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加快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移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注重发挥高新技术在科技强军中的重要作用,军民团结协作,为国家安全提供高科技支持。”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建设与发展作了重要指示,其中强调捐出:“要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进军用与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大力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使国防科技和装备建设根植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之中,有助于新兴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非常…  相似文献   

2.
民技军用是建设高科技创新型现代化国防的战略措施,也是建立军民融合、寓军于民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加紧研究推进民技军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防科技工业正处于战略转变的关键时期,军用与民用、平时与战时、长远与当前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困惑着我们,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是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保证。因此,正确处理好军用与民用、平时与战时、长远与当前、领导决策与科学论证的关系,对于国防科技工业顺利地实现战略转变,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无疑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一、军用与民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民技军用,是指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移植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民技军用要触动到体制,机制、法制等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政府,军工单位,民用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群体。必须要突破现有状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发挥各方面优势,建立民技军用的创新机制,才能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协调发展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美国“引民入军”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工生产国。为了促进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资源优势互补、整合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基础,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国防工业基础的商业化,促进民用产业参与国防生产,引导民用科技工业的成果向军用领域转移。为了改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局面,为了建立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新体制,我们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军民两种资源的双向流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引民入军"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民技军用是指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用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在民技转军用的过程中,要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建立民技军用新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制定统一的军民通用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7.
促进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化的意义 国防技术的军用与民用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可使我国庞大的国防科技工业融人国民经济建设之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产力,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李扬)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让更多的百姓进一步了解有关民用科技和军用科技的紧密结合与有效互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内容。10月25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主题和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孙来燕在接受主持人专访时表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中央从国家战略高度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改革确定的重大方针。根本目的是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要把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国防科技成果办公室林守和平利用军工技术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大力开展军工技术转民用,不仅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军用技术造福于人类,而且也有助于巩固世界和平的稳定。这次第三次解密742项国防科技成果,是我们促...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企业的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军用技术、民用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军用技术是国防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由于目前在我国军工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刚性生产方式.因此许多厂所的军用技术只能满足单一型号的研制,而这种落后能力又导致按型号布局的“小而全、大而全”体系和严重的重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转民》2007,(8):19-21
西北工业大学立足国际和国防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建立基础研究院,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基础课题攻关;组建大师引领型、学科融合型和项目牵引型科技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各自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在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通过组建颇具特色的西北工业研究院的创新实践,打破军地分割和行业壁垒,推进军用与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促进国防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尝试走出了一条体制机制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2013,(11):46-46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的快速发展,军工系统每年产出大量科技成果,积极推动先进、成熟、适用的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索军用技术转民用的市场化途径,发挥技术市场促进军转民的中介服务功能,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开展了军转民技术交易试点工作,选取了6家军工企业和高校为试点单位,以2012和2013年《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中收录的专利和技术成果为重点,兼顾试点单位的其他优秀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3.
许黎明  陈栋 《现代军事》2008,(10):50-51
将民用/商用电子系统用于军品制造可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军用系统的成本,而且采用民用标准的系统也便于未来的维护与升级,因此民品军用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例如,在军事领域,民用GPS设备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已嵌入关键的军用设备或系统。但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民用标准制造的产品并不能完全适应特殊的军用环境。美国海军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舰艇雷达的微波辐射会造成民用标准GPS部件的损毁。这提醒我们,在研制军用电子产品时,不能简单地采用民用标准,而必须考虑系统军事应用的具体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装备在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军用民用两类需求,配置军口民口两种资源的现实需要。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依赖性和专用性程度,可将其发展模式概括为依托型、互动型和嵌入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通过各运行机制作用于军民融合的平台促进要素的融合,从而改变国防工业和民用...  相似文献   

15.
国外曾统计过,85%的现代军事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的民用关键技术,同样可以直接用于军事。美国商务部和国防部也曾经列出有关关键技术,其中80%左右军民重叠。这充分说明,如果处理得当,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完全可以实现双向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工业与应急产业具有天然的联系,各类应急行动均可以看作准军事行动,许多军用装备,如防暴产品、舟桥等本身就是应急产品,军用装备与民用应急装备往往在技术上相通。我国广大军工企事业单位政治坚定、技术可靠、组织健全、动员有力,理应成为中  相似文献   

17.
正国防科技成果民用转化是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盘活军工企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促进其良性发展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但是国防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以下简称"三权")落实不到位,已成为制约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国防科技成果民用转化的重要因素。信息交流共  相似文献   

18.
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战略。当前走军民融合之路,就需要大力发展军民通用技术,大力推进军用与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加快科技进步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推动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资源高效配置。本文针对我国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对国外该领域发展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的政策措施,对实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军民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既是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军和质量建军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民技军用”一般是指国防军工系统或军队系统将民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用于建设国防武器装备体系。笔者认为,广义的“民技军用”还应包括军队装备部门准许民口企业通过招标认证直接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即“民转军”。虽然,我国现行的国防科研生产法规还没有提及民口企业能否承担军品任务问题,但是,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的历史时期,“民技军用”对国防科技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转军”正在成为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装备建设的一个新趋势。因此,装备发展的大环境需要我们对“民技军用”有一个更为广义的认识,对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