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国防科技》2021,42(3):144-144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将于2021年10月下旬召开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现将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的主题为:新时代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创新发展。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国防科技信息工作需在守正、继承、创新中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明晰发展重点、提升发展能力,为国防科技创新超越发展提供支撑和引领。 二、征文内容 论文应紧紧围绕国防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挑战,从理论、技术、战略、应用等层面,结合自身工作撰写,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 前沿技术与未来战争; 2. 科技信息大数据开发利用;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情报领域的应用; 4. 国防科普理论与实践; 5. 情报理论与方法创新; 6. 科技博弈背景下的国防科技信息工作。 三、征文要求 1. 论文要主题鲜明,层次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未公开发表过;文字精炼,一般控制在6000字以内,包括25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论文撰写格式要求、稿件保密审查证明以及版权转让协议模板可在《国防科技》官方网站下载中心下载(https://gfkjjournal.nudt.edu.cn/gfkj/ news/list?category_id=xzzx)。 2. 论文采用投稿系统投送,请作者登录《国防科技》官方网站(https://gfkjjournal.nudt.edu.cn/ gfkj/home)注册投稿,投稿栏目选择“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上传论文电子版(投稿系统中正文)、稿件保密审查证明(投稿系统中附件一)、版权转让协议(投稿系统中附件二)。 3. 征文截止日期:2021年9月10日。 四、时间与地点 会议拟于2021年10月下旬在江西南昌召开。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朱老师 联系电话:010-66358408,010-66357214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26号学会办公室 邮编:100142 六、其他事项 1. 请学会会员踊跃投稿。 2. 请各位常务理事、理事,各单位会员认真组织有关人员撰写论文,学会将组织专家对征集论文进行评审。 3. 评选出的优秀论文收入年会优秀论文集,由国防工业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并邀请优秀论文作者做大会交流。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2015,(2):101
<正>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编辑部拟于2015年10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在湖南长沙举办"国防科技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现就会议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一)国防科技创新驱动相关理论1、国防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2、国防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3、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及路线图4、国防科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5、国外科技创新驱动经验做法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军事智能化的时代浪潮已经在全球兴起。无人系统的出现深刻改变了战争制胜机理,并引发了科技革命、装备革命和军事革命。"平台无人、系统有人、自主运行"已成为无人系统的典型特征。为深入贯彻国家军事智能化发展战略,推动无人系统自主性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国防科技》编辑部于2020年9月启动了"无人系统自主性与智能化"专题广泛征文活动。国内无人系统领域学者积极踊跃投稿,经过审稿专家遴选,  相似文献   

4.
<正>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编辑部拟于2015年10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在湖南长沙举办"国防科技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现就会议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一)国防科技创新驱动相关理论1、国防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2、国防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3、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及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信息融合大会,将于2019年10月在山西太原举办,会议由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承办,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院士、专家就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做大会报告,热忱欢迎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积极投稿并到会指导。录用论文收录论文集,大会将根据论文质量和交流情况评选优秀论文。优秀论文将推荐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电光与控制》、《火力与指挥控制》、《指挥控制与仿真》、《信息融合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6.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2021,42(3)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无人系统技术》2022,(4):I0004-I0004
8月17日-18日,由中国工程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防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无人系统技术》编辑部承办的“爱生杯”2022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大赛以“无人自主勇争先锋”为主题,共有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20余家高校/企业的50余支队伍,在巍峨秦岭的见证下,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重要赛事。  相似文献   

9.
钟华 《国防科技》2017,38(6):081-084
《国防科技》是国防科技大学主办的军队重点期刊。文章论述《国防科技》学术期刊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宗旨,及坚持技术与军事交叉融合的特色定位。数据分析近年来的《国防科技》期刊文献重点、热点及影响力指数,提出新形势下推动提升学术影响力、创一流刊发展新思路新战略。  相似文献   

10.
正《国防科技》杂志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主办的科技军事类学术期刊,是军事学核心期刊培育建设期刊。2015年、2016年连续获得"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杂志秉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推进技术和军事交叉融合,辟有科技前沿、装备动态、安全观察、战略论坛、将军论坛、院士评论、外军瞭望、历史钩沉、学术争鸣、作战训练、科苑感言等栏目。2018年,《国防科技》杂志将按照党的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要  相似文献   

11.
《无人系统技术》2022,(5):F0003-F0003
由中国工程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防科技大学联合主办,《无人系统技术》编辑部承办的2022国际自主无人系统大会(ICAUS 2022)、2022无人系统高峰论坛于9月23-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顺利召开。受疫情影响,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呈现,在线观看人数突破7000人。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2020,41(5):8
近期,米兰大学国际法律历史与政治研究系西蒙·多西(Simone Dossi)教授在《战略研究学报》(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上发表长文“论网络战的非对称优势”。西蒙·多西教授以《国际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等国际 关系和政治学领域顶级国际期刊与《国防科技》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为依据,通过深度解读《国防科技》上刊发的 以“网络战”为主题的 30 篇相关学术论文,并与 Evelyn Goh 等西方国际知名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中西 方学术界对网络战非对称优势的不同看法。上述文章的英文标题为“On the asymmetric advantages of cyberwarfare. Western Literature and the Chinese journal GuofangKeji”,发表在《战略研究学报》期刊 2020 年第 2 期上。 《战略研究学报》创刊于 1978 年,是由英国泰勒-弗朗西斯集团(Taylor & Francis (Routledge))出版的 SSCI 数据库来源期刊。根据 2020 年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espace Reports, 简称 JCR)显示,《战略研究学报》在“国际关系”学科类别 95 本中排名第 30(Q2 区),在“政治学”学科类别 180 本中排名第 63(Q2 区),影响因子 1.816,是战略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核心期刊。 《国防科技》原名《国防科技参考》,创刊于 1978 年,由国防科技大学主管、主办,学校科技情报研究室承办, 1986 年获得军队内部刊号开始面向全军发行,1998 年获得国内刊号并改为现用名。2017 年起,《国防科技》办刊任务 由学校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承担,编辑部设在学院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 《国防科技》是军事学科技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14 年入选军事学核心培育建设期刊,2015、2016 年连续入选 “全国数字百强期刊”,2019 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精品期刊展”。此次,《国防科技》的文章与 领域内顶级国际期刊的论文一起,被国际知名专家进行深度比较研究,是体现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在建 设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中,《国防科技》将以高端学术交流和传播平台为定位,向着国家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建设目标 而不断努力前行。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2021,42(2):143
2021年3月2日上午,《国防科技》第十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顺利召开。编委会主任宋君强院士,副主任胡卫东教授、胡德文教授及编委王正明教授等14位委员,主编刘波院长,学院张运炬政委,学院办公室和教学科研处等业务领导及智库部分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国防科技》2020年的发展情况,重点讨论了期刊2021年的工作和未来发展方向。 张运炬政委代表学院向参会专家致欢迎辞。他指出,学校首长“专家办刊”的指导精神需要坚持和发扬,对编委会成员在2020年给予期刊建设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表达了衷心感谢。他强调,经过43年的探索、建设和发展,《国防科技》已成为国防科技领域众多学者展现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深受来自军队和兵器工业部门广大读者的喜爱。张政委希望在改革强军、科技兴军的时代背景下,为提升办刊质量、更好地服务备战打仗,编委们能够积极为期刊的建设出谋划策,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刘波主编作《国防科技》2020年工作报告。他从发文情况、文献计量指标表现力和编辑部业务能力建设三个方面介绍了期刊2020年的办刊情况,并对2021年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进行了展望。《国防科技》期刊2020年共出版6期,发表学术论文139篇,约82万字。其中,有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34篇,占比25%;第一作者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文章80篇,占比58%;邀请文章10篇,占比7%。期刊全年订阅量85979册。 宋君强院士表示,当前国家更加重视国产期刊的发展,优秀的期刊要承担起引领和推动学科发展的责任。《国防科技》应立足于“指技融合”,依托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安全与技术相结合的鲜明特色,真正为部队提升战斗力、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服务。 与会专家表示,《国防科技》应立足于办成军事学术界和国防科技界都认可的权威期刊,办刊时不能唯核心期刊至上,要以贡献度说话,发表具有代表性的重量级文章。希望期刊能够乘势而上,争当军内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通过此次会议,期刊再次落实了学校首长“专家办刊”的指导精神,编委会为期刊凝练和理顺了工作思路,认真谋划出提升期刊质量的具体举措。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相信在编委会、广大学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国防科技》的工作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信息感知是地面无人平台自主导航控制和执行任务的前提。介绍了国内外地面无人作战平台信息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根据地面无人作战平台对远、中、近不同层次环境信息感知能力的要求,建立基于对象协同的信息感知模型。分别阐述了自主感知与协同感知各自所需的关键技术,提出多技术融合、全方位协同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全方位的协同感知才能提高无人作战平台自身的生存和任务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网信领域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工业杂志现定于2018年8月在贵阳举办2018军工信息化峰会,并委托北京索和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面向军工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科研、设计、工艺、生产制造等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千征集论文。——征稿范围(一)国家关于网信事业最新政策与措施解读;(二)军工信息化成功案例与经验交流;(三)建立完善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军工智能制造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国防科技大学地面无人平台团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车辆相关技术的研究,经过近30年的不懈奋斗,先后独立或合作研制成功多个型号的智能驾驶系统,在无人驾驶车辆的总体结构、环境感知、遥控操作、路径规划以及智能控制理论等多个领域都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部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团队有正高职研究人员5人,副高  相似文献   

17.
投稿须知     
《国防科技》2021,42(1)
正《国防科技》(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主管、主办的科技军事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78年。期刊秉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设置有将军论坛、院士评论、科技前沿、装备动态、安全观察、战略论坛、外军瞭望、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历史钩沉、学术争鸣、作战训练及科苑感言等栏目,旨在推进技术和军事交叉融合,建设一流学术期刊。2015年,期刊入选军事学核心期刊培育建设计划,2015年、2016年连续入选"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2019年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相似文献   

18.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是由海军工程大学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主要刊载本校教学、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后勤指挥与工程以及其它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发表校外作者在国家、省、部级各类科学研究(含国防科技预研)基金项目中产出的论文,并有选择地发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科技人员或在读博士生撰写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编辑部与作者关于投稿方面的约定1.1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凡属国家、省、部级各类科学研究(含国防科技预研)基金资助项目产出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两院院士及知名教授、研究员的学术论文,本刊将优先发表。1.2来稿须用A4纸单面打印,一式两份。校内作者当面交编辑部,校外作者可寄至:武汉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编:430033)或发至邮箱hjgx@Chinajournal.cn(务必注明联系方式和联系电话)。1.3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编人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1.4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投稿2个月后,作者可查询审阅结果(联系人:李泽良主编;电话:0411-43925(军线),027-83638895(地方线))。3个月后无音讯者,作者可另行处理。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1.5来稿文责自负(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署名等),并请提供单位保密证明。编辑部有权对拟用稿件作必要的修改和删节,但实质性内容的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作者须按有关要求对拟用稿作必要的修改,修改后的打印稿和电子文稿要及时送(寄)回本编辑部。1.6本刊对校内作者暂不收取论文发表费,对校外稿件酌情收取论文发表费。稿件一经发表,将视情付给作者稿酬,同时赠送作者该期学报2本。2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2.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逻辑严密、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图表清晰;有关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要进行脱密处理,不得涉及国家和军事秘密,每篇字数(包括图、表)以不超过5 000字为宜。2.2来稿需包括的内容和书写的顺序:题目(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及所在地和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一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以及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的论文);英文题目、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姓前名后且姓的字母均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均小写,复名用“一”隔开)、英文作者单位及所在地和邮编以及中国的英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并在首页地脚处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一)、性别、职称、学位。属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请在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中、英文的作者单位要依次写明所在的学校、学院或系、所的名称。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网信领域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工业》杂志现定于2018年8月在贵阳举办2018军工信息化峰会,并委托北京索和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面向军工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科研、设计、工艺、生产制造等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征集论文。——征稿范围(一)国家关于网信事业最新政策与措施解读;(二)军工信息化成功案例与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航工业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工作,发布了集团公司航空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组建国防科技工业航空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创新中心,"爱创客"双创平台成为央企主要双创项目之一,入选"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典型实践"前十强。落实重点产业发展政策,集团党组出台《关于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