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恩胜  马喜成  田野  安阳 《国防》2006,(7):29-31
“模块化”编组是现代军事组织的重要特征。为适应世界军事组织变革潮流,前不久吉林省军区召开了后备力量“模块化”编组研讨会。本期发表的《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编兵改革努力谋求后备力量组织建设的新突破》、《积极探索建立民兵模块化编组模式》均为研讨会文章。在此,我们再将其他文章的主要观点摘编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乃刚 《东北后备军》2006,(7):F0002-F0002
近期,吉林省军区组织召开了民兵“模块化”编组研讨会,围绕推行“模块化”编兵这一新课题,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集中研究了深化民兵编组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对策,疏理出了一些指导性、操作性较强的理论成果,为进一步深化全省后备力量建设改革和提高省军区部队整体作战能力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模块化编兵是一种新的编兵理念,用在国防后备力量编组上就是按遂行任务的需要,将后备力量体系内的各种资源按“标准化、集成化、小型化”的原则进行整合与重组,通过科学确定编兵的种类、规模和布局,将“粗放式”编兵变为“精确式”编兵,以最大限度积蓄和释放后备力量快速动员集结和遂行任务的能力。这里结合边防地区的特点,谈谈对民兵编组模块布局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改革转型,满足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需求,是一个需要加强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民”和“兵”如何完美统一?“战场”与“市场”怎样深度融合?安徽省淮北军分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战场”与“市场”,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了提高战斗力和发展生产力一起出。  相似文献   

6.
组织整顿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础工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军事斗争准备的逐步推进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调整改革的逐步深化,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关系不顺、“两率”不高、一兵多职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新世纪新阶段,必须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新形势,按照“十一五”后备力量建设规划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工作。(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要提高对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后备力量建设的大局出发,统筹民兵、预…  相似文献   

7.
刘晓良 《国防》2012,(12):41-41
组织民兵参建参治是践行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履行“服务与应急”新型职能的实际行动,也是增强民兵组织凝聚力和纪律性、培育民兵集体主义精神、锻造民兵优良战斗作风、提高民兵应战能力的有效途径。各级军事机关要切实履行好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使国防后备力量在参建参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确定参建参治思路,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为参建参治重点,积极组织民兵开展形式多样的参建参治活动,打出“兵”的旗帜、体现“兵”的特色、发挥“兵”的作用、显示“兵”的威力,充分发挥军事组织特有的功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三运 《国防》2006,(8):23-24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着眼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三个坚持”,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深入发展。一、必须始终坚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  相似文献   

9.
史爱清 《国防》2006,(5):25-25
新形势下的后备力量国防教育,必须从后备力量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改革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一要结合“两场”发展变化设定教育目标。新形势下,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历史任务紧迫而繁重。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国防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激励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战斗意志和进取精神上来,放在增强民兵预备役人员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上来。二要把握后备力量国防教育的特殊性。后备力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张智 《国防》2005,(4):29-30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压缩现役部队规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我国也确立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而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重点就是要按照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建设。因为,民兵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战时首批动员对象。实行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建立民兵组织和组建预备役部队,是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  相似文献   

11.
王炳文 《国防》2004,(7):29-29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江主席关于“扭住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放松”和“扭住军事斗争准备不放松”的重要指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对省军区来讲,就是要在努力探索信息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之  相似文献   

12.
1998年《西南民兵》杂志宣传报道,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理论、军委江主席关于军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适应国防建设需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抓重点,抓质量,抓基层,抓落实,充分发挥“指导”和“服务”两个作用。按照军区党委扩大会和总部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座谈会、军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座谈会的总体部署,大力宣传中央和军委关于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方针原则,及时  相似文献   

13.
王本志 《国防》2006,(11):7-9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国家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胡锦涛主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切实增强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整体实力。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二炮后备力量建设,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深刻理解二炮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姬亚夫 《国防》2006,(8):25-28
“双应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综合集成国防后备力量应急与应战能力建设,谋求“双应”功能的同步增强“。双应一体化”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落实平战结合、军民结合方针的科学举措。新世纪新阶段,要着眼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双重利益,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双应一体化”建设。一、认清形势任务,确立“双应一体化”的建设思路随着社会转型和军事变革的发展,国家安全形势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要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走“双应一体化”之路,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一)“双应一体化”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人武部党委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吹响向“编兵、练兵、用兵”要战斗力的“交响曲”,使辖区民兵组织建设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张成羽  伍宏波 《国防》2008,(10):44-45
民兵、预备役部队编兵整组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新时期新阶段,应遵循"统筹计划、优先保障、突出重点、注重质量"的原则,尽快理顺军分区系统与预备役部队在编兵整组上的关系,有效解决"组织交叉、一兵多职"等问题,进一步夯实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龙义和 《国防》2009,(12):32-33
国务院和总部关于后备力量建设改革的构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改革的坚定决心,标志着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新军事变革大潮和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已进入转型期。这个转型是在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赋予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的条件下提出来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18.
林和平 《国防》2010,(7):73-73
针对当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存在的队伍重叠、编兵交叉等问题,辽宁省军区与辽宁省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国防后备力量队伍组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组织领导、规范布局、组织整顿、建设管理等进行了系统规范。  相似文献   

19.
朱启 《国防》2003,(1):4-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质量建设”。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后备力量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作战任务为牵  相似文献   

20.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来势迅猛,发展急速。其核心是信息化,实质是军队建设模式的根本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