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武器协同数据链是武器装备的信息传输装置,实现各类战术信息实时传输和共享,支持武器装备协同探测、协同定位、协同突防、协同攻击.阐述了武器协同数据链现状,分析了新作战模式对武器协同数据链的能力需求,论述了武器协同数据链全球覆盖、弹性可重构、低时延高动态组网、抗强干扰、抗截获等发展趋势,总结了数据链弹性可重构、大规模低时延高动态组网、基于认知的智能抗干扰、多域综合抗截获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数据链系统与指控系统间基于格式化消息进行信息交互,系统间耦合紧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数据链信息描述方案,以美军Link16为例,依据消息标准,为各类数据链消息构建XML格式的消息模板,形成消息描述模板库,实现格式化数据链消息向结构化XML文档的转化,并借助通用XML解析器,实现指控终端对战场信息的按需获取,有效地解决了数据链系统与指控系统间耦合紧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军事战术数据链信息传输技术进了研究,从"无线通信系统"角度论述数据链信息的传输与通信技术。介绍了数据链信息传输频段与信号传播方式;给出了数据链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论述了数据链通信传输中涉及的编解码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复用复接技术、通信安全与抗干扰等技术;并对战术数据链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JTIDS数据链系统消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地面组网的路由协议(JMR),在不改动现有消息内容的前提下,可以实现JTIDS端机间的无中心自组织组网,并对时延、吞吐量、交付率、路由开销等方面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时隙分配是决定TDMA数据链网络能否满足作战需求的重要因素.依据时分多址数据链的特点及作战需求,研究了时隙分配的流程及方法,并利用排队论构建了时隙预约选择分配模型,分析了优先级和非优先级报文的系统响应时间与时隙数量、成员数量及报文产生率等因素的关系.通过仿真分析表明,该理论可用于数据链网络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战术数据链是作战平台之间的纽带,在现代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作战平台通过数据链实现互联互通,组成作战网络,能够增强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形成协同作战能力。实战证明,数据链是战争中的兵力倍增器。从互操作性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数据链系统的工作原理,探讨了数据链系统互操作性的实现方法和条件,数据链系统中的作战平台必须遵守统一的消息处理要求,消息处理要求必须具体、明确,消息处理的实现具有平台无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战术信息传输的需要,美国等北约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和装备“战术数字信息链路” (TADIL),简称数据链。数据链是一种按规定的消息格式和通信协议实时传输格式化数字信息的战术信息系统。在美军近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中,数据链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三军联合作战中进行实时或近实时指挥控制、战场态势信息分发的主要手段。数据链的分类主要依据的是其应用目的,从逻辑上讲不是很严格。例如,用于各军兵种多种平台之间交换不同类型信息、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的数据链一般称为通用数据链,包括 Link 11、Link 16等;专门为某个军种或某种武器系统 (如防空导弹)完成特定作战任务而设计、功能与信息交换形式较为单一的数  相似文献   

8.
对防空武器平台的业务进行了分析,通过协同作战模式的特点制定了专用的数据链时隙划分及用户时隙分配,并进一步对宽带高速数据电台下的数据传输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了宽带高速数据电台在特定环境下的仿真,得出其时延特性,证明此设计能够满足复合跟踪、目标实时引导和武器协同等信息实时传输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1553B总线的信息传输调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1553B总线的传输速率限制,直接进行图像、声音、定位导航等大数据信息传输,将会导致其他紧急消息传输时延过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1553B总线的信息传输调度策略。该策略的控制思想是在对同步信息进行负载均衡调度的基础上,对大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分解插入,实现了在不影响紧急消息的前提下大数据信息在1553B总线中的实时可靠传输。实验结果证明了该传输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探测系统实现了探测控制系统的分布化和网络化,但由于网络信息传输时延的存在,使得信息传输实时性受到诸多条件的影响。为此,在分析分布式探测系统时延特性的基础上,利用MATLAB/Truetime工具箱实现系统的建模仿真,针对不同网络延时、丢包、干扰等情况对系统稳定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网络时延增大是影响系统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仿真流程对于网络探测的硬件系统构成和通信协议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据链作为舰艇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能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度。针对舰艇数据链技战术运用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理论支撑的问题,创新性地将作战任务完成度理念引入到舰艇数据链传输时限判定和实效性管控过程中,通过构建舰艇作战任务完成度量化评估模型,并详尽分析数据链传输实效判定因素,提出了基于作战任务的舰艇数据链传输时效性管控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数据链是支撑信息时代战争的重要信息系统,建立数据链作战运用仿真系统,进行数据链作战运用仿真研究,是数据链尽快形成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依据基于HLA的分布式仿真理论,利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技术,从系统开发的角度构建了数据链作战运用仿真系统的体系架构,通过一个简单实例,对系统任务空间概念模型进行了设计,利用UML建模工具建立了系统对象类和交互类模型,对数据链作战运用仿真的进一步研究和系统开发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S)只能传输字节受限的短报文,对于长报文需要通过分包和多次重传改善报文传输的成功率,这样会造成系统平台数据发送延误和网络拥塞。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冗余的数据分包传输机制,该传输机制以数据包为处理对象,采用异或运算得到冗余包,编码简单,编码解码速度快。通过Matlab仿真,证明基于冗余编码机制比无冗余编码单次发送机制的数据接收成功率高15%以上,两次发送对多包的数据接收成功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战场环境中指控数据以先入先出(FIFO)的方式排队发往数据链,当数据链中存在丢失率高和不可达节点时,会导致无线链路带宽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结合仿真模型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基于优先级队列的多约束无线链路资源调度算法。通过将该算法与FIFO、优先级队列算法(Priority Queue)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存在排队报文时增加了丢失率较低链路上的发送速率,减少了目的不可达报文的发送量,最终降低了重要报文的延迟,提高了数据链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数据链综合训练模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战术数据链是武器装备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夺取信息优势、决策优势和作战优势的重要支撑。以数据链综合训练需求为牵引,针对数据链作战应用的规律特点,设计数据链综合训练模拟系统的基本框架,分析了其功能需求,研究了双以太网物理结构、基于HLA的通信支撑环境、时空及网络一致性描述等方法与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系统应用工作流程。系统设计构想对数据链作战运用及仿真系统开发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集群作战是未来空中作战的主要样式,其重构机理的研究对于提升航空集群执行任务的整体性能以及在遭受攻击时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从作战任务层面出发,对集群系统重构的定义以及类型、触发机制和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阐述;借鉴博弈论理论,将航空集群系统分布式重构问题映射为多Agent之间的合作-竞争问题,建立了基于Multi-Agent的系统重构模型,给出了重构的流程与算法,为航空集群系统自适应重构能力的设计实现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车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需要将战车行驶中的运动位置数据通过移动短消息方式定时向管理中心传送。受短消息数据包容量的限制,每条短消息可携带的车辆GPS位置数据量有限。少量的GPS位置数据难以重现车辆运动轨迹,但频繁发送短消息,费用又较高。为满足车辆运行轨迹重现所需大量密集车辆位置数据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专用于车辆位置数据压缩传输方法,可使传送数据量提高30多倍,解决了频繁发送车辆位置短消息费用高的问题,已应用到车辆动用管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实时情报自动化分析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军事情报分析系统的数据分类算法(IDC),突破了原有的单层分类算法框架,构造了双层数据分类框架,设计和实现了各层的算法,验证了相关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扩展了现有侦察情报系统的实时情报分析和指挥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车载传感器网络节点移动速度快、网络拓扑结构不稳定、终端传感器节点能量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能量分级和位置预测的高效路由算法ERLP(Energy Rank and Location Prediction based routing)。该算法根据具有不同能量等级的节点将消息传递距离的不同选择那些能量高的节点作为中转节点,并结合节点的分布区域和当前速度,尽量将多个消息副本传递给覆盖不同方向的节点,避免消息传递的局部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当前典型延迟容忍网络的路由算法相比,ERLP算法在传输成功率、平均延迟时间上具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