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程防御反导武器系统是现代舰艇作战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亦是衡量舰艇现代化程度优劣的标准之一。现代海战战例足以证明,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尤其是反辐射导弹)和机载巡航导弹仍然是水面舰艇的最大威胁。这主要是因为反舰导弹具有体积小、威力大、射程远、速度快、精度高、价格便宜、装备数量大、隐身化、制导复合化及发射平台多样化等特点、而且不易被拦截。舰艇的近程防御反导武器系统极为重要,且反导能力之强弱直接关系到舰艇的存亡。现代舰载近程防御反导武器系统的主题任务是对付那些突破区域防防御系统的威胁目标,适时而有效地采用“硬杀伤”进行旨在破坏或削弱反舰导弹袭击的近程防御战。  相似文献   

2.
李一蓓 《宁夏科技》2001,(12):42-45
舰载导弹作为舰艇消灭敌方目标、有效防御攻击的基本手段,21世纪仍将是舰载主要武器装备之一。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空中威胁,舰载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也成为舰载武器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在水面舰艇仅装备舰炮的时代,舰艇对于空中威胁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但自从水面舰艇装备了导弹之后,其防空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目前舰载防空导弹已具备了有效对付反舰导弹、远程攻击武器及飞机等各种空中威胁的能力。从目前世界各国装备的舰载防空导弹的类型来看,大致可分为远程、短程及超短程等三种,从作战使用上来看,目前水面舰艇一般只能对付中程或短程空中威胁,对付远程目标时,需出动舰载机进行拦截。目前世界各国海军非常重视提高舰艇的自身防御能力,相继推出一批“抢眼”的舰载导弹防御系统一、“西北风”Mistral舰载防…  相似文献   

4.
“海麻雀”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是美国60年代发展的一种全天候、近程、低空点防御武器系统。随着现代海上空中威胁的不断增长,“海麻雀”导弹系统在反掠海反舰导弹、全方位拦截多目标和提高作战距离等能力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并将继续作为2000年后美国和其它北约国家舰艇的主要防空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5.
现代海战中为了防御水面舰艇的最大威胁:舰对舰导弹、空对舰导弹、超音速战斗轰炸机、直升机和无人机等,舰载近程防御系统 CIWS 是必须装备的。近程武器系统反应时间短、发射率高,可有效拦截300~1500米以内近距离空中目标,  相似文献   

6.
现代高性能反舰导弹是舰艇末端防御的最大威胁,而舰载弹炮结合近程武器系统为舰艇的末端防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分析了舰载弹炮结合近程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和主要特点,针对海上空袭武器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增强系统抗饱和攻击能力的设计方法,并探讨了舰载弹炮结合近程武器系统在现代海战中的使用方向。  相似文献   

7.
现代水面舰艇面对的空中威胁,随战术导弹技术发展和装备扩散而越发严重,不仅高价值大型战舰需要完善的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排水量几百近千吨的小型作战或辅助舰艇,也需要有综合性能较好的导弹系统执行防空/反导任务。国外海军在冷战期间广泛装备点防空导弹,但无论是"海麻雀"、SA-N-4或是后期具备反导能力的"海响尾蛇"、"海狼"和SA-N-9舰空导弹,它们的发射装置体积较大,武器系统的构成也非常复杂,很难满足现代化战争条件下小型舰艇防空的需求。近年来西方国家发展了多型具备换代标准的舰载防空导弹,从"米卡"空空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米卡"垂直发射舰空/地空导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高速机动反舰导弹防御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高速机动反舰导弹和舰艇近程防御系统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反应时间和精度等主要性能指标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改进拦截体制、灵活快速反应、多模型建立、机动检测和识别及改进预测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可为舰艇近程防御系统的后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简述了反舰导弹的发展和水面舰艇防御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抗击反舰导弹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海军舰艇如何增强低空防空反掠海导弹能力已成为军事家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从反舰导弹的发展及其在未来海上作战的作用,提出了建立多层防御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提出了发展激光半主动制导导弹来加强舰艇近程防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舰载激光武器反导作战使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反舰导弹日益严重的威胁要求水面舰艇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防空反导能力。在分析研究激光武器拦截反舰导弹可行性的基础上,模拟了激光武器对“鱼叉”反舰导弹的拦截,提出了激光武器反导作战使用的一般方法及其上舰所存在的问题,对增强水面舰艇在未来海战中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国海军防空作战分为攻势防空、防御性防空、护航、反导和电子战。担任攻势防空、护航和防御性防空的主力是航空母舰舰载机;护卫航空母舰的水面舰艇只实施防御性防空、反导和电子战。目前法国海军能用于防空作战的有12架“阵风”M舰载机、12艘驱逐舰(另有2艘“地平线”级驱逐舰正在建造,将于2008前服役)和20艘护卫舰,海上防空实现了舰载机,点、面防御舰空导弹和舰炮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现代海军水面舰艇一般都装备有多种反舰导弹防御武器系统,包括软杀伤系统和硬杀伤系统,对己方舰艇有较大的安全保障。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却缺少非常可靠的反鱼雷武器进行自卫,加之高威胁、高速鱼雷及其战斗部装药等技术的发展,使得鱼雷给海军舰艇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采用现代尖端技术的鱼雷攻击性强,防御难度大,使得现役海军舰艇缺乏有效的自卫措施这一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如果攻击方使用它们发动攻击,防守方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情况,防守方的舰艇上几乎没有一种绝对可靠的现役反鱼雷拦截武器,特别是在对付航速超过200节的超空泡鱼雷的攻击方面令人担忧。所以,为海军舰艇研制出新型超空泡射弹及其火炮武器系统来与之抗衡迫在眉睫。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攻击性鱼雷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防御鱼雷攻击的超空泡射弹技术及其火炮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来的历次海战和海上冲突证明,各种类型的反舰导弹是目前水面舰艇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为抗击这种威胁,各国海军纷纷研制装备了各种防御武器,其中尤其以近程防御武器系统(CIWS)最为突出。作为舰艇对空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CI-  相似文献   

15.
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反导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水面舰艇面临着严重的反舰导弹威胁,特别是在饱和攻击的条件下,常规的单通道舰空导弹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具有同时引导多枚导弹拦截多批目标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能力,相应的反导决策在防空作战中起到重要作用,反导决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防空作战效果。在对反导决策过程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0-1决策模型,得到了舰空导弹武器反导的优化决策模型,较好地满足了使用多通道舰空导弹系统对多目标打击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两个超级大国只剩下了一个,各国海军战略也进行了调整,海战场从大洋深海转移到了近岸濒海。从1995年以后各国海军新型驱护舰装备的变化可以看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管是不是"宙斯盾"战舰,也不管是否装有区域防御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它们都装有近程防空武器系统,并具有良好的单舰对空防御能力。如果把目标探测、威胁判断与自动打击决策结合起来,即可构成先进的舰艇自防御系统,这是驱护舰近程防空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樊海刚  张辉 《当代海军》2005,(10):13-15
对现代水面舰艇来讲,最大的威胁莫过于能掠海飞行、末端自主寻的、高亚音速甚至超音速突防的反舰导弹了。虽然有许多水面舰艇装备了中近程舰载导弹和诸如密集阵、守门员那样的近程防空系统。但仍然感到心里不踏实。这是因为大多数的舰空导弹是以作战飞机为打击目标而设计的,对付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超声速反舰导弹的空爆威力场及其对水面舰艇的安全威胁,选取典型水面舰艇和超声速半穿甲反舰导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超声速反舰导弹战斗部的空爆威力场模型、毁伤元素对舰艇的作用、毁伤律模型及水面舰艇的等效靶模型等。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及仿真计算方法,得到了超声速反舰导弹空爆产生的冲击波及破片等毁伤元素对舰艇、舰面装备及人员等的安全威胁距离。结果表明,超声速反舰导弹的空爆炸点距离在300 m及以上时,导弹空爆产生的毁伤元素对舰艇不能造成任何形式的毁伤,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距离处毁伤元素对水面舰艇的毁伤效应,由此进一步提出了舰载末端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对超声速反舰导弹的安全拦截距离。  相似文献   

19.
舰载近程点防御导弹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舰导弹的迅速发展,对水面舰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以单舰作为自身防御和独立作战的海上平台,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主要海军国家舰载近程点防御导弹系统的研制现状,最后讨论了点防御导弹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上空中威胁的发展变化,海上舰艇防空武器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为了对付在电子战环境下,以反舰导弹为主,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多层次的全方位攻击,仅靠一种防空武器已无法实现有效的防空。因此,发展新型高性能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外,还发展了近程防空火炮系统、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战术激光防空武器,并加强电子战能力。而且多种防空武器和多舰艇综合协调的防空作战,以及软硬杀伤手段有效结合已成为增强海上防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