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基于固定鸭舵的单通道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固定鸭舵弹道修正组件在旋转稳定榴弹中的应用问题,介绍了固定鸭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分析双转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双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电流、转速双闭环单通道滚转控制策略。通过双轴仿真测试转台,对电机控制效果及模拟飞行进行了模拟实验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方式控制效果较好,控制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弹药简易制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双蛙绕组直流电机的绕组结构复杂,影响换向的因素较多,气隙磁场产生的谐波电势对其影响较大。基于双蛙绕组的结构特点及其换向规律,建立了存在气隙谐波磁场情况下的双蛙绕组直流电机换向电路模型,仿真分析了各等效回路的最大电流值。分析表明:增大换向回路的综合电阻可以减小谐波磁场对电机换向的影响、改善电机的换向性能。利用某双蛙绕组电机,使用不同电阻率的电刷,进行了无火花换向区试验。试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用电阻率大的电刷增大了回路电阻,减小了回路环流,无火花换向区较宽,电机的换向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是航空机电作动器(EM A)实现作动控制的关键部件,而电机控制方式的优劣则是决定航空EM A调速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由于存在抖振现象,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不利。针对航空EM A调速控制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将模糊控制和滑模控制相结合,把开关函数及其微分作为输入量,通过模糊推理获得滑模控制的控制量,该控制器既保持了常规模糊控制器的优点,又减弱了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仿真及实验表明:该控制器稳定性好,对参数变化有很强的鲁棒性,系统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
<正>江麓集团在风电领域坚守军工企业的抱负和责任,近日在SY3900型变桨永磁直流电机基础上,新开发的SY3500A型变桨永磁直流电机顺利通过了小批风场运行后,实现首批发货。这标志着公司研制的变桨永磁直流电机系列取得了行业认可。该电机用于XE72-2000风力发电变桨系统,能实现与进口电机的无差异替换,并与多种驱动器匹配使用,  相似文献   

5.
电磁弹射用直线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永磁体动子具有开断结构,使动子边端的磁场分布发生变形。当采用霍尔元件检测磁场实现换相时,这种边端效应就会影响换相时机。分析了这类电机的换相机理和动子开断结构对换相时机的影响,指出这类边端效应受极弧系数影响显著,并提出了利用不对称滞环比较器或简易单限比较器对霍尔输出信号进行处理从而消除这类边端效应影响的方法,实验验证了简易单限比较器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磁阻式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参数分析。为了提高无刷直流电机的寿命,采用磁悬浮技术来支承电机转子。我们的磁悬浮动量矩飞轮的转子采用了硅钢片材料,所以,无刷直流电机选择了磁阻式电机形式。因为我们已经成功地试制了逻辑电路和驱动电路,所以,磁悬浮动量矩飞轮的电机采用了两对极三相定子和60°电角的步进旋转磁场。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低频电磁发信系统的小型化和低功耗,面向旋转永磁式机械天线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提出了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的系统设计和性能校验方法。设计了包含永磁磁源、高效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在内的旋转永磁式机械天线系统方案。研制了实验样机,并对其系统性能和近区磁场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相关设计方法和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样机的磁场场强和尺寸等主要指标达到了美国“机械天线”项目在射频穿透技术领域的要求,为旋转永磁式机械天线方案研究和样机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无刷双馈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基于不同的参考坐标系(转子轴dq0坐标系和同步坐标系),建立了无刷双馈发电机不同的数学模型.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无刷双馈发电机的几种控制策略(标量控制、磁场定向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智能控制方法),并指出其优缺点.最后,指出了无刷双馈发电机运行控制中存在的难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水下航行器在海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电动力水下航行器较热动力水下航行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应用更广泛。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gnet,对某型电动力水下航行器推进用永磁直流电机有无负载时内、外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所获得的结果可用于分析电机漏磁场对其周围电子仪器设备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参数强耦合、高度非线性特性增加了对其速度控制的难度,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种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速度控制器。将无刷直流电机速度伺服系统分成名义模型和不确定模型,采用状态反馈方法对名义模型进行控制,以RBF神经网络为滑模动态补偿器对不确定系统进行控制。该方法不仪具有变结构控制的抗参数摄动、抗干扰以及速度快等优点,神经网络控制的加入还有效地减弱了单纯滑模变结构控制所带来的“抖振”现象。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1.
笼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d-q模型与控制特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刷双馈电机是一种新型的适于变频调速系统使用的电机,其结构型式和工作原理与传统交流电机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针对转子结构为笼型短路绕组的无刷双馈电机,建立了其在转子旋转坐标轴下的d-q数学模型,导出了电磁转矩表达式,并应用该模型对该类电机的控制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管道探测机器人电机驱动控制要求和当前数字控制技术水平状况,提出了以dsPIC30F5015芯片为核心的无刷直流电机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并介绍了该控制器的系统功能、电机控制PWM模块工作原理、传感器译码、外围电路设计以及驱动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实践证明该驱动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基于FPGA+ARM的多路视频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ARM的多路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视频采集系统不仅能对多路快速变化的视频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而且能应用为系统信号发生设备。系统采用FPGA为核心高速时序逻辑控制、接口控制单元,加上嵌入式ARM强大的信号采样控制功能,能够在较低成本下对多路视频信号进行快速准确可靠的获取。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内模PI(Internal model control PI,IMC-PI)控制方法。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设计出PI控制器,引入一种作用函数,将其与PI控制器串联构成改进的IMC-PI控制器。作用函数为偏差的微分表达式,其阶次的选择应保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严格真实。改进IMC-PI控制可使系统的调节过程分为作用函数趋近零和保持为零的两个阶段,从而保证系统偏差按照作用函数等于零确定的轨迹趋近于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可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图形边界限定形式的感应电机预测控制存在简洁、直观等优点,进一步考虑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预测控制将电机和逆变器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以空间电流矢量为控制对象,直接产生逆变器的开关控制信号.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在转子磁场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电流矢量导数的估测模型,进而预测出电流矢量的轨迹,根据最优电压矢量选择判据选定开关状态,完成基于圆形电流误差边界限定形式的永磁同步电机的预测控制算法.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及仿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建立了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静止坐标系以及d、q旋转坐标下的数学模型 ,对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一般性分析 .针对表面式永磁电动机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转子磁场定向控制方法 .采用Simulink/PSB对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双蛙绕组直流电机换向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电机的换向性能,基于双蛙绕组直流电机的绕组结构特点及其换向规律,分析了影响双蛙绕组直流电机换向的主要因素,对该型直流电机的换向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无火花换向区.双蛙绕组电机的分析和试验表明,该类电机的电抗电势波形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较大,不利于换向电势的均匀补偿;双蛙绕组同槽最后一个元件换向时,其他元件对其阻尼较小,容易产生换向火花I相比异槽式绕组,双蛙绕组的无火花换向区比较窄,不利于电机的换向.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控制系统模拟平台,把系统中不同仿真步长的模型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提出了基于DSP+FPGA构建完整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中建立PMSM模型并实现控制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构建逆变器模型,通过FPGA和DSP之间的通信实现系统闭环控制。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控制算法对该平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电机模型和逆变器模型运行准确,电压、电流、转速、转矩等关键指标满足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械臂动态惯量变化大,伺服控制电机定位精准、响应速度快等需求,位置环采用前馈控制和传统PID反馈控制相结合技术,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搭建了无刷直流电机全闭环控制系统的硬件。该伺服控制系统在参数变化、建模不准确时具有更高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实验结果验证,使用位置前馈控制策略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和高精度定位特性。本伺服控制系统能够克服传动机构的间隙,可应用于关节机器人控制系统和随动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永磁无刷直流直线电机齿槽力补偿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永磁无刷直流直线电机的齿槽定位力对其低速性能影响很大,而单纯的设计方法不可能完全消除齿槽力的影响,为此,必须在控制系统中对齿槽力进行补偿。针对包含齿槽力模型的理想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通过引入位置反馈环节可以消除齿槽力的不良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电机的推力和齿槽力波形,验证了低速条件下推力波动主要由齿槽力引起,并说明可以通过位置反馈来补偿推力波动。最后,提出将一个齿槽力周期分为多个区间,然后分段进行线性补偿的简易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高精度的定位装置和复杂的控制算法即可实现对电机齿槽力的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电机的推力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