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舆论传播平台传递信息,用以作用于受众的思想或心理,从而达到征服人心的目的,是舆论战的本质特征。利用宣传心理学的原理综合研究信息源、信息的性质和受众的特点这三个要素,是提升舆论战效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软杀伤性的政治攻心战,网络舆论战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一种重要作战样式。和平时期网络舆论战具有其鲜明的特点,即舆论传播的隐秘性和受众的广泛性,信息传递的迅速性和受众的自组织性,信息的海量性和受众注意的易转移性。对此,应积极利用互联网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积极参与网上讨论并注意引导网络舆论风向,加强网络舆论战技术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舆论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舆论战和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心理学在网络舆论战中的重要作用。综合心理学理论和舆论传播理论分析了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得出了网络舆论是通过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阶段而形成的结论。根据这个结论,提出了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策略。即在个体层面上,通过操纵信息来影响人的认知;在群体层面上,通过塑造引导者主体的可信性和喜爱性,以及网络技术手段来增强舆论引导的效果。最后,指出了网络舆论战的发展前景在于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4.
朱国华 《政工学刊》2004,(12):48-50
舆论战中网络新闻的特征复杂性。舆论战中网络新闻的复杂性是指战时网络新闻混乱、无序,权威性、导向性不够,正规机构发布的新闻可能淹没在无序发布新闻的汪洋大海中。传统的广播、报刊电视电影传播信息要受一定的国家、政党或社会组织的控制,现行法律也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审查和  相似文献   

5.
微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和绝大多数手机用户的一种生活方式。微信是舆论生成和扩散的重要平台,其多元化的信息、多渠道的传播以及创新的特点,为网络舆论战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把握微信的信息传播特点,有效针对特定对象人群,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网络舆论宣传与自我防御,使微信成为舆论战发展的有力工具,是新时期开展网络舆论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战争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在战争过程中只有政府才最具权威对战争事件进行解读,对战争信息进行发布、管控。政府机构在舆论战中的地位无可取代。美国十分重视政府机构在舆论战中的作用发挥,其统筹、调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浅析外军“舆论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舆论战” ,就是交战双方为赢得群众的支持所进行的舆论角逐。纵观科索沃战争和车臣战争 ,舆论战已经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一种作战样式 ,并将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可以预见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 ,要打赢军事仗 ,必先赢得舆论仗 ;而要赢得舆论战 ,首先要明确舆论战的本质特征。我认为 ,舆论战的本质特征可作如下概括 :一、攻击目标的隐形性。针对无形的思维与意识而不是针对有形的人 (肉体 )或物质的攻击 ,是舆论战与其它作战样式的最根本的区别 ,也是舆论战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以科索沃战争为例 ,早在战争开始前 ,北约国家的舆论媒体…  相似文献   

8.
朱志 《国防科技》2010,31(1):78-81
舆论战效果评估,作为舆论战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石,它对于科学指导与检验部队舆论教育训练,提高舆论战效果,增强官兵的心理素质,发展和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舆论战理论体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舆论战效果评估模型是实现舆论战科学评估的前提和基础。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为舆论战效果评估模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战作为联合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科学评估网络舆论战效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文章探讨将多智能体建模仿真技术应用于网络舆论战效果评估,建立网络舆论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网络舆论战效能评估模型,开发网络舆论战效能评估仿真系统软件,为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舆论战教育训练和作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美国在世界上参与和发动的战争最多。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战争,几乎都有美国直接或间接参与。为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美国非常重视打好战争中的舆论战,使之与武力战配合运用,相得益彰。分析研究美国在不同情况、不同阶段下舆论战与武力战一体化的不同模式,对于我国在未来战争中实施舆论战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李弼程 《国防科技》2017,38(2):085-088
作战体系已成为制约网络舆论斗争作战效能的关键性问题。论文借鉴信息化战争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思想,分析了网络舆论斗争的全域一体化联合作战特点,建立了全域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架构,为网络舆论斗争实践提供思想理论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网络舆论斗争理论,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武警制暴谈判,是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的结合。研究、探讨制暴谈判用语的语音、语义、语用等特点并巧妙运用谈判用语,对武警部队圆满完成制暴处突任务,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弼程 《国防科技》2016,37(5):72-75
装备技术已成为制约网络舆论斗争作战效能的关键性问题。论文突破传统的网络舆论斗争研究定式,根据网络舆论斗争的作战流程,建立了网络舆论斗争系统结构模型,分析了装备技术组成,给出了应对策略。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发展网络舆论斗争装备技术,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弼程  熊尧  黄涛  潘乐 《国防科技》2020,41(5):35-40
传统马甲机械发帖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存在智能水平不高、效果不佳的缺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网络舆论智能引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本文突破新闻传播学的思维定式,利用智能体、系统建模与仿真等理论技术,研究网络舆论智能引导,提出“态势感知-仿真推演-舆论引导”的网络舆论智能引导思路,构建网络舆论智能引导仿真推演模型,明确仿真推演工具,进而构建网络舆论智能引导系统,在仿真推演的基础上实施网络舆论引导,从而颠覆传统马甲的机械式发帖引导方式,破解难以在真实网络环境中直接尝试各种引导策略的困局。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网络舆论斗争理论,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战内涵,分析了信息因素和兵力因素在信息战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关系,根据影响图建模理论,建立了信息战模型,得到了兵力与信息耦合作用的微分方程,说明了制信息权在信息战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定量研究信息战的兵力和信息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简化,导出了我们熟悉的情报战模型和兰彻斯特方程第二线性律,体现了模型的合理性,但是在实际应用时仍需结合具体问题对模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才能得出科学合理而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Entering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 has demonstrated an assertive foreign policy, not only in employing various types of economic and military leverage but also in conducting the Three Warfares (三战) – psychological warfare, public opinion warfare, and legal warfar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motives and methods of China’s Three Warfares by analyzing its history, logic, and agents. Based on this analysis, the author also presents the position of the Three Warfares in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warfares’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nvolving other major powers and China’s neighbors.  相似文献   

17.
信息战建模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信息战建模的分析与总结,指出了一个完善的信息战建模方法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给出了这种建模方法的结构流图,并分析了结构流图的构成.该方法建立的信息战模型,能有效地识别信息战的效果,对信息战的理论发展和具体实施都有较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地研究游击战的获胜机理是军事学领域尚未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信息作战原理,在海上游击战环境中,通过潜艇与航母战斗群反潜直升机的对抗来分析海上游击战的信息作战原理,研究表明:航母受到攻击的威胁通常为潜艇的1.5到5倍,只要发挥潜艇的信息与火力的联合作战优势来削弱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反潜信息与火力的联合作战优势,仅单艘潜艇就可对航空母舰造成重创。信息作战原理不仅揭示了游击战环境中各种小概率事件及随机因素的影响机理,而且也可用作为对游击战指挥控制原理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Following Russia’s annexation of Crimea and its initial actions in eastern Ukraine in 2014, the term hybrid warfare has received much public attention. Many have argued that the Russian actions we saw in Ukraine were part of a completely new strategy while other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re was nothing new in Russia’s actions. This article takes a critical look at these claims. Through the assessment of the history of the term hybrid warfare and a rigorous analysis of the so-called Gerasimov doctrine,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Russian hybrid warfare strategy is rather a western myth than a formal comprehensive Russian strategic concept. Additionally, through the assessment of the Russian use of information operations and the way she has utilised the cyberspace in several recent conflicts, the study finds that against all claims Russia did not make these areas its main battlefield, but rather has been using them in support of its traditional concep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