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战略核潜艇的庞大家族中,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其中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的一支。而无论是冷战期间的前苏联,还是今天百废待兴的俄罗斯,其在发展和维系自已的海上核战略的轨迹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目前,俄罗斯共拥有23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这些核潜艇配备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约400枚,弹头1800余个、勿容置疑,这群威力无比的深海巨兽已经成为今天俄罗斯与任何一个战略目标相抗衡的资本。俄罗斯(前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发展之路很值得人们思考和回味。  相似文献   

2.
张海龙 《环球军事》2004,(17):42-44
今年2月,俄罗斯举行了代号为“安全-2004”的大规模战略核力量军事演习。2月18日,俄总统普京亲自登上了台风级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指挥并观看了“新莫斯科夫斯克”号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模拟发射两枚RSM-54“无风”潜射弹道导弹。此举再一次显示了俄罗斯对潜艇战略核遏制力量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自冷战结束以来,在不断衰退的俄罗斯海军中,潜艇特别是战略核潜艇确实成了不可缺少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海军曾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核动力潜艇部队。在核潜艇艇类的划分上,前苏联/俄罗斯海军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分类方法。俄海军除了拥有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和攻击型核潜艇(SSN)之外,还有一种特有的飞航式导弹核潜艇(SSGN)。因此,在说起前苏联/俄罗斯海军的潜艇类别时,许多人往往是云里雾里、分辨不清。其实,个中关系并不复杂。让我们看看俄罗斯各类核潜艇的艇类划分与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以下称苏联)抢在美国前面发展了自己第一代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核潜艇G级(“高尔夫”级)。美国在忐忑不安之余,被迫将“北极星”计划提前,把正在施工的“蝎子”号攻击型核潜艇临时改装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并于1959年建成服役了“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5.
凭借实力雄厚的国防工业和军工优先的发展战略,前苏联和俄罗斯曾向世界呈现出让人目不暇接的军工奇迹:第一艘弹道导弹潜艇、T34坦克……今天,随着第五代潜艇、第五代战略轰炸机、第六代战机的研制和发展,这一榜单又将增加新的名字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和远程战略轰炸机组成了俄罗斯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三叉戟”。俄罗斯战略火箭兵近年来在积极列装“白杨-M”和“雅尔斯”(白杨-M的改进型)系统的同时,也在秘密进行着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试验工作。俄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日前表示,俄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将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白杨-M”和“雅尔斯”导弹系统,成为俄战略核力量的中坚。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暂定名为一“前卫”。  相似文献   

7.
苏联海军于20世纪50年代建造G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和H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之后,按照最初的发展思路,计划沿着两条途径继续发展和壮大海军战略核力量:第一条途径是首先大量建造H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使苏联海军尽快拥有基本的海上战略核威慑力量;于此同时,把积极开发、研制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Y级(667A型)作为第二发展途径。但是,1959年苏联战略指导思想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为了尽快缩短与前苏联在弹道导弹使用技术方面的差距,利用已经完成的“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设计,采用走捷径的办法建造了“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但是,在“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尚处于建造阶段,美国海军便已经发现了该级核潜艇存在的一些缺点。如:上层建筑十分庞大和明显;艇内空间过于拥挤;下潜深  相似文献   

9.
据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马索林透露,俄海军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955号工程“北风之神”级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于2006年3月建成下水。然而你想不到,在俄罗斯这艘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的巨型导弹发射舱中却没有任何导弹!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因为俄罗斯配套研制的新型潜射弹道导弹 R-30/SS-N-50“布拉瓦”(也译作“圆锤”)还未能完成试验,要投产和服役还得耐心地等上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0.
现有买力俄海军现役潜艇几乎全部来自前苏联,少数是前苏联解体后下水服役的。由于前苏联海军核潜艇及常规潜艇数量均居世界首位,特别是核潜艇数占世界总数的55%,所以自俄海军接手以来,尽管有相当数量的核潜艇退役,且新艇服役速度较旧艇退役要慢,但目前俄海军核潜艇仍有160艘左右。1.战略导弹核潜艇(SSBN)战略导弹核潜艇被俄罗斯视为“三位一体”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中坚。俄海军在削减 SSBN 数量的同时。注重了在武备系统、动力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2005,(3):5-5
俄罗斯新近在白海成功地试射了一枚为新一代核潜艇研制的“布拉瓦”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据称,该导弹从“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核潜艇上发射,并命中指定目标“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采用固体推进剂,可装备数枚核弹头.射程超过8000千米+将装备俄“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可装备12枚“布拉瓦”海基弹道导弹.此外还有鱼雷和防空武器等。  相似文献   

12.
靳涛 《当代海军》1999,(6):37-38
1959年6月9日,世界上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在美国下水。弹道导弹核潜艇作战海域辽阔,能长期水下潜航,突袭能力强,具有陆基弹道导弹不可比拟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是美国战略核打击力量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武器系统,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中坚。因此,美国历来十分重视这支核威慑力量的建设。40年来,美国共建成4个级别59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13.
战略弹道导弹是构成核大国战略威慑力的支柱,也是国家力量的象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战略弹道导弹在射程、精度、弹头威力、反应时间、生存能力、突防能力、战备率、可靠性等方面不断发展。前苏联/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研制、生产、部署战略弹道导弹型号和数量最多的国家,在50多年的历程中,先后发展了五代战略弹道导弹:例如上世纪50年代末,第一代的 SS-5、SS-6、SS-7;50年代末到60年代,第二代的 SS-9、SS-11、SS-N-4;60年代  相似文献   

14.
自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前苏联海军就把核潜艇做为其首要发展力量,逐步将一支以常规动力潜艇为主的水下作战部队发展成由战略导弹核潜艇、攻击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柴电导弹潜艇、柴电潜艇、辅助潜艇共同组成的、力量庞大的潜艇部队。冷战时期,前苏联海军潜艇作战的战略基本指导思想是重点限制美国战略核潜艇在巴伦兹海方面的侵入,同时兼顾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方面的战略进攻与防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在继承了前苏联海军绝大部分潜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俄罗斯海军加快了发展核潜艇的步伐。除了计划建造一种新型多功能核潜艇外,2006年3月有一艘“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下水,另有2艘正在建造中,预计2008年服役。俄大力发展核潜艇的目的在于维持战略遏制力量,完善海基核力量构成,增强海基核力量在三位一体核力量中的地位,以此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抗衡美国咄咄逼人的全球攻势。当前,美、俄作为世界上拥有海基战略核力量最强的国家,都在不断加强战略核力量在内的武装力量建设。那么,美、俄海基战略核力量究竟谁更强呢?总体力量:美国占优势美国海基战略核力量主要拥有“俄亥俄”级核…  相似文献   

16.
法国发展核潜艇比美、英、苏晚,但它不依赖于美国,走自已的发展道路。法国在发展核潜艇中独具一格,先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后建造攻击型核潜艇。在设计建造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之前,  相似文献   

17.
潜基战略导弹的发展,关系到世界的安危,因此各国都予以极大的关注。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趋于缓和。1991年7月,美国和前苏联结束了历经22年的战略武器谈判,签署了《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前苏联解体后,美国、独联体大量退役战略核武器,展开了“裁军竞赛”,使人感到随着冷战的结束,似乎核大战的危险已不存在。迄今,美国已退役3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占该类艇建造总数的57.4%,独联体已退役33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占建造总数的35.5%。事实上,美国、独联体的核裁军只是把那些过剩的和过时的核武器裁减下来,与此同时却在积极发展威力更大、更精确、更可  相似文献   

18.
K-19号核潜艇是前苏联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它是美苏冷战酿造的一枚苦果。它在整个服役期间,曾3次与灭顶之灾擦肩而过,其中2次险些引发美苏核战争。  相似文献   

19.
各国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战略都在进行重新调整,大致趋于从远洋作战向濒海作战的战略转移,许多现役战舰的改进计划和新舰研制计划已经铺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其基本动向是:①浅水作战能力已经成为大国海军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军事需求:与此同叫,继续削减装备和采购数量,重视现役装备的改进:②中小国家海军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近海防御力量。弹道导弹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是战略核武器中生存能力最强的部分。日前研制的方向是:更小、更快、更隐蔽。法国“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20.
搭载核导弹的战略核潜艇已经在世界各大洋巡游了近半个世纪。今天,美国海基核力量的中坚——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将被赋予一个全新的任务:携带常规弹头的“三叉戟”弹道导弹。2006年6月,美国海军上校特里·本尼迪克特(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技术主管)撰文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