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队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树立了永久的丰碑。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万古流芳。  相似文献   

2.
图解世界     
《当代海军》2005,(2):40-43
01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徽标确定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徽标于2004年12月8日揭晓由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交通部等16个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从123位作者的213件作品中选出,作为在2005年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开展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系列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1405年,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27800多名将士开始了首下西洋的航程。此后28年间,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扬帆南行,多次行经东南亚、南亚等地。600多年后的今天,"郑和"舰满载着数百名未来海军指挥军官又一次沿着郑和曾经走过的航迹,再次踏上了蓝色的征程。  相似文献   

4.
《现代舰船》2011,(6):3
在中国伟大航海家、民族英雄郑和诞辰640周年之际,以郑和名字命名的海军"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4月12-14日,对当年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苏省太仓市进行了参观访问,并与该市联合开展了以"弘扬郑和精神,建功万里海疆"为主题的"战舰与城市"双拥共建活动,共  相似文献   

5.
中国最早的海军陆战队,目前多认定组建于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而笔者以为其时应上推至明代初期七下西洋的郑和船队。郑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一是肃清逃亡海外的反明势力,巩固永乐政权;二是“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富强”。在漫长的七下西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甚至是武装冲突。没有一支装备好、素质高,既能适应长期的海上生活、进行海战,又能应付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6.
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是军事史上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当前学术界多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航海等方面研究其贡献,鲜少从军事角度进行阐述.本文从郑和下西洋坚持维护和平、反对霸权的军事原则,确立经略海洋、"以海屏陆"的军事战略,展现恩威并施、灵活多样的军事艺术等三个方面集中论述了郑和下西洋在军事上的贡献,揭示了郑和下西洋在军事史上的重大意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郑和不仅是一位和平使者,而且是一位具有政治远见、运筹帷幄的军事家.  相似文献   

7.
非洲,是国内现存史料中记载郑和船队下西洋到达最远的地方。几年前,一位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考察郑和航路到非洲采访,在肯尼亚的一个岛上发现了自称是中国人的“法茂人”。他怀疑“法茂人”是500多年前中国郑和船队赴非洲途中遇难船只上船员的后裔。但,是真是假,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8.
明代郑和(1371~1433)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和杰出的外交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海军将领。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领一支强大的舟师,七下西洋,最远航程达6千海里以上,到达过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舟师组织严密,战船种类齐全,武备精良,航海技术先进,在当时是举世无匹的。郑和舟师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和海军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航海史和海军史  相似文献   

9.
节日,往往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凝聚力量的媒介,纪念历史的载体而诞生。中国航海节,将随着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到来而呼之欲出。 2004年12月6日,在国家交通部召开的《申请国家设立“航海节”研究》课题的专家评审会上,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航海学会,郑和下西洋研究会等16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郑  相似文献   

10.
经中央军委批准,2012年4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廖世宁海军少将率领训练舰“郑和”舰从大连启航,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的远航出访及实习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11.
2000年9月17日至29日,中国海军“郑和”号训练舰在郑宝华少将率领下,对俄罗斯海参崴进行了友好访问。 “郑和”舰从青岛启航,经过波涛汹涌的对马海峡,俄罗斯遥遥在望。“郑和”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舰上装有现代化的航海、教学和武器装备系统。近年来,我海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将学员海上实习同远航出访结合起来,让这些未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28日,台湾海军“郑和”号导弹护卫舰在台湾高雄造船厂举行交舰仪式,并宣告正式加入台湾海军序列。该舰是台湾海军“光华—1”计划中的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在人类步入航空和航天时代之前,航海是人类科技成就的集纳点,航海科技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600年前,郑和率舰队七下西洋,其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历时之久可谓史无前例,在战狂风斗恶浪的征程中,创建了代表当时世界领先水平的航海技术,凸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的科技成就。  相似文献   

14.
重走郑和路 6月2日,武汉晚报女记者范春歌只身飞赴阿曼,开始她“重走郑和路”系列采访活动第二阶段的行程,探访600年前郑和船队在阿曼、伊朗、巴基斯坦、埃及、沙特、也门等中东六国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此次采访也是200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型系列活动的先导。〔石〕秘密潜航据外电报道,中国海军一艘“明”级攻击潜艇于5月从青岛出发,顺利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秘密潜航,其水下行踪始终未被美国情报机构侦察到。此举显示中国海军正在改进海底作战技能。〔石〕  相似文献   

15.
位于长江出海口的江苏省太仓市,是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 600多年前,这位明朝航海家率领水军从这里走向海洋,播撒和平友谊种子,向世界展示了明朝水军的风采。 600多年后,在郑和船队启航的古渡码头,一支身穿迷彩服的矫健队伍,年年由此誓师出征,在海上练远程支前保障、遂行多样化任务,成为一支远近闻名的海上支前劲旅。这支队伍就是太仓市海上民兵应急大队。  相似文献   

16.
长江入海口,有个颇有名气的小镇——江苏太仓县浏河镇。这里古名称浏家港。这个始于汉、唐,兴于元明的千年古镇,在永乐、宣德年间,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曾从这里起锚扬帆7下西洋。人到浏河,自然要先去朝拜郑和纪念馆和天妃宫了。进得大门,只见雄伟的郑和石雕像坐落院中。在大殿对面大门的墙上,郑和出海图,气势宏大,色彩艳丽且富立体感。两侧是郑和出海史料。  相似文献   

17.
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著名学者李约瑟曾指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确实,明代郑和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下西洋,(1405—1433年),远航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不仅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而且亦对世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学者三上次男在其著作《陶瓷之路》就指出:“十五世纪初期发生了把中国陶瓷和东非直接连接起来的重大事件,这就是著名的‘郑和远征’,即赫赫有名的中国大海军在印度洋的活动;”“如此庞大的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大规模活动是空前的,到目前为止也可以说是绝后  相似文献   

18.
白玉山下,旅顺口内.威武军舰,整装待发。镌刻着“81”舷号的舰舷之下,年轻的海军学员们整齐列队,请示登舰实习。目光炯炯的舰长面向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啪”地回敬军礼,一字一句地讲:“同志们,登上‘郑和’舰,就意味着踏上了闯海之旅,  相似文献   

19.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锦秀江南,人杰地灵。 在当年郑和下西洋起锚的江苏太仓,有一位孜孜不倦、全心全意传播雷锋精神的退伍军人。30多年来,他坚持搜集雷锋资料,自费开办“雷锋文献资料馆”,义务为社会群体作雷锋事迹报告,风雨无阻传播雷锋精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诠释了一名老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就是被誉为“雷锋传人”的“雷锋团”退伍军人石矢。1996年2月,经南京  相似文献   

20.
《郑和下西洋》由日本学者所著,上海科学出版社在2003年5月翻译出版。全书共7章,分别讲述了靖难与靖海、从阉官到皇华使者、大航海时代的中华帝国、帝国特混舰队、季风浸润的锦绣之地——西洋和云帆高在海洋上,是了解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的难得典藏之书。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