相互依存长短互补.因此,在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中,应正确处理其力量单元的相互关系,科学确定各支队伍编组顺序,切实解决交叉编兵、一兵多职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刖,装备的更新换代与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矛盾日渐突出,成为制约部队建设转型的重要因素。在新的起点上提升部队战斗力,必须以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为牵引,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走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特别是信息化素质逐步适应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杨延富 《国防》2011,(6):39-41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关于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为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预备役部队要着眼军地兼容、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等特点,围绕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积极探索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谢武忠 《国防》2011,(2):44-46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胡主席着眼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演变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省军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全军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其有力有序有效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6.
汪虹桥  李晓东 《国防》2014,(8):17-17
正在现代军事形态下,信息化人员与信息化武器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预备役军人信息化素养总体偏低,他们对建军作战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机械化形态上,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预备役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因此,新形势下围绕实现"能打胜仗"要求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除了要加快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配备外,必须重视培育提升预备役军人信息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基本形态,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是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根本需求。近年来,山西省军区着眼有效履行"稳定山西、屏护首都"的使命任务,坚持以信息体系为基础,以应急力量为主体,以国防动员和综合保障为支撑,组织开展军民联合综合防卫体系建设研练,不断提高省军区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构建信息化条件下战区综合防卫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陈小平  吴学东 《国防》2013,(7):63-65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在信息化条件下"能打仗、打胜仗"的必然要求。体系作战能力的概念,不同于我军使用过的合同作战、联合作战能力的概念,其侧重表达的是军队依托国家综合实力形成的整体作战能力。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中,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无疑是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体系构成中,信息系统是纽带,起支撑作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是主体,起根本作用,必须运用  相似文献   

9.
按照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省军区部队后勤保障要求,省军区后勤系统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聚合资源,完善体系,军地统筹,不断提升后勤信息获取能力、联合控制指挥能力以及后勤快速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并阐述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军需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要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学习贯彻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是加深认识胡主席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现实要求,也是加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国防动员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作战能力建设的基础支撑,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加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国防动员准备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军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着眼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加强基层指挥人才培养,要认清加强基层指挥人才建设对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把握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对基层指挥人才能力的新要求;把握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基层指挥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3.
辛荣国 《国防》2011,(1):54-56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点动员力量。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目标,按照基于威胁、基于任务、基于能力搞建设谋发展的思路,遵循"任务牵引、平战一体,军民融合、依法建设,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打牢基础,开拓创新,努力把预备役部队建设成为"组织落实、政治合格、训练有素、管理正规、保障有力、动员快速、可靠管用"的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14.
《政工学刊》2013,(2):46-48
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要求,提高政治工作快速反应能力,在更高起点上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不仅是部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政治工作效能的客观需要,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这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谢乐婢 《国防》2013,(3):46-47
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贯彻党的"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适应国防和军队转型发展、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我军履行使命任务能力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新形势下,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握紧"四个抓手",大力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一)信息化建设。着眼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积极推开数字军营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够用管用、规模适度、滚动发展、安全  相似文献   

16.
韩玉双  马长浩  陈平 《国防科技》2011,32(2):54-56,92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作战能力,是我军信息作战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跃升的有效举措.文章针对基于信息系统支撑的信息作战本质,分析了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作战能力需求,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支撑的信息作战能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盛辉  陈猛  何雨锋 《国防科技》2011,32(2):47-49
文章研究,当前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已转移到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来,为适应战斗力形态转变的需要,增强指挥能力,必须把握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特性,树立适应其需求的新型指挥观.  相似文献   

18.
段梦飞  陈杰红 《国防》2012,(5):41-42
坚持以形成基于信息系统装备保障能力为主线.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武器装备是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装备科技含量和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必须立足实际,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加强理论研究探讨,找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充分利用现有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成果,从该干能干的事做起,逐步建立信息化装备保障体系;注重在提升各级装管干部信息化能力素质上下功夫,增强想信息化、谋信息化、抓信息化的意识和本领,借助当前省军区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强劲势头,科学筹划和引领民兵预备役部队装备管理和保障模式变革;坚持积极主动作为,从已列装的新型指挥系统和主战兵器人手,从仓库和修理所等保障机构建设入手,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通过嵌入、改造、链接信息技术,努力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主战兵器作战能力和技术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军民结合的优势,会同地方有关部门搞好装备动员准备,对地方先进的信息技术人才和装备设备,平时搞好预征预储工作,战时通过实施快速动员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9.
姜志平  刘勇  姚轶  鲍广宇 《国防科技》2012,33(5):33-38,66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我军独创的军事理论,其生成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论文从三个角度剖析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模式。首先,研究了作战体系、信息系统、作战能力、作战能力生成模式等相关概念,并且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生成模式的定义;其次,研究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环节,从过程和作战要素两个角度对生成环节进行了阶段划分;最后,从倍增机理、聚合机理和耦合机理三个方面研究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段祥军 《国防》2008,(10):56-57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的重点队伍,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与之相适应,必须积极谋求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体系化建设,牵引国家武装力量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一)建立体系化组织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大力加强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设。信息化条件下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军兵种部队唱主角。高度重视海军空军等高技术密集型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后备力量与常备力量整体遂行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