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红字》《祝福》虽为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小说文本 ,但其主题旨归却极其相似。在对海丝特·白兰和祥林嫂苦难灵魂的自我救赎历程的描述中 ,昭示永恒人性的坚韧与辉煌 ,宗教神性和封建礼教的丑陋与残酷 ,从而表达出“人不应该是宗教祭坛上的活物”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史铁生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思想深邃,精神探索超前,艺术方面也达到一定高度,鲁迅对他的影响很深刻,二人的创作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二人共同关注着精神困境和生命本真,共同寻找和思考救赎之路,并且用三种相同的方式表达孤独。  相似文献   

3.
多和田叶子以《狗女婿上门》一书荣获芥川龙之介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小说将现实与荒诞相交织,讲述经营私塾的女教师北村美津子与一个由狗变成的来历不明的男人太郎之间的故事。本文主要从创作手法和女性主义两个方面来分析《狗女婿上门》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从许地山的宗教文化思想出发 ,综述其文章内涵 ,探讨其小说人物所渲染的“人生即苦”“生本不乐”的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5.
王杨 《华北民兵》2004,(2):64-64
李西岳创作的小说《百草山》,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好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它直面人生的写实风格,体现了作家对当代军人及其家人内心世界的关注,从中我们听到了对军人人性价值和尊严的热情呼唤,看到了一种关于军人道德新审视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五年在<樱海集>发表的短篇小说<月牙儿>是老舍先生在小说创作中一次可贵的探索与创新.老舍先生以散文诗的结构、散文诗的语言创作了这篇具有沉郁隽永悲剧意境的小说精品,揭露和控诉了黑暗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先生对下层被侮辱、被摧残女性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7.
当代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渐渐走近人文精神的思考领域。张承志以其独特的视角审视着现实生活 ,把哲学、宗教融进对人的终极思考之中 ,因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 ,呈现出骑手、先知、狂士三种形态 ,并贯穿其创作的行程  相似文献   

8.
“元小说”是充斥着大量元叙述因素的后现代主义非传统小说文类 ,这种小说自觉地反思其自身作为小说的地位 ,突出作者形象和写作行为 ,甚至以极端的方式中断小说常规 ,但并非回到单纯的技巧性自我关注中去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部跨类型小说,精彩的世情描写和高超的写实艺术使《绿野仙踪》在清中期的小说中独树一帜。它在人物塑造和结构技法上深受世情小说创作手法的影响,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出众多的"正邪两赋"之人;而"草蛇灰线"法的运用,则让原本庞杂的内容有了潜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以反讽刺手法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是杨绛小说创作的精髓。本文论述小说《洗澡》在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叙事语调等方面的反讽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真正成熟.从"辅教"到"有意为小说",从"实录"到"作意好奇",标志着小说创作自觉时代的开始.从写鬼神灵异、奇闻佚事走向现实生活,使小说表现的题材得到极大拓展.小说情节曲折,结构谨严,人物形象鲜明,艺术上有了长足进步.它承前启后,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唐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960年代历史小说语境化"重返"式的解读,运用"知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分析1960年代的历史小说表达了作家们在向历史诉求的过程中与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彼此生死相知,以及他们对现实的介入性言说,而这种面向历史的精神旨归和介入现实的话语呈现,又隐约地透露出作家在现实规训下的复杂心态,1960年代的历史小说也成了意识形态与政治话语诉求的认识性装置,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权力、制度、意识形态等对文学与人的规训以及这种规训的隐秘成规。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选择具有三重功效:对广大民众、尤其是农民的现代启蒙;在民族危难关头的一场民族救亡总动员;指明了中国未来文化的重建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前,1959-1961年的大饥荒书写成为当代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之一,其中右派知识分子的"饥饿"体验更是受到作家的关注。本文仅就张贤亮的《绿化树》和智量的《饥饿的山村》两部描写"右派"在饥荒年代农村生活的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文本对饥荒生活的呈现方式和对女性的态度,进而探讨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以及在80、90年代不同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他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几乎每一部小说中至少都有一个突出而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对张恨水小说中女性形象类型,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手法,女性形象身上寄托了张恨水的人生思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反观张恨水的人生价值立场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池莉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中期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透视出鲜明的生存主题──“不屈不挠地活”,反映出池莉思想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及其社会转型对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垦荒”系列小说又一篇力作《冻土》,借助对一个凄美爱情的悲情叙事,揭示出特定时空下个体命运的无法确定性和悲剧性,从而对权力话语与“组织”的共谋进行有节制的理性批判。面对基层权力对个体命运的干预,即使在女性意识自觉的新社会,在特定历史时空中女性也不是个人命运的完全主宰。  相似文献   

18.
在莫言小说中,历史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不给人类提供挣脱的机会,生命与生存成为不能承受之重;这就是莫言所要表达的历史的悲剧性本质。《丰乳肥臀》集中表现了人的生命和生存愿望与残酷的历史环境之间的悲剧性冲突,《生死疲劳》侧重表现人的本质追求与荒诞的历史进程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相似文献   

19.
莫言小说中的命名丰富多彩,有小说中人物的命名,也有小说标题的命名。来自口语的亲戚称谓命名,亲切自然;以人体器官命名,戏谑质朴;以绰号命名,生动形象,乡土特色鲜明;以天干地支命名,令人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此外,还有以重大历史事件命名等,都展示了命名背后的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