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本文阐明“时间敏感目标”打击体系的概念和构成,并描述了美军装备的“战术利用系统”概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海军的航天、航空侦察、监视信息的实际情况,对“战术利用系统”的发展做了探讨,并提出了两种系统体系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2.
庞之浩 《环球军事》2009,(13):62-63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5月19日19时55分,美国空军的战术卫星-3发射升空。战术卫星-3是美国“快速响应航天”计划中的第2颗卫星,第1颗卫星是2006年12月16日发射的战术卫星-2,此后还将发射战术卫星-1、4等卫星。战术卫星3的成功发射,使美“快速响应航天”计划雏形初具。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中国航天业将实施空间技术育种工程和卫星减灾工程。充分利用航天科技成果,通过空间技术育种,使粮食和蔬菜增产,是解决我国“粮袋子”和“菜篮子”的有效途径。建设我国的卫星减灾系统(该系统包括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卫星减灾地面应用系统、资料广播与指挥调度通信系统三个部分),利用它减少我国的台风、洪涝、旱灾、火灾、地震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4.
数据链”是采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协议,实现机载、陆基和舰载战术数据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术系统效能的系统。“数据链”不是什么神秘武器,而是将数字化战场上的指挥中心、作战部队、武器平台链接到一起,并提供一种信息处理、交换和分发的系统。它并不只是像我们平常看到的互联网或区域网,通俗地说,它是网络、在网络上跑的数据以及处理这些数据的软件系统的总称。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军队装备的“标准密码数字链”、“战术数字情报链”、“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多功能信息分配系统”等,都属于“数据链”…  相似文献   

5.
以各类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以及月球探测器等航天系统作为观察平台,通过各种遥感器进行侦察、监视、预警,以及气象、地形、地貌观测,获取了海量的各类空间数据,为各类航天信息的应用提供了数据保障,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基础。各类航天信息应用系统是航天信息综合应用的关键环节,对航天信息应用系统开发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航天信息应用系统的结构,并设计了航天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该平台为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底层支持,使开发者只需关注业务功能的实现,大大减少了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量,为高效、高质量的航天信息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周义 《国防科技》2003,(12):55-57
2003年9月24日,美国防安全合作局通报国会可能向台湾出售多功能信息分布系统/低容量终端以及相关装备和服务,包括提供工程技术服务、供应品保障、操作与维护培训、文件资料以及项目管理支持,总金额高达7.75亿美元。按美国国防部的计划,美国将先出售给台湾50套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和多功能信息分布系统及其物理基础16号数据链(Link-16),是台湾军方“博胜”项目所需要的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7.
茫茫太空中,一颗颗卫星如同闪亮的眼睛,围绕着地球不断监测.不断获取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如何使卫星所获取的海量信息,快速.准确的传输给地面,面对这一考验世界航天的难题.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马晶、谭立英科研团队给出了”中国解答“。  相似文献   

8.
战术信息栅格信息分发是实现战术级环境下信息按需共享的核心技术。遵循发布/订阅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分发服务(DDS)的战术信息栅格信息分发方法,给出了实现框架和应用实例,并进行了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信息分发处理性能,基本满足战术信息栅格信息分发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数字航天提升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科技集团确定了“发展数字航天、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宏伟目标。 发展数字航天,要实现航天产品的高度数字化。航天产品凝结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要求信息精准、精密和导航精确。因此,要大力研制与开发具有自主  相似文献   

10.
纵观2005年世界军事航天大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动向可以看出,各项重大计划项目稳步推进:运载火箭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卫星系统战术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空间攻防装备与技术成为发展热点,近太空军事应用探索受到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20日,美国防部发表声明称,美准备向台出售50套“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连同零备件、测试与支援附属设备,总价值为7.25亿美元。这是今年4月底美向台大规模军售后,布什政府宣布的首批对台军售项目,因此格外引人注目。什么是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该系统会对台军建设产生什么影响呢?何为“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简称JTIDS)是一种功能全面的通信、导航和识别综合系统。它可以把包括预警指挥机在内的各种探测系统收集到的战术信息汇集起来,分发到指挥系统和飞机、舰船等战术单位。它把大范围内的各种参战单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2011,(10):23-23
“天宫一号”的发射触动了一向紧盯中国太空动向的外媒的敏感神经。美国《探索新闻》网站报道称,今年7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其最后一次升空,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随后进入了重新调整期。而在此之际中国的太空计划正在取得大步进展。《纽约时报》则这样评论:“美国削减太空项目基金,在2077年前不会发射新的载人火箭,而俄罗斯也表示载人行动不再是其太空计划的首选。如今当美俄对太空失去积极性的时候,而中国正在努力发展航天力量。”。  相似文献   

13.
“技术决定战术”。但从对战争结果的影响层面看,战术比技术更直接,更具有决定性。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战术的作用将更突出。技术物化在兵器中,只有通过战术的激活,才有生命力对于未来战争,“技术优势”论认为信息制胜。这种观点有片面性,忽视了战争中技术的作用机制。就本质而言,技术是以物化形态(即武器装备)走入战争舞台的。它的存在形式不是“离子态”,而是“化合态”,具体表现出来的已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各种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例如,导弹的射程、精度、弹道方程;飞机的  相似文献   

14.
侦察与监测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航天监测信息系统建模和模型分析时,系统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模型是系统建模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利用WSEIAC提出的一般模型,建立了航天监测系统效能一般形式,应用APH(层次分析法)和矩阵分析方法分析建立航天监测系统性能能力指数模型,同时考虑初始条件和系统状态变化对总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号数据链(Link-16)是美国各军兵种共同使用的一种战术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美军实施联合作战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由“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终端、指挥控制处理器以及战术数据管理系统组成。其中,JTIDS 为第一代16号数据链终端,能在作战环境下提供导航、相对定位、作战识别和指挥控制功能。MIDS 为第二代16号数据链终端,能提供抗干扰的数字化语音与数据保密通信。在不久的将来,MIDS 将逐步取代 JTIDS,成为美军战场信息传输的新纽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了拓展通信兵科技练兵结构体系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基地化、网络化、人工模拟化”训练法,以计算机知识为主的基础训练,以“信息传输不间断”为目标的战术训练,以争夺信息权为核心内容的对抗训练等思想。  相似文献   

17.
从战术分队角度出发,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作战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及智能协同方面的应用设想,分析了战术分队信息交互的相关技术及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区块链在未来战术分队指挥体系构建中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8.
碧烨 《宁夏科技》2001,(5):89-91
美国陆军组建数字化部队的目的是要把信息技术引入整个战术部队,尤其是要把数字式C^4I能力提供给低级战术部队,以确保他们在战场上的信息优势。美国陆军前参谋长沙利文上将曾说:“战场数字化就是用电子纽带把战场空间的所有武器连接起来,使指挥官得以协调战斗力诸因素,以达到毁灭性的效果。”为此,美国陆军专门给数字化部队订做了“21世纪部队”旅和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和战术互联网。  相似文献   

19.
载人航天的军事应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事航天员所发挥的作用,因此美国空军长期以来一直注意研究军人在航天中的作用。从最早的“X—20”、后来的“载人轨道实验室”(以前已经介绍过),直到现在的航天飞机飞行,美国空军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试验。本文介绍美军利用航天飞机,以及准备利用国际空间站来完成的两个军事航天员计划。“载人航天工程师”计划1979年,美空军制定了一个“载人航天工程师”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培养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各方面均取得快速发展,“大航天”概念得到广泛认同,载人航天不断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工业基础和研发能力稳步提升,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更趋完善,航天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国已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中国航天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带动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空间技术水平实现跃升,载人航天成就辉煌“十五”期间,长征系列火箭完成了24次成功发射,将23颗卫星和5艘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完成15颗民用卫星的立项研制,开展了21颗卫星研制工作,已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