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和平时期巩固国防、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国家和民族荣辱兴衰、生死存亡的须臾不可大意的国之大事。尤其在当前人们和平麻痹思想严重、国防观念淡化、放松甚至忽视国防教育的情况下,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军事变革方兴未艾、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西部开  相似文献   

2.
和平时期的国防发展战略有其与战时不同的特点,这就是它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它侧重国防实力建设、国防潜力积蓄和从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转换机制的确立。就一般情况看,正如有的文章所分析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和平时期两者是统一的,必须采取经济效益最大原则和军力长期增长政策,在(?)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形势下,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和平时期巩固国防、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公民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4.
和平时期的国防教育,关键是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把国家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敌情向民众讲清楚,使公民关注国家安全利益,居安而思危,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只有当人们了解国家和民族可能面临的威胁,可能遇到的种种军事挑战才能激励民众同心协力为国防的巩固而尽自己的义务。这些年来人们的国防观念日渐淡薄,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在和平环境中产生了“无敌国外患”的错觉。其实,敌情仍然是客观存在,不安宁的因素并没有根除,世界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德国和苏联国防支出情况分别作为对于战争状态下和和平状态下国民经济对国防支出的承受能力阈值的实证分析对象。经过分析认为,战时国民经济承受能力阈值大约为国防支出占GDP的50%,和平时期实际国防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能长期高于15%。  相似文献   

6.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防法的有关规定,国防动员法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动员建设的基本任务,为国防动员建设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国防动员建设就是和平时期的国防动员准备,是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在和平时期打牢国防动员组织、思想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赵琦 《国防》1994,(11)
退伍军人既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搞好退伍军人的国防观念再教育,不仅可以为战时实施快速动员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而且可以进一步发挥其在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促进战争动员工作的落实。 一、对退伍军人进行国防观念再教育,必须提高认识,摆正位置 首先,从形势的变化看,退伍军人的国防观念需要更新。退伍军人在部队尽管普遍接受过比较系统的国防观念教育、仅由于受当时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带  相似文献   

8.
朱伟 《国防》2007,(2):64-64
能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是国家和平时期安全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战时取胜的关键资源.面对全球愈演愈烈的能源竞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从能源生产、运输、储备等各个环节上充分考虑国防需求,对能源动员的保障任务及保障规模进行量化、预测,进而实现能源动员的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确保能源动员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特大型钢铁生产基地之一的马鞍山钢铁公司,在带领10万职工把矿石变成钢铁的同时,也在铸造着马钢人钢铁般的国防观念。不久前,华东六省市部分大型企业在这里召开了国防教育理论研讨会。有人说,和平时期,人们的国防观念不大好衡量。我们说,标准  相似文献   

10.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关系国家和民族荣辱兴衰、生死存亡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以下简称《国防法》)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国防教育的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军的成员,要带头学习贯彻《国防  相似文献   

11.
何银胜 《国防》2002,(8):23-24
建立精干、统一、高效、权威的国防动员体制,是平时做好动员准备和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根本保证,也是国防动员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国防动员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在当前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国防动员体制还不很健全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和对待国防动员体制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强化国防动员观念,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有防就要求有国防观念。这里所指的国防观念,是指以群体为标志的主体意识和潜意识,是防卫外来侵略,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行为观念。对于无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来说,国防观念还可以理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具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召开的四川璧山县委武委会扩大会议上,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国防教育委员会主任黄同均,就增强全民国防观念间题谈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在和平时期,要防止国防观念淡化,必须通过经常的、长期的国防教育,使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观念。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以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 ,在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军情的基础上 ,着眼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 ,提出并解决了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开辟了一条和平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道路 ,形成了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战时军人伤亡保险的制度设计应遵循立足需求、独立设置与快捷高效的原则。依据战时军人风险损失的补偿需求,借鉴地方人员的伤亡补偿标准及外军战时伤亡保险制度的有益做法,确定相应的给付标准,并适度体现人员类别和职级差异。战时军人伤亡保险基金必须全部来自于国家财政, 和平时期应设立专门的战时军人伤亡保险储备基金。  相似文献   

16.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关系国家和民族荣辱兴衰、生死存亡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以下简称《国防法》)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国防教育的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军的成员,要带头学习贯彻《国防法》,积极接受国防教育,不断增强现代国防观念,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努力为加强国防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增强军人的国防观念,是和平时期我军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趣。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清和平时期我军的职能。军队是为保卫国家利益而存在的。战争年代,军人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解救人民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军队的职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国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中期以后,我军直接从事对抗性的军事行动逐渐减少,军队的作用不象战争年代那样明显,军人的价值不象战争年代那  相似文献   

18.
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还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就是对经济的防护问题。 经济决定着国防现代化的速度,决定着军队建设的规模和质量,决定着军事思想、军队的组织编制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在和平时期,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只有国家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整个国家富强起来了,才能为国防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在战时,经济对于战争具有决定胜负的作用。所以,要实现国防现代化,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以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后盾。  相似文献   

19.
张辉清 《国防》2013,(7):7-9
健全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是进行一切动员活动的组织基础,是国家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平时做好国防动员准备、战时或紧急状态时快速实施动员的重要保障。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战略格局、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环境,必须紧紧围绕保障"能打仗、打胜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下大力构建机构健全、职能明确、关系顺畅的国防动员体制。  相似文献   

20.
国防潜力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国家制订军事战略和作战方针的重要依据。国防潜力的开发和积蓄.是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便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