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是实现防空反导一体化、网络化、体系化作战的核心。系统分析了美军、俄军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的发展情况及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研制开发涉及的核心关键技术;最后,总结提出了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建设发展的启示与建议,对未来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化陆、海、空、天、电(磁)立体战争联合作战节奏的不断加快,指控系统自主化、智能化要求不断提升.分析了国内外指控系统自主化、智能化的发展现状,描述了智能化指控系统设计所需发展的技术和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战术级智能化指控系统的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战术级地面防空群指挥控制系统的需求背景,提出了基于GIS软件平台指挥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充分实现地理信息指控决策的有效结合,在旅级指控系统中已获得成功应用。可大大提高参谋与指挥人员制定作战方案能力和效率,实现对瞬间战情作出动态响应,有效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审计理论研究中可以广泛运用系统论思想。审计系统与审计理论系统是两个不等同的系统。构建审计理论系统时,需要明确组成审计理论系统的各个要素,弄清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理解其内在功能。审计理论结构是审计理论系统中的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是一种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指挥与控制系统被誉为现代战争的兵力倍增器。依据现代空战的特点,对机群协同空战这一背景下的空战指挥与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重点建立了由预警机上层指控系统和编队长机下层指控系统组成的空战两级指控系统模型。最后以HLA/RT I分布仿真技术标准为依托,构建了通用性好,灵活性高,互操作性强的航空兵空战仿真模拟系统,并以此系统为仿真平台,在多种初始态势下对所建立的机群协同空战下的两级空战指控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指挥与控制系统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国外海军为满足2000年海军作战要求而研制和发展的新型海军指控系统,包括美国海军的C~4I体系,美国海军单舰自防御系统。舰队防空联合作战系统,美、英、法等国新型舰载指控系统。文章还论述了商用流行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在海军指控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部队指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对指控训练提出更高要求。仿真系统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训练中,为之提供真实的指控训练环境。部队模拟训练系统中实装指控系统与基于仿真的训练支撑环境的互操作性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指控领域本体用于对实装指控系统与基于仿真的训练支撑环境间命令、请求和报告等交互信息进行形式化语义描述,解决二者在语义层次的互操作性问题。指控领域模块化本体开发方法对现有开发方法进行了改进,更加符合本体构建原则,主要体现在指控领域模块化本体的量化评价和指控领域本体模块的集成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指控系统与指控设备、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哲学指导作用,对指控系统与设备发展阶段、指控系统理论、指控系统设计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哲学回眸,总结了指控系统几个重大难题中处理的哲学思路;结论是指控系统与指控设备发展,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部队指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对指控训练提出更高要求.仿真系统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训练中,为之提供真实的指控训练环境.部队模拟训练系统中实装指控系统与基于仿真的训练支撑环境的互操作性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互操作性概念参考模型用于确认两者间交互的信息类型,是互操作性研究的基础.模拟训练系统中互操作性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指控与仿真系统互操作性语言的研究上,主要体现在公共数据模型、形式化语法和形式化语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舰载指控系统的灵活性和重用性,实现系统的按需配置与组合,在本编一体化、应用集成等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插件式舰载指控系统应用框架,详细的描述了该应用框架模型的组成以及框架内部消息通信机制,并对插件对象管理、本编一体化的集成框架等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同时将这一理论成果成功应用到新型舰载指控系统原型的开发与实践中,实现了全插件式的舰载指控系统应用框架,实验证明该应用框架能显著提高指控系统开发维护的效率,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指挥训练信息系统组织部队进行实战化指挥训练,对促进部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条件下指挥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观念新、角度新、应用新的思路,从军事需求、目标要求、应用需求和功能需求完成对新的陆军指挥训练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陆军指挥训练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陆军部队转型建设的需要,从模型体系构建、精确裁决评估、蓝军系统模拟以及仿真技术应用与集成方面提出了建设重点。从支持合成指挥训练、全要素指挥训练、要素演练和参与联合指挥训练等方面分析了应用需求。最后,从作战仿真、训练导调、训练监控、指挥控制、数据采集和裁决评估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2.
陈雄智  张博雨 《国防科技》2021,42(4):103-110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军队审计要想全面履行监督职责,必须不断丰富手段方式,创新技术方法。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可靠性,可追溯特点有利于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特点正与审计对证据安全性的要求不谋而合,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可编程的特点还可以根据不同审计场景设计出智能、灵活、实时、全程的审计范式。为探究区块链技术与军队审计作业平台的结合应用,本文结合区块链技术特点和军队审计实际,在分析构建区块链环境下军队审计作业平台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块链环境的军队审计作业平台建设构想及保障措施,以助力军队审计信息化发展,加速军队审计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对水下输送艇指挥控制系统进行需求描述的基础上,遵循统一建模语言UML系统分析的一般过程,分别建立了系统的用例模型、静态模型、行为模型、交互模型和实现模型,并对所建模型逐一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建立的正确性,为下一步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家审计本质的“免疫系统论”,武警审计应充分体现其对武警部队经济活动运行的“免疫”功能。因此,需要拓展和重新定位武警审计职能,将预防职能作为武警审计的基本职能,并积极研究和探索“免疫系统论”下武警审计预防职能有效履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涛  杜燚博 《国防科技》2021,42(6):135-140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王朝之一,其军事实力可谓中国历史的巅峰。唐朝国祚在安史之乱后还延续了150余年,唐朝的兵役制度和后勤制度对其内外军事斗争及政权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军事审计的保驾护航之下,唐朝的兵役及后勤制度为其初期开疆拓土与后期定土戡乱均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以唐朝历史的衍进为线索,以唐朝兵役制度和军事后勤制度的变迁为背景,剖析唐朝军事审计制度的特点与规律,详述军事审计主体、对象、方法、法规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变化,进而探究军事审计与兵役、后勤制度的关联,总结提炼出军事审计在国家兵役、后勤制度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现阶段军事审计更好服务于军事制度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未来空战的特点对有人/无人战斗机协同空战的作战模式及能力需求进行了研究.从信息链到武器链时空过渡的角度分析了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的作战优势;提出了两种典型的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方式,并给出了作战过程描述及功能结构分析;基于“观测-评估-决策-执行”指挥控制环分析了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的指挥控制流程;基于协同空战的任务需求提出各参与平台的能力需求.此研究对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是新时期从战略的高度对审计本质所作出的精辟、简洁、鲜明的表述,体现了时代精神,揭示了中国审计的根本性质就是保护与防御。这一理论具有创新精神,它把审计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其目的是为国家“强身健体”。正确认识“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内涵、本质、功能,对于指导我国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舰载指控系统一体化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舰载指控系统一体化仿真体系结构,其一体化仿真模型用到了诸如面向对象、数据库、可视化等技术,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实现作战模拟、评价作战方案等。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战场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数字化战场指挥控制系统的定义,并探讨了未来高科技战争对作战指挥控制所提出的新要求和产生的影响;重点介绍数字化战场指挥控制系统的描述方法及其采用的关键技术;最后着重论述国外数字化战场指挥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对未来数字化战场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的四个方向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20.
基于UML的航天发射指挥控制软件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挥控制软件是影响SLC2S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航天发射指挥控制软件的综合效能,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建模技术,从软件需求分析出发,对航天发射指挥控制软件开发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建模,增强了软件的一致性和可复用性,为软件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