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逝接介绍著名作家姚雪垠的一篇文章,感受颇深。姚老一生走过了89个春秋,从事创作达70余年,撰写了65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在总结人生经历时,姚老把成功归结于“耐得寂寞,勤学苦练”八个字。他说:“耐得寂寞的目的,是为了勤学苦练。耐得寂寞的人,就能勤学苦练,从而作出成绩来。这样,人们就会承认他、记住他。相反,耐不得寂寞的人,就会心存浮躁,哗众取宠,热衷于出风头、赶时髦。这样的人就不可能坐下来刻苦学习,更谈不上埋头钻研,就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当然也就不可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姚老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阐述了耐得寂寞与学习的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圆梦兵团     
正绿洲城市梦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从仅有一座"年轻的城",到七座城市遥遥相望,座座城市仿佛飞天撒落绿洲的花朵,成为职工群众幸福和谐的家园。兵团人的城市梦正圆。新型工业梦新中国成立之前,新疆生产不了一枚机制钉,一尺机织布,一块机制糖,无一寸铁路……解放军挺进新疆后,兴办工业,新疆有了第一炉钢水、第一块机织布、第一个大型煤矿、第一个糖厂……兵团人奠定了新疆现代工业的基础。如今,在加快推进新型  相似文献   

3.
在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曾亲眼目睹过许许多多发生在官兵身上的感人事迹,这些感人事迹,犹如一座座灯塔,照耀并指引着我不断奋发进取。特别是当新兵时炊事班长诸立军"踏雪寻柴"的那一幕,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成为我在各个工作岗位成长进步的"风向标"。新兵集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长白山脚下一座海拔千余米的高山雷达站担任炊事员。那里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加之天天面对又脏又累的炊事工作,让我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就在这里开基始祖,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王震在西域屯垦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最为灿烂辉煌的一章是:戈壁惊开新世界,屯垦盛世在兵团。兵团60年的屯垦戍边,走出了历史上屯垦"一代而终"的樊篱;一座座新城镇在天山南北拔地而起;一个个工业园区展现出戈壁荒漠从来没有过的风景;现代农业技术水平引领全国……兵团屯垦戍边走过了一个艰难与辉煌的甲子,又迎来一个崭新与灿烂的新甲子。从安营扎寨到设市建镇  相似文献   

5.
正在位于中蒙边境的六师北塔山牧场,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受人尊敬的人,他被牧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佳克斯乌路——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一个对事业入迷的人,是一个勤奋的人,是一个肯于吃苦的人。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李梦桃。"人应该有奉献精神,尤其是年轻人,  相似文献   

6.
周小玲 《兵团建设》2012,(21):22-23
兵团的发展与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息息相关。如今,一座座水库治洪治旱,一个个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分布在田野之中,润泽着片片土地。粮棉丰收,职工笑了,大伙儿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坚守在水利工作第一线,平凡一生、寂寞一生,是兵团水利事业发展前进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7.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孕育新的心愿。 作为"心理空间"的"当家的",我也有一个新年心愿,期待朋友您和我一起去实现。我想,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一些难题和困惑; 每个人在成才中,都会拥有自己的成功"秘笈,"。你的烦恼,也许正是我,曼他刚刚经历过、总结过的;你的经验,也许正是我、是他此 刻苦苦追问着,寻找着的。为什么我们不说出来,向彼此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可以么,亲爱的朋友们? 这就是我的新年心愿:建一座心灵的家园,一座属于你,属于我,属于他的心底的最温暖的港湾。 --本栏主持人:李芸  相似文献   

8.
观看教师合唱团演出,发现一位先生始终金口不开,遂试探性地问道:"那位缄口先生,课教得不怎么样吧?""咦?你怎么这么了解他?"我笑了,心说:隔着十万八千里,我怎会了解他?我只是从他脸上那种"不值得"的表情中看出了他是一个不幸被"不值得定律"所言中的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是"不值  相似文献   

9.
《解放军生活》2014,(11):10-11
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广空装备部某仓库政治处主任朱伟然还在查铺的路上,今天晚上注定又要晚睡了。一个多小时,这是他每次在"三号哨位"查铺需要的时间,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于这位上任不到半年的新主任来说不仅过于复杂,而且耗费精力颇多,但看到在这里坚守的战士们,他的眼热了,心暖了。汽车缓缓驶出营区,不自觉的,我的眼角开始泛泪,说不清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战士脸上的留恋,也许是因为在这深山的那分寂寞,也许是因为寂寞中的那么一点快乐。从一个组建仅仅  相似文献   

10.
作为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畅欣不仅是一个爱静爱思考的人,也热爱运动,他更多的是从运动中领悟参与、奋斗、竞争的体育精神。他认为,参加火炬传递就是在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激励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断超越,使人生境界不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1.
提到老夏,从艇上的战士到大队的领导,无不竖起大拇指。不知是在艇上训练所致还是天生黝黑,下面的战士给他取了个绰号"夏油锅",而年轻一点的战士则亲切地称他"老夏"。老夏何许人也?老夏真实身份,乃南海舰队某快艇支队某登陆舰的枪炮班长,夏友海。老夏生长在农村,有着农村人的淳朴和风趣。别看他憨厚,可他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方面却是能手,也有人恰当地称之为"夏教授"。想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下去,就要耐得住寂寞。老夏经常对班里的战士说:"枪炮的保养要求很严格,在拆卸安装的时候必须按步骤排列、零  相似文献   

12.
<正>唐银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三分厂301车间铣工、科研攻关小组组长、中国兵器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命名人。多年来,他以企业铣削加工为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在工作中他处处留意,积累经验,厚积薄发,勇于创新,不断实现一名技术工人的自我超越。2002年获得湖南省国防工业系统技能竞赛铣工第1名、2006年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铣工第3名、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铣工第12名。  相似文献   

13.
(续上期) 霍小勇:国防大学的"阿基米德" "无论军人,还是学者,都要有勇气挑战经典,超越传统,甚至超越自己很熟悉、很成功的路数,去拿起那些很陌生、很困难但很有价值的东西."这是霍小勇的座右铭,也是他在国防大学20余年从教实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耐得住寂寞     
《菜根谭》云 :“栖守道德者 ,寂寞一时 ,依附权势者 ,凄凉万古。故达人观物外之物 ,思身后之身 ,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能做到“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 ,应该算得上有大智慧的人。印尼前总统苏哈托 ,在位时可谓风光一时 ,凭借其手中的权力 ,干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然而 ,当他大权旁落后 ,却成了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 ,被印尼和西方报纸称为“世界上最感寂寞的人”。至于苏总统是不是一个不守道德的人 ,会不会凄凉万古 ,不能用我们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但前车之覆 ,后之之鉴 ,对于苏氏的寂寞 ,却很值得我…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生活》2016,(4):10-13
历史上,不知道多少人匆匆而过,没有留下姓名与面孔。但对于长眠在祖国红土地之下的革命烈士来说,谁也不能说他们"仿佛没有存在过"。在他们短暂的生命里,也许想象不到什么是高楼林立的城市、什么是"巡天遥看一千河"的人造卫星,但他们心里一定知道,他们为之奋战并献身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中国牺牲烈士约2000万名,民政部统计显示,到去年8月国内已有烈士墓98.9万余座,烈士纪念堂馆、塑像、骨灰堂等纪念设施2.9  相似文献   

16.
正当听说自己在中国工程院发布的"2015年院士增选名单"榜上有名时,杨德森的心情很平静。他想起了恩师杨士莪院士说过的一句话:"赞誉本非你一人所有,是众缘相合,实在不必沾沾自喜;诋毁亦非天大事,己错则改,人错宽容,也不必沮丧犹疑。总之你就是你。"杨德森处在一个国家迫切希望实现海洋强国梦想的时代,这是一个水声科研工作者成长、进步最好的机遇。作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尤其是水声事业发展的亲历者,能够投身到这项事业中并得到肯定,他深感幸福和自豪。从杨德森1977年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系初识水声,到其团队的矢量水听器技术获得国防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7.
解读寂寞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寂寞”的注解有两种:一是孤单冷清;一是清静,寂静,当然其中也有孤寂的含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给寂寞以消极的含义,认为寂寞使生活沉闷、激情沉郁、效率沉没、人性沉沦。究竟如何理解“寂寞”呢?寂寞是塑造品格的课题。人生轨迹虽然短暂,但空间又很广阔。把握自己命运的执著者,会懂得寂寞的生活、恬淡的人生,能够一心一意求知专学,潜心完善自我的幽静心境。选择寂寞,就选择了怡然、平和与从容,使你从喧嚣里在躁动中由浅俗处解放出来。一个人若能在功名利禄面前表现出超然淡泊,一心一意干好本职,矢志不渝,就…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畅欣不仅是一个爱静爱思考的人,也热爱运动,他更多的是从运动中领悟参与、奋斗、竞争的体育精神。他认为,参加火炬传递就是在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激励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断超越,使人生境界不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大兴安岭山麓脚下边远山区,坐落着一座万人军工大厂——一二三厂。一提起沈阳军代局陆军驻厂总代表渊凡华上校,这里的职工纷纷夸奖他为企业军品生产科研献计献策、严把军品质量关,是工厂的好参谋,职工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20.
助人即助己     
何华 《政工学刊》2005,(6):60-60
一位大学老师在语文课上,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夜晚出门总喜欢挑着一盏灯笼,而这照明用的灯笼对一个盲人来讲似乎没有什么意义,这是为什么?”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他想隐瞒自己睛睛看不见的事实。”……可能,这些答案都各有道理,因为这样一个怪异的问题,按常理推断是没有什么合理的答案的。但,随后这位老师说出了正确答案——盲人是为了给别的视力健康的人照亮和提醒,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心中装着一盏明亮温暖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然而,在日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