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于喜斌 《环球军事》2010,(15):39-39
2010年2月16日,苏联老兵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在故乡俄罗斯达吉斯坦地区哈萨维尤尔特镇去世,享年93岁。作为当年在德国柏林帝国议会大厦楼顶竖起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红旗的英雄,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的去世,不仅使世间又少了一位反法西斯战争的功臣,也让人们再度想起那张使他一“举”成名的二战经典照片《攻克柏林》的拍摄故事。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位二战老兵,已是花甲,他的功绩埋没了几十年,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他。现在,让我们来听听沃尔特·J·博伊恩(Walter J·Boyne)讲述的关于“德克萨斯小子”希尔的故事,一位我们从未知晓的英雄。本文原载于美国《空军》月刊杂志2002年第7期,编译中作了较多删改。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兵》2013,(1):62-63
临近春节,虽然天寒地冻,但是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的游客依然是络绎不绝,1月6日,在古城二战遗址公周里,台儿庄区的民兵红色教育宣传员李森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义务向游客讲述着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感人故事,吸引了许多游人驻足聆听。在该区还有不少年轻民兵像他一样,成为这个区的红色教育宣传员。  相似文献   

4.
刘卫 《环球军事》2012,(12):18-19
继《变形金刚》之后,孩之宝公司推出的《超级战舰》再一次吸引了世界影迷的关注,票房更是嫌了个盆满钵满。这部电影讲述了在环太平洋联合军演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合舰队在海上遭遇异星战舰,一场火力全开的遭遇战之后,以美日为主的海军战士,启用二战时赫赫有名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凭借人类的智慧,用古老的战术顽强迎战外星人,最后拯救了地球,拯救了人类。  相似文献   

5.
对大多数人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已变成了一段遥不可及的回忆或者电影电视上讲述的故事而已,然而对于英国财政部来说,这场战争的余音才刚刚终结。200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12月29日,随着几声清脆的按键声的响起,两笔电子汇款从英国转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和加拿大。整整用了60年的时间,英国为偿还二战贷款的行动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相似文献   

6.
编与读     
正老兵故事感动我芳草湖农场读者于三今年年初,我在地里忙了一天,回到办公室随手拿起一本《当代兵团》,信手一翻,便被今年新开的"老兵列传"栏目深深地吸引了,接连翻看了好几期,《一把军号》、《开荒模范刘可桑》、《王鹏月:巴郎子就是我的孩子》等讲述老兵们当初平叛剿匪和开发绿洲的故  相似文献   

7.
五、同举平满纳会战,史迪威与杜聿明两人重归于好 史迪威对于我想给他讲述《将相和》故事的用心,虽然已表示理解,并嘱我放心他同杜聿明的关系,但在3月31日他到重庆向蒋介石汇报时,仍然告了杜聿明的"状",指责杜聿明和廖耀湘蔑视他的权威,不听他的命令,遂使同古攻势夭折,缅甸战局逆转,请求处分杜、廖二人.同时他还向蒋介石说他要辞职回国,不回缅甸了.  相似文献   

8.
王乐 《环球军事》2011,(11):58-59
二战后,苏联最为传奇的间谍恐怕就要属一位名叫格里古列维奇的间谍了。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他辗转欧洲及拉丁美洲数个国家,他作为一名刺客曾参与对托洛茨基和铁托的刺杀。他一直谨守间谍的行为准则,从未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直到最后去世,他的真实身份和经历才被曝光。  相似文献   

9.
由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熊伟民教授撰写的《战时美国的欧洲战略》一书,最近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11章29节,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1至9章构成第一部分,作者以时间为经、战略为纬,展现了自一战后到二战结束时不同时期美国在欧洲的战略选择及其同英、苏战略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相互妥协而最终贯彻实施的曲折过程。第二部分(第11、 12章)则对美国的欧洲战略进行了整体评价。比较美国战略路线同英国战略战线之间的优劣;分析英、美、苏三国战略思想之间的矛盾分歧;揭示美国欧洲战略与美国全球战略、政治与军事…  相似文献   

10.
战时重庆     
邓霞 《环球军事》2014,(12):71-71
德裔犹太人卡佛岗一家为逃避德国纳粹迫害,1939年在接连被英、法、荷兰等国拒绝入境后,过境苏联到达乌鲁木齐,1940年转机到达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本书讲述了他从16岁到27岁,在重庆度过人生中最重要阶段的故事。据研究,二战期间犹太人到中国来,主要是在上海,少数一部分人到了天津、哈尔滨,但犹太人在中国内地、大后方生活的记录几乎没有,卡佛岗一家在重庆的生活经历显得尤为特别。  相似文献   

11.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阳春三月,笔者走进位于鲁中山区的某工兵器材仓库分库学习室里,副主任噶玛木嘎正在给官兵们上主题教育课。他的开场白,是自己独唱的一曲《春天的故事》。他说,他最爱听这支歌,而每当回想起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家乡的科学发展,他就特想放声高唱这支甜美的歌。他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他身上和身边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永不言败     
如同以前听说的一样,《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帆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精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但在归程中却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两万多字集中描述老人在小帆船上三天的经历,吸引我的正是书中极力表现的主题——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我还在兵团工作。在兵团党委的领导下,兵团文联推动了"双优计划"(培养优秀人才、创作优秀作品)的出台和实施。在"双优计划"的启动会议上,我们特意将兵团作家韩天航从上海请回来给入选"双优计划"的新秀们传授创作之道。韩天航十分突出地、反复强调地指出:搞文学创作一定要会讲故事!讲动人的故事!由他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改编的30集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就给我们讲述了一段过去的和过不去的故事,就是他这种创作主张的又一成功力作。  相似文献   

14.
巧遇     
去年10月27日,成部军区某部四连训练标兵李生虎,探家归队后,向领导和战友讲述了他在归队途中突发病情而被两位姑娘热心相救的感人故事。笔者采访时,引出李生虎探家20天,顾不上休息,时间全花在训练民兵上,向乡武装部交了一份合格“答卷”的事。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视台新开辟了一个特别节目《商机在哪里》,每期请一个嘉宾,讲述他们如何捕捉商机、发财致富的故事。第一期节目请到的是美国默卡尔集团董事长菲利博·默卡尔。默卡尔讲述了发生在很多年前的一个故事。1975年3月,美国《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墨西哥发生了猪瘟疫并且波及牛羊等牲畜。一般人看到这则消息不会引起重视,然而,当时身为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名为《财富人生》的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青年企业家。当节目快结束时,主持人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事业成功的最关键是什么?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述了一个故事:十二年前,有一个小伙在法国过着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他发现当地的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抽查都非常少。他精确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从此之后,他便经常逃  相似文献   

17.
《我与<中国民兵>》征文开栏以来,编辑部收到大量来稿。作者们回忆与《中国民兵》杂志交往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段情、一次感动、一种收获……述说着读刊用刊过程中,政治上的成熟、思想上的提高、业务上的进步、综合素质上的加强。其中,许多作者用充满深情的笔触和过硬的事例,讲述了在中国民兵这支队伍中,在《中国民兵》杂志的帮助启示下,自己成长进步和事业成功的故事,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心声:“《中国民兵》杂志——成才路上不能没有你!”在此,我们谨选用几篇,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8.
《我与<中国民兵>》征文开栏以来,编辑部收到大量来稿。作者们回忆与《中国民兵》杂志交往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段情、一次感动、一种收获……述说着读刊用刊过程中,政治上的成熟、思想上的提高、业务上的进步、综合素质上的加强。其中,许多作者用充满深情的笔触和过硬的事例,讲述了在中国民兵这支队伍中,在《中国民兵》杂志的帮助启示下,自己成长进步和事业成功的故事,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心声:"《中国民兵》杂志--成才路上不能没有你!"在此,我们谨选用几篇,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9.
魔窟脱险     
由球王贝利主演的二战影片(《胜利大逃亡》已经家喻户晓,可很多人并不知道,二战时期还有一个真实的"大逃亡"的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更加悲惨:1944年3月24日至25日的晚上,76名盟军战俘逃出了位于柏林西南100公里处的德国第三战俘营,他们选择的出逃道路是个被称为"恶魔"的地道。可是不出一天大多数人又被抓了回来,盛怒之下希特勒处死了其中的50名战俘,公然践踏了日内瓦公约;另外23人被重新拘禁;只有三人侥幸逃生——一名荷兰人和两名挪威人,他们都是曾与英国皇家空军并肩作战的飞行员。而他们惊险的逃亡故事,从萨甘火车站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我与<中国民兵>》征文开栏以来,编辑部收到大量来稿。作者们回忆与《中国民兵》杂志交往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段情、一次感动、一种收获……述说着读刊用刊过程中,政治上的成熟、思想上的提高、业务上的进步、综合素质上的加强。其中,许多作者用充满深情的笔触和过硬的事例,讲述了在中国民兵这支队伍中,在《中国民兵》杂志的帮助启示下,自己成长进步和事业成功的故事,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心声:"《中国民兵》杂志--成才路上不能没有你!"在此,我们谨选用几篇,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