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领导人陈水扁继“总统大选”期间抛出“国防政策白皮书”,提出“决战境外”的军事主张之后,又于6月16日在陆军军官学校校庆时声称,面对大陆“强大军力威胁与挑战”,台军将依照“决战境外”的思想和“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政策,致力筹建高素质、现代化、专业化的“国防劲旅”。其中海军应以“精、小、强”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台军在“独立固守、有效吓阻”和“决战境外”作战思想驱动下,不断加大对其特种作战部队建设的力度。目前,台军特种作战部队已初具规模,成为一支能在多种复杂情况下执行多种任务的“多功能”部队。  相似文献   

3.
王培志 《环球军事》2014,(22):44-46
在1971年美国防部提出的“总体力量”论中,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文职人员被认为是美国国家武装力量的“三大支柱”。作为美国武装力量三大支柱之一,从独立战争到伊拉克战争,文职人员队伍始终备受关注,其相关政策的变化甚至会影响到美固国防政策、国防预算和建军方针的调整。在美军的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中,文职人员在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和军事科研等领域中的地位和比例大幅提高,文职人员制度已日臻完备和成熟。  相似文献   

4.
“决战境外”招来批判 最近,“决战境外”4个字在台湾岛内被炒得沸沸扬扬。事情的起因是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一次军事集会上,抛出所谓“决战境外”的军事战略新构想。此言一出,立即在岛内掀起轩然大波。7月5日,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在《中国时报》发表题为《“境外决战”行不通》的文章,批评台军根本不具备所谓“境外决  相似文献   

5.
闫仁卓 《中国民兵》2021,(3):F0002-F0002
胸怀满腔报国志,热血青春献国防。随着2021年度全国上半年征兵报名的结束,征兵体检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今年是全面落实“一年两征”政策的开局之年,国防动员系统各单位精心筹划、严密组织、严把关口、精益求精,为部队输送综合素质强。  相似文献   

6.
伊春是一座以林业为主的美丽边城。2003年6月许兆君任市长、市武委会主任以来,积极履行关心国防、支持国防、振兴国防和发展国防的职责,被林区广大军民亲切誉为“拥军好市长”、“国防建设带头人”。驻军部队先后有16个团级单位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先进单位,伊春市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相似文献   

7.
丽群 《环球军事》2013,(6):24-25
日前举行的北约国防参谋长会议决定,北约将“重振”快速反应部队,以推动北约的军事发展与改革。组建于2006年的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是落实北约“灵巧防务”理念、保持和发展军事能力的一个关键所在。快反部队现有兵力约2.7万人,包括陆军、空军、海军和特种部队等多个兵种,其中1.6万属于后备部队,可以在5天内部署到全球任何一个危机发生地。北约之所以提出“重振”快速反应部队,是因为这支部队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矛盾,建设成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预备役部队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要担当起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五句话”总要求为统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大力加强战斗力建设,推进各项建设的跨越发展,不断提高整体建设水平。当前,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与“打得赢”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战斗力生成的主要环节和关键问题,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加速战斗力的提升。从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实际看,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9.
他没有当过兵,但对子弟兵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岗位不在国防建设第一线,但心却与国防建设紧紧相连。他以满腔热情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倾心竭力为驻地部队办实事、解难题,谱写出一曲曲爱武装、解军忧、强国防的动人乐章。他就是被驻地部队官兵称为“拥军好书记”的清原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上官惠廷。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加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的高度重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对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来说,就是要着力提升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的“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两瘦”能力,切实提升战斗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与以往的表达相比,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时,将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顺序变了一下:以前是“民兵”在前,现在是“预备役部队”在前,为何如此,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史二平 《国防》2004,(11):49-50
预备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标志着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针对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双重性”、人员编成“多元性”、人员管理“动态性”和生活环境“复杂性”的特点,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促进部队战斗力的全面提升。一、牢记使命,明确职责,切实把握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减少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既是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意识,切实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把握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天华  李长义 《国防》2004,(1):38-39
军分区系统的基本职能是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拳头”。从理论上讲,两者是“一家”。1999年以前,预备役部队实行地(市)建师,军分区  相似文献   

14.
张智 《国防》2005,(4):29-30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压缩现役部队规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我国也确立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而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重点就是要按照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建设。因为,民兵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战时首批动员对象。实行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建立民兵组织和组建预备役部队,是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  相似文献   

15.
李成蛟  石斌欣 《国防》2006,(9):41-43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与现役部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在“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方面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和独特的优势。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推进,预备役部队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迫切需要回答“预备役部队如何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在战斗力建设上有所作为”“;如何按照军委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信息化建设,适应我军建设整体转型的要求”“;如何依托社会资源,发挥预备役军官的骨干作用,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在此,我们发表《肩负起建设信息化预备役部队新使命》一文,希望能够对加强我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瘫痪战”是台湾当局妄图实现其“有效吓阻”方针的手段。2000年6月16日,台湾当局领导人提出所谓“决战境外”的军事战略,引发强烈争议。台军内部意见分歧相当大。许多军事专家评论说,“决战境外”的先决条件是具备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完全是强者直扑弱者的手段,以海峡两岸的客观情况,根本不适合台湾。在各方的压力下,台湾当局和军方均不再提“决战境外”,转而强调建立“吓阻能力”,发展、配置具有扩大台军事战略纵深,以制空、制海、反登陆为  相似文献   

17.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军前不久在台中清泉岗空军基地秘密试飞了被称作是“翔升”号的新型战机。该战机是台军“经国”号战机的改进型,经过多年的研制、定型后,目前处于密集测试阶段,最快2007年1月会装备部队。据分析,台军方想借“翔升”号战机的攻击能力,为实现所谓“决战境外”战略作准备。  相似文献   

18.
刘鹏 《国防》2004,(10):34-35
积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需要做出的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领导,努力推进预备役部队的全面建设。一、着眼全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好预备役部队的使命感预备役部队是我军后备力量的“拳头”,是国家整体国防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战略力量。各级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觉性。第一,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建设强大国防的…  相似文献   

19.
孙久文 《国防》2003,(7):26-26
预备役部队的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决定了选拔预备役军官既要注重“战时”的需要,又要兼顾“平时”的建设,做到“平时管用”、“战时能用”。 所谓“平时管用”,就是在和平时期,预备役军官要为推动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选拔任用预任军官时,一是要选拔“热心”预备役部队工作的人。选拔的预任军官除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好、国防  相似文献   

20.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的关键。当前,针对未来局部战争特点,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预备役部队整体合力,必须加强成建制训练 军事训练关系着部队建设的质量。军事训练的手段必须瞄准未来局部战争的景况,针对部队的实际而定。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平时大部分时间分散战斗在生产岗位上,官与兵、兵与兵、上级与下级、现役与预备役人员之间联系较少,相互了解不够,甚至互不相识,整体合力较现役部队差。预备役部队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