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兴华 《环球军事》2014,(22):50-51
10月2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叉伟在国会问询中表示,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承认日本军队强征慰安妇问题的发言,“有很大问题,我们否认那个发言。政府将为恢复日本的名誉和信任努力申诉”。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公开场合正式否定河野谈话,对铁证如山罪行的否定,对安倍当局来说已是“习惯成自然”,其目的就是搅浑水,通过诬指中国“编造”日本侵华历史,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给侵略史装上面具,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进而煽动“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2.
7月30日,美国众议院以口头表决方式一致通过了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的决议案。议案要求日本政府正式、以明确的方式承认"慰安妇"问题,就这一问题进行道歉,并承担有关的历史责任。这是美国国会第一次以如此明确的语言批评日本回避或企图逃脱历史罪责。  相似文献   

3.
日本"慰安妇"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留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初被揭露以来,特别是1993年日本"河野谈话"的发表,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强烈关注。但是在战争已经过去70年的今天,具有加害责任的日本政府,不但没有认罪并进行赔偿,还极力加以否认和篡改历史,这与日本社会在如何认识侵略战争历史和如何承担战争责任等原则问题上出现的右倾化趋势密不可分。日本政府只有正视历史罪行,才能得到世界人民的谅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4.
2000年3月30日至4月1日,“日军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朝鲜、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地区的15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世界著名的“慰安妇问题”研究专家中国的苏智良教授、韩国的尹贞玉教授和日本的吉见义明教授等与各国专家、学者及“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直接受害者万爱花、陈亚扁等一起,从不同侧面,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深刻详尽的调查分析,证明了“慰安妇”———日本军队性奴隶制度,是20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和耻辱。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关于“日军慰安妇…  相似文献   

5.
等车     
《政工学刊》2006,(8):63-63
虽然美国总是在军费开支透明问题上指责其他国家,但是如果仔细研究美国防部提交国会的军费预算报表,就会发现美国的军费开支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尤其是隐含在其中的大量“黑预算”。  相似文献   

6.
辞旧迎新之际,以“短命”著称的日本政权又进行了一次更迭。日本第95任首相野田佳彦结束了他仅仅16个月的任期,前首相安倍晋三在7年内第二次执掌政权。然而,新首相上台并没有给日本带来新的曙光,反而将日本引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心的危险境地。表现之一:安倍晋三上任前后就曾多次表示,希望在任内强化日美同盟,扩大日美合作,近日还指示防卫大臣小野寺“积极与美国沟通,修改1997年时制定的日美防卫指针。因为安倍认为原先的指针“已经不适合目前东亚地区的现状”。表现之二:1月7日,安倍内阁召开自民党国防会议,决定将在2013%预算中增加防卫预算。这是日本事隔11年首次增加军费,而军费追加的部分将主要用于扩充陆上自卫队人员,增加陆、海、空自卫队武器装备。在会上,安倍内阁还决定于2013年年内修改现行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表现之三:安倍及其领导的日本自民党在2013年第一个工作日高调合唱《君之代》。众所周知,《君之代》是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前的实际国歌,是昔日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象征。安倍此举在国内外引发了人们对日本政治向右翼倾斜的担忧”。更有甚者,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根据安倍晋三的旨意,防卫省和自卫队正在研究对进入钓鱼岛附近空域的中国公务机和军机实施“曳光弹射击警告”……安倍政府的这些新举动,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国内民粹主义,加速右倾化,在意识形态和宣传上做文章。比如,安倍政府不断向媒体放话要摒弃“河野谈话”与“村山谈话”,“修正”日本政府关于侵略战争和慰安妇历史的立场,恣意推崇被亚洲民众视为军国主义象征的歌曲《君之代》。另一方面是企图加速朝着军事化的目标迈进。比如,在钓鱼岛海域公然与中国巡航公务船和飞机对峙,宣布要修改日本防卫大纲,扩充兵力、军备和国防预算等。  相似文献   

7.
顾此 《环球军事》2013,(15):20-22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众议院在7月10日连夜就《能源和水领域法案》通过修正案,规定如果白宫在未征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国会将拒绝对有关削减核武器的项目进行拨款。对此,鹰派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尔·特纳表示,之所以提出此修正案是因为奥巴马总统6月19日在柏林讲话对外宣称其正对美国的核力量体系进行重大改革,而此言有悖于美国两党政治传统,有违宪之嫌疑。按理说,到哪身边都带有核导弹发射密码手提箱的总统总不至于在国内因核问题而被唱出“反调”,但事实恰恰相反,唱出“无核世界”好声音的奥巴马却不能“想唱就唱”。那么美国的核武库,究竟谁说了算。  相似文献   

8.
叙利亚自3月18日爆发反政府示威游行后国内安全局势急转直下,美国迫不及待地敦促联合国安理会就人权问题实施制裁。而正当叙利亚政府面对内外交困的局势束手无策时,伊朗政府提供了义无反顾的支持。伊朗外交部指责叙利亚的动乱是以色列和西方策划的阴谋,并警告西方不要妄图插手叙利亚事务。伊朗之所以“仗义执言”,既有历史渊源也有当前因素。  相似文献   

9.
彭况 《环球军事》2010,(23):21-23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的格伦·奈(Glenn Nye)在2008一年当选了弗吉尼亚第二选区的众议员,任期两年。到今年的11月2日,又到了他竞选新一届众议员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9月30日,也门政府声明说,“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重要头目奥拉基在首都萨那以东“遭锁定并击毙”。美国国会众议员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彼得金把奥拉基之死,称作美方与“基地”作战的“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1.
关于淮西之役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李华锋 《军事历史研究》2004,155(1):104-112
淮西之役是唐宪宗元和削藩最为重要的一战 ,它奠定了“元和中兴”局面的基础。本文对唐政府首先用兵淮西的原因及其名将李在淮西之役中的作用作了分析 ,并就后人对韩愈《平淮西碑》的种种批评和指责作了剖析 ,并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方晓志 《环球军事》2014,(17):64-65
据《纽约时报》2014年8月1日报道,美国中央隋报局局长约翰·布伦南承认,其所属机构曾监控过美国国会参议院相关雇员的电脑,并对此表示道歉。消息一出,舆论哗然。随后,有超过4.2万名美国人联名要求布伦南以及其他与监控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有关的官员下台。近几年,尤其是斯诺登事件之后,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丑闻更是频见报端杂志,人们普遍认为作为美国总统“耳朵”的中央情报局似乎将“耳朵”伸得太长,以致前景有些堪忧。  相似文献   

13.
美对华军事侦察又升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9日,美国五角大楼突然发表声明,指责中国船只在南海水域“尾随、跟踪”其“无瑕”号海洋监视船,并就此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中国外交部很快作出回应,批驳了美方违背事实、颠倒黑白的说法。事实上,“无瑕”号海洋监视船本就是一种专门刺探情报的间谍船,知情人士也透露,这次“无瑕”号的目标就是刺探中国相关军事隋报。  相似文献   

14.
马军 《环球军事》2013,(13):10-11
关于网络安全,美国一直在指责中国。今年1月30日,先是美国网络安全公司蝇迪昂特发布的所渭“中国军方黑客报告”,荚刚一宫、目务院及国防部连续表达了对网络商业盗窃行为的担忧,尽管这份报告的真实性受到喷疑,亦未直接将矛头对准中国,但仍表示“已经在最高层面向中方表达了担忧”。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美国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公然允许李登辉访美,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同时也使海峡两岸的关系趋于紧张。 今年6月7日至12日李登辉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通行证后,首次到美国进行了所谓“私人访问”。美国国务院对此辩解说,这仅仅是一次“私人访问”,“丝毫不会改变我们对台湾的政策,也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的政策”,同时反而指责说“北京反应过度”。 克林顿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到底是不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改变?是中国反应过度,还是美国做的太过  相似文献   

16.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在当地时间5月6日发布年度报告提出,中国政府和军队对美国实施网络攻击,包括试图从联邦机构窃取信息等。近年来,美国政府官员和网络安全专家越来越频繁地指责中国政府和军方参与针对美国的网络间谍活动。今年一开年,“中国黑客威胁论”再次甚嚣尘上。美国为什么总拿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说事?一再处心积虑地炒作“中国黑客威胁”究竟意欲何为?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IT、网络、软件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要说“黑客”攻击,只有美国有技术、有实力、有条件。可近年来美国却热衷炒作“中国威胁论”,在此背景丁  相似文献   

17.
4月4日晚,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谈笑间释放了15名被扣押的英国水兵,历时13天的“水兵事件”在达到高潮的同时走向尾声。从唇枪舌剑、剑拔弩张到柳暗花明、拨云见日,这一切转变之快让所有准备观摩一场“持久战”的旁观者出乎意料。据说连伊朗外长穆塔法在听到内贾德的宣布时都“吃了一惊。”媒体是以“戏剧性”这一字眼来形容内贾德当天的讲话的:讲话的前90分钟,内贯德避而不谈关于英军士兵问题,而是发表一通标志性的指责言论,称美国和英国利用联合国安理会作为工具滥用权力。正当媒  相似文献   

18.
晨枫 《环球军事》2012,(4):44-46
F-35是一架充满争议的“战斗”机。除了绵绵无尽的研发费用超支和延期,F-35最大的争议就是它的空战能力,特别是在和美国F~18E、欧洲“台风”、法国“阵风”等第三代战斗机相比较的时候。美国的空军对F35的空战能力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指责,因为他们对F-35的定位是战斗轰炸机,从未打算用F35担任国土防空或者攻势制空的主力,那是F22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李军华  于冰 《环球军事》2014,(10):15-17
4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13年反恐形势国别报告》,但旋即遭到中国外交部表示不满:“在反恐问题上对别国说三道四、搞‘双重标准’,无助于国际反恐合作。”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 在美国已相继宣布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场以反恐为名进行的战争后,出台这样一份报告并指责“中国在反恐领域与美国合作很少信息交换不对等”颇有一股为自己开脱的意味。然而从军事角度讲,这也意味着美军已着手战略调整,即将开赴新的领域。那么,从反恐战争中撤出的军队,哪里将会是他们下一个战场?  相似文献   

20.
3月22日美国空袭伊拉克首都后,伊拉克电视台播出了在巴格达发现的“以色列制造的导弹”碎片。电视画面上清晰地显示了轰炸后找到的金属碎片上的“塔斯-耶路撒冷”(TAAS JERUSALEM)字样。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宣称,这是一片盟军发射的导弹碎片。 以制“导弹”激怒巴格达 一天后,伊拉克外交部长纳吉·萨布里访问开罗时指责以色列参与了对伊拉克的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