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俄争对反坦克导弹的首发命中率、抗干扰能力、全天候作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坦克导弹的发展趋势是“发射后不用管”、全天候作战能力、自动目标识别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等。这就促使在战场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的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逐步退役,反坦克导弹的导引体制由激光半主动向红外成像发展,由单模导引向多模导引发展,如红外/毫米波双模制导。 一、视线指令制导体制 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它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导线传输指令、半自动制导。由于在制导系统中采用红外测角仪,构成红外半自动跟踪。这一代产品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抗干扰能力是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采用目视瞄准、电视(红外)跟踪、有线传输指令的制导方式,大大提高了武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由于现代战争中干扰源种类越来越多,因此提高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干扰源类型,给出了不同类型干扰源的干扰机理,全面分析了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采用的抗干扰技术并简述了相应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反坦克导弹已成为反坦克作战的中坚力量,是各国重点发展和大量装备的反坦克武器。为了满足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反坦克作战的需求,建立起以新一代反坦克导弹为主,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体系,各国都在积极发展面向21世纪的新型反坦克导弹。其中主要有:美国的“掠夺者”、“长弓-海尔法”、LOSAT 直瞄动能反坦克导弹;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4.
王俊  雷宏宇 《中国军转民》2023,(22):183-185
系统梳理、归纳了俄乌冲突中的俄空射巡航导弹、高超声速导弹、反辐射导弹、反坦克导弹以及制导与非制导炸弹等航空弹药概况及其作战使用情况;结合俄乌冲突战场实际,按照不同目标类型,重点对工业设施、军事设施以及兵器装备等目标打击的武器弹药选择以及毁伤效果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最后从弹目匹配选择、用弹量选择与储备以及高尖端航空弹药研制与作战使用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启示与建议,以期为武器作战使用、任务规划、毁伤方案制定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未来战场,短兵相接将被“弃之如敝履”,面积杀伤将让位于精确打击;未来空战,将从超视距攻击扩展为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的作战模式。被称为“海空射雕王”的海航某团飞行大队长刘永朴对此感触颇深。近几年来,他海空盘马,云中射雕。先后多次发射导弹,次次命中目标,成为我海军航空兵发射导弹枚数  相似文献   

6.
在车载反坦克导弹指挥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过程中,火力分配模型在车载反坦克导弹射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用,而传统反坦克导弹射击主要是根据攻击区进行划分,并未涉及火力分配问题,这将直接影响车载反坦克导弹作战效能的发挥.而AHP层次分析法是解决火力分配问题的有效模型,根据车载反坦克导弹的作战运用特点,并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了反坦克导弹火力分配的优化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证明该算法对于某型车载反坦克导弹作战单元火力分配问题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7.
反坦克导弹是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反装甲兵种,特别是在渡海登岛作战中,先头抢滩登陆部队能否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地,很大程度取决于登陆部队反装甲力量的运用.在此过程中,反坦克导弹分队的阵地选择极其重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反坦克导弹阵地选择的递阶层次模型,通过计算,确定反坦克导弹阵地选择的最佳方案通过组合一致性检验,选择地形单元C_1为反坦克导弹阵地,作为最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使用配置半自动指挥系统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存在许多缺点:在夜间和有雾、有雪的低能见度条件下作战能力受限;射程短、射速低;战斗中易受光电干扰;不能有效毁伤坦克的多层装甲或主动防护装甲。因此,世界各国在改进现役反坦克导弹武器的同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王书敏  卢保亮 《炮兵学院学报》1997,17(2):23-26,,47,
战场环境因素对近程反坦克导弹作战效能的影响,虽已取得一些研究结果,但多局限于地形的影响。本文结合课题需要,既考虑了包括地形,气象等因素在内的自然环境,也考虑了战场人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建立了分析这种影响的综合对抗模型。  相似文献   

10.
晓东  幼波 《国防科技》2002,(7):83-85
在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俄(前苏联)制“AT-3”导弹击毁了200多辆以色列坦克;而以色列用改制的法国SS-11导弹摧毁埃及、叙利亚坦克300多辆。自此,世界各国对反坦克导弹的战场应用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反坦克导弹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从而拉开了世界各国争相研制、发展反坦克导弹的序幕。近三十年来,反坦克导弹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反装甲目标的利器,被誉为“坦克终结者”。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采用有线指令传输的反坦克导弹战场应用环境的限制,在深入分析反坦克导弹有线指令传输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微波跳频通信原理,探索微波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用于反坦克导弹指令传输的可行性.着重研究反坦克导弹的微波无线指令传输技术方案、工作原理、通信传输距离、抗干扰性能分析以及实际应用问题,并经初步摸底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近程反坦克武器的重大技术突破──英、法新型反坦克导弹王树魁目前,欧美国家战场前沿步兵反坦克火力配系主要由两级反坦克导弹和一级轻型反坦克火箭筒构成。第一级火力是射程近4500米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如美国的陶式和欧洲的霍特反坦克导弹。第二级火力为射程100...  相似文献   

13.
依据反坦克导弹分队在反装甲作战中的具体任务和作战特点,运用数学规划理论,对某型反坦克导弹兵力展开方案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对辅助提高指挥员决策水平,发扬反坦克导弹火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轻型反坦克导弹是一种主要用于单兵或2-3人兵组作战使用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具有轻便灵活、操作简单、命中率高、威力强大等一系列优点。可装备于步兵营以下分队、机动部队、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其他快速反应部队等多兵种;作为反坦克及近距离突击武器,不仅可以攻击敌方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而且在抢滩登陆、山地作战和城市巷战中还可以攻击坚固工事、火力点以及城市中设防的建筑物等近距离点目标,提供适时、快速、多样、有效的直接火力支援。轻型反坦克导弹是世界公认的当代反坦克武器的一大柱石和火力骨干,是登陆作战和城市巷战的…  相似文献   

15.
最早的专用攻击直升机AH-1G“休伊眼镜蛇”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的武装型通用直升机——UN-1“休伊”系列发展而来。此后,装备反坦克导弹的攻击直升机便被西方认为是抵挡前苏联大规模装甲部队入侵的重要装备。在冷战结束后,攻击直升机的作战使用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而其最主要的作战任务又从反坦克作战变成了对地支援。就主要作战任务而言,似乎攻击直升机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一个轮回,但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直升机平台技术的推动下,在战场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以及联合作战需求的引导下,今天的攻击直升机无论在飞行性能、作战效能还是信息能力方面都比往日的攻击直升机有了实质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反坦克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研制成功的小型制导武器,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法国率先投入使用,继而在众多国家掀起研制高潮。历次局部战争表明,反坦克导弹是当今最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与其他反坦克武器相比,反坦克导弹具有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射程远、机动灵活、作战效费比高等一系列优点。半个多世纪以来,反坦克导弹经历了4代,并在很多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大量装备。下面列举出10种最有代表性的反坦克导弹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种高技术武器的问世,并且日益广泛地装备部队,战场的态势变得瞬息万变,实时掌握并且精确处理各种作战信息已经成为作战决策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各种与作战有关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如何快速传递和实时处理这些信息已经成为军界日益重视的问题。美军认为:未来战场的制高点是宇宙空间,未来战场的决定因素是信息情报系统,必须通过这种系统来确定敌方的位置,全天候、不间断地实时了解战场态势,掌握  相似文献   

18.
现代反坦克作战中,为有效防御敌可能采用的大规模装甲目标突袭攻击,确保重点区域的安全,陆军多采用武装直升机、车载式反坦克导弹与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相结合的立体、多层部署的方法进行防御。基于排队论和反坦克作战理论,建立了多层防御反坦克阵地的排队服务模型并给出了参数求取方法,对作战想定的应用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分析反坦克阵地的服务概率和作战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空中攻击:装甲目标面临的主要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中,坦克等装甲目标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地面和空中两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之前,地面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炮、无坐力炮、反坦克导弹,以及敌方的坦克等反坦克武器的攻击,是坦克装甲车面临的主要威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反坦克作战逐渐由地面攻击为主转向空中攻击为主。  相似文献   

20.
详细探讨了车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总体层次结构和基本方法,建立了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效能评估仿真软件,并以某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为例进行了系统效能仿真评估,为缩短反坦克导弹武器的研制周期,提高其效费比以及整体作战效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