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军队后勤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军队后勤保障必须走军民兼容、发展社会保障的路子。第一,加强军队后勤保障与社会保障的结合;第二,加强军队后勤部门与国家经济部门的协调;第三,搞好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与国家经济潜力的接轨;第四,统筹规划地方经济与军队后勤设施建设;第五,提高全民保障责任意识,健全建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军队后勤保障将由军队办小社会的相对封闭式,逐步向依托社会、借助市场办后勤的开放式过渡,社会市场将成为做好军队后勤保障工作的“主战场”,这就必然把军队后勤与社会联系推到经济活动的“前沿阵地”,使军队后勤与市场的交往更加密切和频繁,这种以经济交换为主要特征的交往活动,对于军队后勤主动适应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和军事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必须客观地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美军在后勤保障中越来越多地利用现成民用产品,并产生了一定的军事、经济效益,这对我军改革独立于民用市场的后勤保障体制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军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军事经济权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为军队审计带来了新的环境。本文从军队财经管理系统、物资筹措及后勤保障系统、部队生产经营、后勤管理机制四方面分析了军事经济权责结构变动对军队审计发展的要求,指出了军队审计发展的取向,并简要讨论了军队审计发展中外部环境优化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济挑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要求军队后勤在复杂易变的自然环境中完成新的使命。本文分析了国家经济力量和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经济实力将通过影响部队配备人员水平、技术、后勤保障能力以及部队部署范围等来直接影响美国武装部队的性质,并认为未来同盟国联合后勤保障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6.
统筹军队后勤保障与国防动员协调发展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军民一体化的现代保障理念;要从编制规划计划入手努力寻求新的突破,统筹编制军队后勤保障与国防动员规划计划;要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充分利用和依托民用资源与社会保障资源;要构建一体化信息建设平台,统一国标与军标,实现军地信息网络系统的有效对接;要健全管理机构,促进军队后勤保障系统与国防动员系统的逐步融合。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各国军队都在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本文仅谈谈新加坡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做法及对我们的启示。一、新加坡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主要做法新加坡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有50年的历史,在长期的保障改革实践中,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去。新加坡军队基于本国的实际情况认为:一方面,一个国家最大潜力和能力为国防建设服务的力量是充分利用和开发市场,社会上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战争形态的转变要求军队后勤保障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创新运用和发展。数字化技术将给军队后勤保障和后勤管理带来深刻影响和重大启示。加强数字化后勤管理理论研究,启动并加强以数字化信息系统为中心的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争取21世纪战略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军队质量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军队后勤改革的逐渐深入,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已初见成效。军队后勤保障的社会化确实起到了减员增效、提高保障效益的作用,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后勤保障社会化还有诸多问题急切地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和解决。如平时的后勤社会化保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给军队后勤保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特别是随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逐步推进,后勤保障方式必然不断调整、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院校后勤要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保障效率最大化,必须实现“一个转变”,树立“三种意识”,把握好“二个重点”。一、实现一个转变军队立足吃“皇粮”,决定了保障方式必须由“标准加补助”转变为“标准加管理”,集中有限财力,保障重点,管好用好标准经费,向管理要效益、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姬延芳 《国防》2005,(2):15-16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中央军委从国家、军队建设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军队办社会问题、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国家负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营房保障社会化,是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武警部队营房保障社会化依据中央军委的有关文件,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问题的有关精神,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大成效,比如,驻城市部队的水电气暖供应,具备条件的已基本并入了市政管网;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售房…  相似文献   

12.
军队在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变革中,因受传统理念和旧有模式影响,制约了改革进程。因此,应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理念,来解决当前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军队保障收益与地方经济效益、国家经济建设与军队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军队在后勤保障社会化中要“有所不为”坚持“有所不为”,避免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泛化”和“一刀切”。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  相似文献   

13.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源于军队后勤自主保障系统,其概念模型是军队后勤保障人员和体系设计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体系需求分析和结构设计的科学依据,是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础。首次采用体系工程的方法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建立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概念模型。科学定义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深入分析了其区别于军队后勤自主保障系统的特性,以及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环境、使命、实体、结构、过程等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14.
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助经济学中的现代企业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军队后勤的目标是追求一定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后勤保障力的最大化。军队后勤实际上是一种科层组织形式,在这个组织内部,资源的配置是由行政协调机制而不是靠市场协调机制来完成的。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质就是如何确定后勤保障所涉及的一些服务项目和产品是从“市场”上买进,还是“自己”组织生产的问题。文章通过构造模型的方式,形式化地给出了军队后勤封闭型保障最优边界的条件,即取决于后勤保障所节约的从事市场交易所花费的边际费用与自己组织生产供给所产生的管理的边际成本相等这个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央军委向全军部队下发《"十一五"期间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意见》,标志着21世纪我军保障体制变革的战略布局已基本形成。为了给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必须创立与"十一五"期间改革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要依据《意见》精神,针对现有法规、规章的缺陷,采取以基本法为统领、专项法规为补充的立法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军情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防经济带来影响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设计和国防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必然性的实际,探讨了国防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的主要环节和主要对策。提出了以调整国防经济结构,有计划地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的国防工业,深入进行军队后勤保障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和提商“七种能力”为内客的国防经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后勤保障是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军队后勤保障观,择其大要:用兵制胜,以粮为先;委积丰盈,师行粮从;转饷给军,以通为利;粮饷之道,胜败攸关.这些观点对于新时期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后勤保障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体系工程理论角度定义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需求工程,介绍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需求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环节。认为以工程化的方法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需求,使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需求工程活动贯穿在体系构建的始终,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构建的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经济是军队后勤建设的基础,是保障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在现代,科学与技术蓬勃发展,经济对战争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给后勤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我国的反侵略战争,仅仅依靠我军现有的后勤保障能力,是无法完成后勤保障任务的。只有充分动员整个国民经济部门为战争服务,才能完成繁重艰巨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防经济建设伴随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者将其概括为“发生了十大变化”:国防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防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有了很大进展;军队后勤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军队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发展;国防经济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国防经济理论研究空前活跃;军事经济法规日臻完善;军队审计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军事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