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996年9月14日,波黑成功举行了自内战爆发4年来的首次大选。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对此次大选均表示欢迎,希望饱受战乱之苦的波黑人民从此真正走向和平。4年来的波黑战争为何而爆发?其间经历了哪些曲折?其前景会如何?这是人们一直十分关心的问题。 A.错综复杂的起因 波黑内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二是波黑3大民族在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对波黑的国家前途发生严重分歧。波黑共和国位于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克罗地亚共和国之间,面积为5.1万平方公里,人口480万。主要有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业族三个民族组成。三大民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欧洲最大的一场内战——波黑战争已经在腥风血雨中持续了42个月。这场战争夺去了20多万人的生命,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波黑战争所以难以结束固然有诸多原因,但其中西方大国的插手和其错误的政策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美国在波黑的政策实际上起着火上浇油的作用。 7月底和8月初,美国参众两院相继通过议案,要求取消对波黑穆族政府的武器禁运。参院共和党领袖多尔等人解释这一议案时说,波黑塞族不断强大是因为得到了塞尔维  相似文献   

3.
19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就爆发了朝鲜内战,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使这场战争极为复杂,刚成立不久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作为杜鲁门的冷战新工具,在头一次考验中便出师不利,不仅没有预测到战争的爆发,对中国是否出兵的预测也告失算。尽管它根本无法换救美国...  相似文献   

4.
波黑,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的简称,原为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共和国。1990年,南斯拉夫解体,战火随即从最北端的斯洛文尼亚燃起,经克罗地亚,蔓延到波黑境内。从1992年起,波黑成了主要战场。据估计,到目前为止,波黑内战已使13万人丧生,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或被押为人质,难民人数高达100多万,受强暴的妇女多达2万多名。联合国和欧共体对波黑冲突多次进行调解,先后达成数十个停火协议,但每次都是墨迹未干,干戈又起。有的西方舆论认为,“波黑战争是本世纪最残酷的战争之一”。  相似文献   

5.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联合多国部队出兵干涉。1950年10月19日,我作为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辑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入朝后,我被分配在50军警卫营3连当警卫,该连负责警卫军政治部。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前,在美国武装侵略朝鲜并霸占我国领土台湾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我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组织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战略决策,本文拟就这一决策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一 首先应当指出,中国决策出兵抗美援朝,是在美国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 1950年 6月 25日,朝鲜半岛发生了一场惊动世界的内战,时隔一日,美国就从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出发,纠合英法等 15个国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武装干涉。 9月 15日,美军实施仁川…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后期,防止与准备对付美国可能的军事干涉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最为关注的问题。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美国出兵问题的准确判断和战略指导,保证了解放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值得后人深思。一、客观冷静地分析形势,对美国出兵干涉的可能性作出科学预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逐渐演化成两大社会阵营的对抗。美国为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并遏制苏联在远东的影响,对华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企图扶植蒋介石政权作为其在远东的统治工具,并通过军事经济援蒋深深卷入了中国内战。然而,与美国的愿望相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  相似文献   

8.
当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隆重揭晓的时候,人气颇高的法国影片《天使艾米莉》竟然败北,将最佳外语片奖的小金人拱手让给了波黑拍摄的战争片《无人地带》,爆出了2002年奥斯卡的最大冷门。《无人地带》是一部反映南斯拉夫内战的黑色幽默影片。导演兼编剧的波黑小伙子丹尼斯·塔诺维奇年仅33岁。波黑战争期间,他就曾扛着机器跑到前线,拍摄了超过1.8万分钟的战地纪实。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穿插的多数情节都不是虚构的,而是他在前线采访时的一些亲身经历。“我不用演,我只是回忆。”《无人地带》并不是一部靠赤裸裸的杀戮镜头来表现战争的电影,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9.
波黑内战停火以来,美陆军工程兵在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度是执行全面保障部队机动等任务本文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介绍了其中值得吸收和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战争”①。“无论从什么观点来考察,美国内战都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场面。”②马克思恩格斯作为这一战争的同时代人,非常注视这场战争。他们当时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和《维也纳新闻报》上所发表的大量论文,以及在他们之间的有关的通讯中,透彻地分析了美国内战的原因,精辟地论述了内战的性质,人民群众在内战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资产阶级在内战中的不彻底性和动摇性。这些论文和通讯,由美国学者在1937年汇编成《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国内战》一书。这一部关于美国内战历史…  相似文献   

11.
今年 10月 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维护和平的正义之战,在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50年 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悍然出兵干涉,并不顾中方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把战火引向中国的东北边境,轰炸中国城市。不仅如此,美国还改变了不干涉中国内战的政策,派兵进占台湾,把第七舰队派往台湾海峡。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急需和平建设,中国人民不希望战争。然而,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航空母舰开进了台湾海峡,中国的国…  相似文献   

12.
鸿渐 《军事文摘》2011,(17):54-57
1864年春夏两季,对于由大胆勇猛的谢尔曼将军所统率的美国联邦军(北军)来说,他们一直以来的“压迫式推进”就快达到成功的高潮——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此城是南部邦联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补给中心,其得失对于美国内战的双方而言,事关重大.后来的事实表明,这场亚特兰大之战也确实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13.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制裁朝鲜,并组建"联合国军"参战,朝鲜战争由内战升级为世界性局部战争。在金日成首相请求援救,苏联不肯出兵援朝的情况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基于对友好邻邦朝鲜的国际主义义务、反制美军入侵朝鲜和台湾海峡、保卫中国东北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为新中国未来发展创造有利环境等考虑,最终独立自主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提及美国内战的转折点 ,人们言必称葛底斯堡战役 ,或许是因为林肯在此处发表了流芳百世的演说 ,诚然 ,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内战中的一次重要的战役 ,它扭转了东线北部不利的态势 ,成为东线的转折点。西线的维克斯堡战役却往往被忽视了 ,但笔者认为 ,是役在战略上的意义超过了前者 ,它是整个内战的转折点 ,彻底地扭转了北军自从开战以来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从此 ,北军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注定了南军的最终失败。一  美国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纵贯美国中部 ,由北而南注入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是美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 ,战略地位极重…  相似文献   

15.
1861~1865年,美国南北双方围绕分裂与反分裂,摒弃联邦与维护联邦,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内战。内战考验了联邦的意义,确定了联邦的前途,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联邦统一的恢复而告终。内战期间,美国南北双方为获得国际支持进行了激烈的外交战和政治法律斗争,特别是美国联邦政府为维护联邦的统一,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国际法实践,避免了英、法等欧洲列强对美国内战的直接干涉,这对于今天我对台实施军事斗争,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一 1861~1865年发生的美国内战实质上是一场维护联邦统一的政治斗争。美…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有学者认为,美国内战的爆发是为了扩大自由与民主的观点,本文以内战中军人道德心理为视角,通过透视内战中美国军人的心路历程,进一步明确美国内战是一场捍卫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为正确研究军事史提供一个个案。  相似文献   

17.
邓峰 《军事历史》2008,(1):36-40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十分关注中国是否出兵朝鲜,帮助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统一朝鲜半岛.在美国决策层看来,当南朝鲜军队迅速溃败、被北朝鲜军队压缩在釜山环形防御圈时,一旦中国出兵,那么战争很快就会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相似文献   

18.
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在世界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内战爆发的第二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美国内战》一文,对正在进行的内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评判,指出了联邦军速决战战略、"大蛇"战略的谬误,提出了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波黑和平再受挫折 在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斡旋下,波黑塞、穆双方于去年12月31日签署的全面停止敌对行动4个月的协议,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然而,时隔不久,战火又起,双方均指责对方破坏协议。波黑战争爆发39个月以来,各方曾多次达成停火协议,但往往是墨迹未干,炮声再起,协议无一得到认真遵守。国际社会在波黑问题上越来越显得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20.
1861年4月爆发的历时4年之久的美国内战,最终以维护联邦统一的北方的胜利告终。在谈到北方取胜的军事原因,国内的观点多偏重于林肯政府在军事上采取的一系列果断措施,尤其是大胆重用勇敢善战的格兰特将军。而对威廉·谢尔曼将军的作用及其对战争的贡献涉及甚少。在1864年北方军队对南方军队进行战略攻击阶段中,谢尔曼将军的三次远征为北方的最后胜利建立了头功。美国内战从爆发至1863年上半年,战争主动权一直操纵在南方军队手中。从1863年下半年起,战争主动权才逐渐被北方军队掌握。1864年初,林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