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李洁  张代平 《国防》2014,(5):4-6
正进入21世纪,俄罗斯利用高技术迅猛发展和部队大规模换装的契机,从国家战略、组织机构、信息共享、竞争订货、技术共用等方面,全方位推进装备建设军民深度融合。一、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从国家层面指导军民融合推进俄罗斯从国家安全战略、军事学说、军事战略等方面,均明确提出加强军民融合。一是从国家安全战略层面明确提出要  相似文献   

2.
周义 《当代海军》2001,(9):21-22
当前真正掌握和拥有先进电子战技术和装备的还只限于美、俄、英、法、意等少数发达国家,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依靠购买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装备。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亚洲主要国家(地区)军队的海军电子战装备和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为实现武器装备采办"更快、更好、更省"的根本目标,英国构建了一套军民融合的制度机制,将装备发展建立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基础之上。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在近年来国防预算削减背景下,英国国防部通过颁布政策标准、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竞争机制、加强军民合作、推进私有化改革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深化了装备采办的军民融合,不断提升装备采办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客观、科学、全面地衡量武器装备的性能,从提出需求、开始设计的源头就注重装备体系的综合性能评估,对降低装备与技术发展风险,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开展未来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对防空装备体系贡献度的研究,通过分析建立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价框架。从功能性能、技术体制、体系结构、对抗效能、经济效益周期5个维度对防空装备体系贡献度进行描述,为进一步评价未来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军需装备作为一种保障性装备,必须跟上军兵种战略转型要求。现阶段军需装备的跟进式发展模式、以陆军为主体的装备体系和分保障对象发展的思维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推进军需装备发展,应适应军兵种战略转型需求,建立基于不同作战力量保障的军需装备体系,确立预先研究模式,建立军需装备技术持续创新发展模式,并辅以适应转型需求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充分利用民用资源提高军需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军需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树立军民融合观念,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扩宽军民融合途径;要利用民用资源构建研发体系,利用社会技术保障资源构建维修保障体系,积极调动社会潜力资源构建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7.
装备技术体系是体系结构理论方法在装备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推广,是指导一定时期装备技术实践的技术规范,对于牵引装备技术发展、支撑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系统梳理了装备技术体系的战略地位,深入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装备技术体系呈现出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加强装备技术体系发展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装备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深"在国家意志的充分体现、范围领域的大幅拓展、体制机制的强势推进、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撑和军地资源的高度共享。在对装备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其时代特征和科学定位;着眼装备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矛盾问题,从完善领导管理体制、规范管理运行机制、融合统一标准体系、创新装备保障模式和推进保障力量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苏强 《国防》2014,(7):14-15
正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是新形势下我党指导国家建设、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方针的精髓要义,就是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统筹利用国防资源与社会资源,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兼容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石玲玲  张恒  吕博  周阳 《国防科技》2017,38(5):031-035
在新军事变革的局面下,装备体系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美军"技术地平线"规划研究及"技术地平线"发布后8年来美军重要装备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总结美空军技术顶层规划及装备体系研制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未来装备体系建设的方向和建议,为新时期促进我国装备体系建设顶层科学规划,促进装备体系、技术体系、能力体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新的历史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应围绕"装备实战运用需求增强、联合需求论证强化、装备体系化程度提升、全新的鉴定模式"等装备建设新需求,加强装备体系顶层设计,优化装备体系结构,做好军事需求与装备研发的有效衔接,提升新形势下工业部门武器装备自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构建基于军民融合的装备技术创新体系是提供装备技术创新能力的源泉。从国家技术基础、国防技术创新政策、装备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基于军民融合的装备技术创新环境。结合装备技术创新主体的构成、运用等方面,明确装备技术创新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从准入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技术推广制度、技术研发标准等方面,构建起基于军民融合的制度体系。提出3种基于军民融合的装备技术创新机制,即军地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装备综合保障基础理论及技术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装备综合保障的定义分析入手,给出了更为合理的装备综合保障的定义,分析了装备综合保障定义的内涵,以及与装备综合保障相关的概念定义。阐述了美军装备综合保障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我国装备综合保障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研究了装备综合保障的基本问题,提出了装备综合保障的基础理论框架、参数体系与模型体系框架、技术体系框架、基础技术体系框架、支撑技术体系与演示验证体系框架、应用技术体系框架。给出了加强装备综合保障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4月12日在南京召开)加强机床行业与军工行业、能源装备领域合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推动产业经过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国产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装备和国家能源装备数控化、  相似文献   

15.
陈西文  李根  李可奇 《国防科技》2018,39(4):006-009
陆军装备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呈现"四个转变"的新形势、新要求,实现转型发展面临"四个不相适应"的现实矛盾,需从更新抓建理念、完善标准体系、固化建设路径、优化运行机制四个方面着手,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积极稳妥推进陆军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需求牵引、技术推动"是装备体系建设发展的主要规律。围绕能力需求、装备建设、技术发展三者关系,研究提出基于能力空间和能力缝隙的技术体系论证分析基本框架,构建了以现有能力分析、目标能力分析、能力缝隙评价、能力-装备-技术映射、技术体系结构视图模型构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体系论证分析基本方法和过程,通过分析装备体系的能力缝隙,构建与之对应的装备技术体系结构,为装备技术体系论证分析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流程。  相似文献   

17.
装备技术体系结构演化模型是把握装备技术发展规律和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文章系统梳理装备技术发展的体系特征,深入分析了其体系演化动力、要素和过程,将演化实体与关系抽象为超网络的节点和边,可以给前沿技术探测和装备技术体系评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装备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后勤装备信息化建设应遵循需求牵引、信息主导、综合集成、适用可靠的原则。当前,推进我军后勤装备信息化建设应注重机械化信息化并举,复合发展;着眼装备整体建设,协调发展;利用社会力量优势,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在推进军民一体化过程中,以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为基本出发点、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为基本依托、以军事需求牵引和市场化运作的结合为基本路径、以统一军民技术标准为技术基础和以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为基本保障。这些做法,为我国更好地处理"军"与"民"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要素体系和指标体系2个方面分析了装备保障信息化体系的组成,指出装备保障信息化体系是一种耗散结构.采用信息化指数对装备保障信息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利用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构建了装备保障信息化体系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体系建设的开放性、注重体系建设的协调性、提高体系建设的预见性、注重体系建设的渐进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