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枪”反坦克导弹是一种便携式中程反坦克武器,由一次使用的完整弹和多次使用的指令发射装置所组成,全重约为22.3公斤。它使用红外成像探测器,具有“软发射”能力,可从顶部和正面直接攻击目标,其射程是“龙”反坦克导弹的两倍以上。美陆军、海军陆战队和国民警卫队都将装备该导弹,届时将淘汰“龙”反坦克导弹。  相似文献   

2.
现代战争是多维的,多兵种的立体战,研制一种武器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提高武器的费效比,研制多用途导弹是目前导弹武器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从总体设计角度出发,建立了防空反坦克两用弹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参数优化,得出了一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果,为防空反坦克两用弹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强对伊拉克地面目标的攻击能力,美国空军正在对已完成飞行试验的武器装备进行鉴定,以便尽快投产,并部署到海湾地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GM-130空地导弹和传感器引爆的反坦克武器。 AGN-130导弹,是从滑翔炸弹发展而来的。它装有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制导装置,以提高射程和命中精度。其弹长为3.9米,弹体直径0.46米,翼展1.5米,弹重1111公斤。有红外成象制导和电视制导两个型别。战斗部有通用型和改型两种。其射程,低空发射时为27.8公里,高空发射时为74.13公里。因此,这种这导弹既可装备F-111、F-15E和F-4E等战术飞机,  相似文献   

4.
南斯拉夫研制了一种新式轻型反坦克导弹,取名为YU-ATGM,其外表酷似欧导公司的“米兰”反坦克导弹。 与“米兰”相比,YU-ATGM较长、较重,直径稍大。它利用四个控制翼面操纵,而不是排气喷管中的拢流片。YU-ATGM发射重量为15公斤,弹长1.14米,弹头重3.5公斤。 YU-ATGM采用半自动指令视线制导方式(Semi-automatic Command-to-line Si-ght guidance),最大射程为2250米,而“米兰”导弹的最大射程是2000米。  相似文献   

5.
为增大反坦克导弹终端落角,提高战斗部的毁伤效能,基于终端滑模控制理论,及弹目相对运动模型,选取弹目相对速度偏角作为滑模面,同时引入落角约束项,结合快速幂次趋近律,推导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滑模导引律。采用有限时间控制理论对导引律的稳定性和有限时间收敛特性进行了证明。最后基于弹道仿真,将该导引律与带落角约束的偏置比例导引律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导引律能够满足制导精度和末端落角约束的要求,脱靶量更小,落角控制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未来反坦克作战需要出发,提出了远程反坦克武器的作战使用要求,根据武器装备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外的发展思想,提出了一种远程反集群坦克武器总体方案设想,初步讨论了发展毫米波敏感弹的必要性和技术上实现的可行性,可供研究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自 1963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了军工科研单位,从事反坦克导弹系统的研制。他从资料中了解到,一个国家的军队若没有现代化的反坦克武器,必然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战斗的失利。可是我国的反坦克武器却处于落后状况。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为改变我国的反坦克武器的落后面貌贡献力量”,“一生永远为兵器科研服务”。他与同事们先后进行了三种型号的反坦克导弹的研制。成为我国反坦克导弹的开拓者和发展者之一。他们研制成功的J—×××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红箭××及某弹综合性能均达到世界先进…  相似文献   

8.
西德计划在1991~1994年期间改良535门120毫米M—113A 装甲自行迫击炮,并将装备Mrskw 用的末制导反坦克弹。  相似文献   

9.
<正>自1953年世界首款实用型反坦克导弹SS-10问世至今,这种武器已走过了整整70年发展历程,不仅先后发展出四代产品,而且由最初只能反坦克的单一用途,拓展到能“跨界”上打低飞的直升机、下打掩体和工事,在不少局部冲突中甚至显露出明显的“步兵炮”属性。如果细心梳理各型反坦克导弹的技术特点,就不难发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定型的各国反坦克导弹,发射后弹尾大多会拖出2根宛如小“辫子”的导线。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2004,(7):80-80
Aairborneassaultweapon-Anunarmored熏mobile熏full-trackedgunprovidingamobileantitankcapabilityforair鄄bornetroops.Canbeairdropped.一种无装甲、可机动、全履带火炮熏旨在为空降部队提供反坦克能力。可用于空投。空降突击武器airbornebattlefieldcommandandcontrolcenter-AUnitedStatesAirForceaircraftequippedwithcommunications熏datalink熏anddisplayequipment鸦itmaybeemployedasanairbornecommandpostoracommunicationsandintelligencerelayfacility.AlsocalledABCCC.机载战场指控中心美国空军的一种装备通信、数据链路…  相似文献   

11.
俞征 《宁夏科技》2002,(1):40-41
2001年10月17日,是RQ-1B初试实战的风光日子。10月17日,RQ-1B无人驾驶侦察机,首次携弹向塔利班的坦克目标发射数枚反坦克导弹,大显威风。  相似文献   

12.
在车载反坦克导弹指挥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过程中,火力分配模型在车载反坦克导弹射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用,而传统反坦克导弹射击主要是根据攻击区进行划分,并未涉及火力分配问题,这将直接影响车载反坦克导弹作战效能的发挥.而AHP层次分析法是解决火力分配问题的有效模型,根据车载反坦克导弹的作战运用特点,并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了反坦克导弹火力分配的优化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证明该算法对于某型车载反坦克导弹作战单元火力分配问题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3.
坦克以坚固的装甲抵御反坦克武器的攻击。随着反坦克武器威力的日益增强,尤其是攻击坦克顶部武器的出现,单纯依靠被动防护难以保证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于是坦克的主动防护系统应运而生。主动防护系统可以在一定距离干扰或拦截反坦克弹,使之不能命中目标,保护坦克的安全。根据防护机制的不同,主动防护系统分为软杀伤和硬杀伤两类。“软杀伤系统”只是使威胁战车安全的攻击弹药迷失目标,不能对它造成硬损伤;“硬杀伤系统”则是在攻击弹药到达之前就将它摧毁,或起码使其受损并大大降  相似文献   

14.
一支由坦克和步兵战车合成的纵队,正通过一处S形山地公路。两侧峭壁指天,幽谷森森。纵队刚进入谷地腹部,队前几辆坦克突然中弹起火,弹爆声摇山颤谷。何方来弹?天空一道怪影早已不知去向。这是北约军队演练反坦克直升机打坦克战术的一个镜头。那道怪影便是闪击而过的一架反坦克直升机。  相似文献   

15.
志杰  春艳  国明 《宁夏科技》2001,(10):24-25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产步兵反坦克武器系统的发展,经过广大科研工作者几代人辛勤努力和不懈追求,创造了令世人为之震惊的辉煌成就。而作为步兵反坦克武器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反坦克火箭弹,也与步兵反坦克武器一道,走过的是一条从引进到仿制,从改进到自行研制,进而跨入世界领先水平这样一条艰辛曲折的路程。  相似文献   

16.
<正>上世纪90年代初,末敏弹这个全新的反坦克弹种随着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一边倒地大胜而声名鹊起,被西方媒体不厌其烦地包装成一款能给坦克集群造成灭顶之灾的“神器”。不过,由于此后30余年间再未发生过高强度的地面战事,由美国率先研发成功、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西方国家技术垄断的末敏弹因无施展舞台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反坦克导弹是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反装甲兵种,特别是在渡海登岛作战中,先头抢滩登陆部队能否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地,很大程度取决于登陆部队反装甲力量的运用.在此过程中,反坦克导弹分队的阵地选择极其重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反坦克导弹阵地选择的递阶层次模型,通过计算,确定反坦克导弹阵地选择的最佳方案通过组合一致性检验,选择地形单元C_1为反坦克导弹阵地,作为最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破甲弹(High Explosive Anti-TankProjectile,HEAT)和穿甲弹(本刊下期将要谈及)是击毁装甲目标的两种最有效的弹种。穿甲弹靠弹丸或弹芯的动能来击穿装甲,因此,只有高初速火炮才适于配用。而破甲弹是靠成型装药的聚能效应压垮药型罩,形成一束高速金属射流来击穿装甲,不要求弹丸必须具有很高的弹着速度。因而,破甲弹能够广泛应用在各种加农炮、无坐力炮、坦克炮以及反坦克导弹上。在一般情况下,“破甲弹”是指成型装药破甲弹,也称空心装药破甲弹或聚能装药破甲弹。  相似文献   

19.
1.引言由于在电子设计和控制应用中使用了微处理器,增加了灵活性并使价格降低,故其应用日益骤增。系统中的一些控制和逻辑功能由微处理器来完成的增量运动伺服系统,就是其应用之一。虽然这样的系统目前还不普遍,但可预料,不久的将来多数增量运动伺服系统都会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器。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反坦克导弹控制系统简化数学模型 ,应用最佳控制理论设计了最佳反馈系统 ,并对状态变量进行重构 ,确定了控制系统观测器 ,从而提高了反坦克导弹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