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软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是相对"硬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而言的,它是指军队后勤为了保障打赢战争胜利,在后勤理论、后勤文化、后勤战略思维、后勤组织机制以及官兵的战斗精神、自身形象、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做的准备工作。它们二者是互相依存、联系紧密、相得益彰的统一体。搞好"软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要辨证地认识和处理与"硬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关系,要积极推进"软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理论创新,要大力提高后勤官兵的军事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陈少尧 《政工学刊》2011,(11):48-49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把军事软实力的概念和原则应用到本国的国家防务政策和部队建设之中,力图提升军队的国际、国内形象,以此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我军如何充分运用军队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念等来增强军队影响力、吸引力、战斗力,把军事软实力建设引向深入是当前一项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一、军事软实力的概念界定  相似文献   

3.
军事软实力作为现代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体现的是通过军队形象发挥柔性作用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能力。美军通过强化公共关系建设以提升军事软实力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强化公共关系中隐喻情节的架构设计,提升对公众的情感引导力;强化高层处置公共关系的军事教育训练,提升军队形象的吸引力;强化公共关系中影视媒介的战略传播功能,拓展对全球军事文化影响的渠道和力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在军事外宣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塑造军队形象的主要力量,运用舆论武器的基本依托,增强军队软实力的重要工具.当前,大众传媒与军事外宣的理论研究必须科学借鉴外军经验,紧紧围绕目标受众、传播语境、传播策略、传播平台、传媒思维等课题深入探索,努力为推进军事外宣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军事现代化与军事现代性分别是新军事变革的外在设计和内在理念。把握军事现代化与军事现代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速实现我军建设的整体转型,加强中国军队的信息化和软实力建设,以及在借鉴与超越中保持并发挥主体性,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国防与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世博会的圆满召开,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硬实力”作后盾,也需要军事“软实力”作支撑。本文从军事“软实力”的基本概念入手,将其分解为感化认同力、形象吸引力、心理威慑力等三个子要素;从各要素出发,以完成世博安保任务为着眼点,提出加强军事“软实力”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较量,更深层次的表现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军事历史作为军事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之源,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器。在西方国家推行意识形态遏制、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的今天,军事历史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对此,要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作为提升中国军事文化软实力主要抓手,推动军事历史走出去,掌握交流话语权;展示我军光辉战史,形成强大震慑力;讲好中国军队故事,塑造我军和平正义形象,充分发挥军事历史在提升军事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军通过培育军人核心价值体系、打造主导性军事外交平台、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强化影视媒介的战略传播功能等方式构建军事软实力,对美军培育顽强的战斗精神、重塑在国内外的正面形象和扩大军事辐射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洋军阅时期的军事经济活动,是在封建经济崩溃与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种军事经济活动具有鲜明的近代化特色。同时,由于北洋军阀的军事经济活动自身存在着基础薄弱、对帝国主义依赖性强等先天弱点,这个时期的军事经济活动的发展又是畸形的。具体表现为:军费开支过大且严重不足;军阀自筹军饷,军队成为私人的工具;军事经济残缺不全,基础极其薄弱;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导致军事经济不能独立,表现为一种负效益型军事经济。  相似文献   

10.
焦新平  梁晓波 《国防科技》2018,39(3):027-031
国防话语的一个重要支柱就是军事话语,军事话语是一个国家军事软实力和军队形象建设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呼唤强有力的军事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宣传工作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提升我军话语国际影响力、为建构我军国际形象指明了方向、制定了战略、设计了战术、明确了任务、确定了节点。如何切实提升我军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成为新形势下实现中国梦和强军目标的时代课题。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升我军话语国际影响力需要过好思维立场、语言文化、业务素养和法规制度四个关。  相似文献   

11.
着眼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升军事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军事软实力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深刻理解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与军事软实力在信息化战斗力生成中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军事软实力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加强军事软实力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切实转变战斗力的生成模式,有效增强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软实力”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重要论断为依据,从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军事软实力资源的视角,揭示了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提升军事软实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提高军事软实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跨越式发展,就是我军现代化建设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跨越发达国家军队建设的某一个或若干个发展阶段,使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编制体制等诸方面都有一次较大的飞跃,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从而缩短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实现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以跨越式发展开创新形势下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就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跨越式发展是我军摆脱落后争取主动的必然选择(一)跨越式发展是相对落后的军队追赶军事强国的一般规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相对落后的军队…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国际战略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威胁和军队肩负的新使命,对军队做好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准备提出的新要求;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所具有的多维复杂性、信息主导性、整体联动性等特点,决定了必须要注重运用军事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提出了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实践中,应重点在需求牵引、宏观研究、综合集成等三个方面创新发展军事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张磊 《军事历史》2020,(2):86-9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外宣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在塑造人民军队形象,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国家总体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抗美援朝、解放沿海岛屿、炮击金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等军事斗争中初步发展;改革开放后军事外宣地位作用逐渐提升凸显,逐步建构起军事外宣工作整体框架体系,军事外宣渠道得到有效拓展,在军队全面建设中迅速发展;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军事外宣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军事外宣工作渠道途径也进一步拓展,开创了军事外宣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后勤近代化建设经历了酝酿和初步发展两个阶段。两次鸦片战争是其酝酿时期,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开始萌芽,军队中开始引进西洋先进武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是其初步发展时期,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晚清军事后勤近代化在军事工业、军队武器装备、军费收支、军事交通、医疗卫生、后勤体制等方面初步发展。中国军队开始从传统军事后勤向近代化后勤转变,为清末后勤近代化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 ,军队战斗力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地位越来越重要、功能越来越大、创新要求越来越强。国外军事文化研究出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成果 ,我国的军事文化研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外军事交流和我军涉外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日益增多,有效实施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不断加强对外军事文化交流,对于向国际社会更好地宣传介绍我国国防外交政策,塑造和展示我军良好形象,不断提升军队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军先进军事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各国武器装备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武器装备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走向仲晶,李力钢关键词武器装备发展,军队建设,新军事革命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在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世界各国针对当前武器装备发展的新特点及其自身的规...  相似文献   

20.
周炎明  兰旭  熊俊芬 《国防科技》2020,41(5):111-118
随着“大智移云物”的出现和发展,战争形态已经发展到智能化战争新阶段。为了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推进军队财务管理实现智能化,充分利用军事大数据这一新兴重要战略资源尤为必要。本文利用需求分析法和现象分类法,从经费需求测算、预算编制、军费支出和军费绩效评估四个方面分析了军队财务管理领域应用军事大数据的需求。针对当前存在的运用军事大数据观念淡薄、数据采集困难、数据挖掘处理能力较弱、数据安全威胁及军事大数据人才缺乏等五个问题,从大数据应用观念的树立、软硬件设备的更新、数据中心的建设、应用框架的构建、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和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在军队财务管理领域应用军事大数据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