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发动了侵苏战争。这是希特勒继1939年确定“先西后东”的战略打击顺序并签订苏德条约之后,在其侵略扩张和争霸世界的道路上采取的又一重大战略步骤。它对德国法西斯的命运,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希特勒为何在尚未征服英国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背弃《苏德条约》,进犯苏联,甘冒两线作战的风险呢?对此,国际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入侵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保卫战(1941~1942年)作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被永久载入史册。重温其中的一些真实故事,可以让我们再次领略苏联军民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机智与勇敢。故事之一:以二当九,以少胜多1941年12月2日,苏联飞行员梁赞诺  相似文献   

3.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问题,目前学术界仍存有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战争的全过程是反法西斯性质;一是认为从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到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这一段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一是认为从德国进攻波兰到1940年5月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这段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本文作者倾向于第一种看法,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对另两种看法提出探讨性的意见。我们认为,这种研究和探讨,对于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澄清一些分歧,进一步活跃学术思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列宁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在本土进行的一个著名的城市防卫战役。这个战役,从1941年7月10日开始,至1944年8月10日结束,进行了3年零1个月,其中被敌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政治宣传工作异常活跃,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将试图对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政治宣传工作,作一概括的分析。 一 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政治宣传工作。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起进攻,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后,党和国家领导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学者鲁道夫·哈特曼在民德第八次历史学家大会上发言指出:通常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9年9月1日,也就是说,是德国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日本早在1931年9月18日就入侵中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那  相似文献   

7.
1941年1月2日-11日苏联红军举行了大规模的战略演习,以检验苏军应对德军入侵的能力.由于苏联将这次大演习列为绝密级别,有许多细节到现在仍不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8.
北翘 《环球军事》2011,(22):56-58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随之打响,战争持续了1413天,约2700万名苏联军民牺牲。 2011年6月22日,是卫国战争爆发7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各界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俄罗斯不少媒体刊登了一系列专栏文章,纪念、总结和反思这场规模空前、付出了巨大代...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阅兵.那么,反法西斯战争阅兵是如何兴起的,又如何发展演变的? 反法西斯战争阅兵源于1941年11月苏联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阅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结束后,苏联、英国、法国、美国等同盟国都分别举行过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四国还在柏林联合举行了胜利阅兵.苏联(后俄罗斯)多次在胜利日举行阅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旨在庆祝胜利,缅怀英烈,铭记历史,展示国威军威,提升部队士气,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0.
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列宁格勒会战,是世界现代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围城战役。此役自1941年7月10日至1944年8月9日,历时3年余。列宁格勒是苏联西北部的战略要地,德国在发动侵苏战争时,首先把其作为夺取的目标之一。进攻列宁格勒的兵力有:德军陆军4个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群,德空军第1、第5航空队;此外还有芬兰军担任支援。为了保卫该城,苏军先后参战的兵力  相似文献   

11.
1941年6月22日3时半左右,法西斯德国以强大机械化部队和猛烈炮火开始了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一个半小时后,德国才通过驻苏大使向苏方宣战。希特勒梦想在几个月内征服对方,以闪电速度结束这场战争。但是,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经过艰苦战斗,击溃了希特勒军队,战胜了法西斯入侵,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
1941年6月22日,德国以闪击战的方式突然进攻苏联,掀起了两个装甲大国的铁血厮杀.在这场苏德对决的惨烈战争中,苏军将帅凭借高超的指挥艺术同入侵苏联的纳粹将领斗智斗勇,双方将步坦协同作战演绎得出神入化,给世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其中既反映了双方同出一脉的作战理念,也折射出彼此不同的指挥风格.  相似文献   

13.
史放 《环球军事》2009,(3):55-57
1941年春,希特勒突然决定入侵巴尔干地区。当时,看起来异常强大的德国军队正在全力做着入侵苏联的准备,这道命令多少有些出人意料。这个临时决定其实很有些无奈,1940年,德国那糟糕的盟友意大利目睹希特勒侵略的胜利,也想通过入侵希腊来捞点好处,可不料意大利军队却在冬季战役中被希腊军队打得很惨。  相似文献   

14.
王金龙 《国防》2006,(7):77-7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军以此为幌子偷偷向苏联边境调集军队,秘密部署攻苏行动,而苏军却视条约为“护身符”,几乎未做任何准备。1941年6月22日,德军出动190个师,约550万人,兵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猛攻,第一天便侵入苏联50多公里,致使苏军陷入困境。苏联的惨痛教训,让人想起孙子的一句话:“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换言之,任何时候都不可把安危寄希望于敌人的“不来”、“不攻”上,而要把基点定在己方充分准备、无懈可击、无机可乘上。战争的变数很大,并非以单方意愿…  相似文献   

15.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美国在极为兴奋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优越感,他们认为以当时苏联的工业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的破坏和创伤等各方面因素来分析,苏联要研制出原子弹,至少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否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李牧晨 《军事历史》2020,(3):98-10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主要力量,从1941年6月末到12月,与美国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并最终成为美租借法案援助对象。此后根据四份议定书的规定,苏联获得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盟国的大量租借援助。西方的租借援助,为苏联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等物资,并在一些关键部分弥补了苏联军事生产的短板,还为苏联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使其能够大力发展其他生产、补充其他行业劳动力和军队兵力,为苏联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编读互动     
回音壁 江苏省南京市 李凯:“二战”时德国有个曼施泰因元帅,但我很少见到关于他的文章,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他的情况? 曼施泰因 德国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生于柏林;1906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步兵团服役;1913年入军事学院;第一次世出以装甲部队经阿登地区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为希特勒所采纳;1940年任第38军军长,率部参加法国战局;1941年2月任第56装甲军军长,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列宁格勒方向的进攻,9月任第11集团军司令,在克里木作战;翌年7月占领塞瓦斯托波尔,晋升元帅,8月份转战列宁格勒,11月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奉命救援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未果;1943年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在军事学院举行学术讨论会,着重研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初期的一些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军内外院校等十八个单位的四十多名同志。大家就苏德战争初期阶段的划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主客观原因及失利后的战略转变、二次大战初期各战场空军海军的使用等问题,认真地进行了学术交流。军事学院的张海麟等同志认为,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时间划分,以从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战争爆发到七月中旬,比较符合战争的客观实际。有的同志认为应该从战争爆发之日到十二月中旬,比较适宜大家认为,对这个问题有必要作深入探讨,以利于正确总结和借鉴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开始进入“战后”时期。至于日本“战后”时期终结于何时,其说不一。日本政府曾于1956年发表“经济白皮书”,宣称这一时期己经绪束。后又以美军占领下的冲绳回归做为划期界限,面这一事实的发生是1972年。还有人认为,只要未发生以日本为主体的大战,日本的“战后”就无  相似文献   

20.
吕志英 《军事史林》2007,(12):23-30
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说:“没有1937年,就可能没有1941年。”这是在俄罗斯乃至国际史学界颇有影响的一个观点。众多研究人员苦苦寻觅着1937年“图哈切夫斯基案件”与1941德国入侵苏联及卫国战争初期失利的内在联系。 从1937年6月12日图哈切夫斯基等8名将领以“叛国、间谍罪”惨遭枪决至今已经整整70年。该案件获得平反也几近半个世纪。但这个人称二战前苏军的最大悲剧的成因,却始终仁智互见并存在未解之谜。当站在情报制高点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给予战略思考和现代观照的时候,不难看出:这场由纳粹老牌间谍们炮制,在最高当局之间进行的战略情报战,不仅是人的命运层面上振聋发聩的人生教科书,而且是信息化战争和政权建设中永远不该忽视的典型战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