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恐战争,对涉嫌制造“9·11”事件的本·拉登及其领导的“基地”组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基地”组织几近土崩瓦解。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恐怖分子是不愿善罢甘休的。他们发誓要同美国斗到底,并且扬言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报复美国。恐怖分子的威胁并非危言耸听,最近搞得美国人心惶惶的“脏弹”就是恐怖分子们可能用来发动恐怖袭击的“撒手锏”。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中旬,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向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认为“本·拉登的国际恐怖网是对美国国家安全最急迫、最严重的威胁”。他认为,尽管美国通过与西方盟国的合作,挫败了一系列恐怖活动的阴谋,但是,本·拉登的国际恐怖网络正处于飞速的发展壮大之中,其蔓延的速度远远快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美国高层领导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以本·拉登为首的国际恐怖活动正在迅速成为美国的头号威胁。 美国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 美国的这种担心并非是风声鹤唳、草木  相似文献   

3.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1,(17):26-27
美国《纽约时报》8月14日赫然刊登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报道:“‘基地’组织欲用蓖麻毒素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一时间,美国社会陷入了毒气恐怖袭击的笼罩。有人也许会问,蓖麻毒粉究竟是什么神秘武器,竟会引起美国的社会恐慌?又为何会被恐怖组织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在马里不断扩大战争公开了白宫和五角大楼之间对于伊斯兰武装分子集团造成威胁程度的分歧。这些鱼龙混杂的武装分子和“基地”组织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而这些威胁正严重地破坏着西非局势的平稳。尽管没有人表示这些武装分子集团已经对美国造成了紧迫的威胁。但是法国对马里的军事干预,以及发生在马里邻国阿尔及利亚针对国际天然气设施的恐怖袭击,引发了奥巴马政府对于这些武装分子集团是否已经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形成了足够的风险以至于要进行军事回应的激烈争辩。  相似文献   

5.
杜科 《环球军事》2010,(11):6-7
近期以来,在反恐方面防守严密的美国本土虽然没有再次遭受类似“9·11”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但恐怖袭击的警报却频频拉响。从2009年11月5日胡德堡枪击案、到2009年12月25日西北航空公司第253号班机炸机未遂事件、再到今年5月2日发生的纽约时代广场汽车炸弹未遂事件,  相似文献   

6.
肖卫东 《国防》2004,(1):30-30
社会危机,泛指和平时期发生的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重大威胁、关系全局的非战争性突发事件,比如’98长江洪灾、“9·11”恐怖袭击、亚洲金融风暴、非典  相似文献   

7.
于洋 《环球军事》2013,(18):57-59
据美国官方公布,在“9·11”恐旆袭击事件后的12年间,美国共挫败了54起恐怖袭击事件。人们普遍认为,之所以能够有效制止这些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主要归功于情报搜集活动,以及依靠公民报告可疑行为等。其实,恐怖分子自身的种种失误、失策,也是原因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美国近年来挫败的九大恐怖袭击阴谋。  相似文献   

8.
10月23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再次征召300名海军预备役人员和40名海军陆战队预备役人员。至此,美国至“9·11”事件以来征召的各兵种预备役人员总数已达32686人。 美国的预备役部队在美国的对内对外军事行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进行侵略扩张的得力“干将”。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动员预备役部队进行积极待命状态,这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第一次。为恐怖主义,布什已经授权国防部,最高可招集100万名预备役人员,以支援港口军事行动、医疗救援和其他援助行动的准备。那么,美国这支“能征善战”的预备役部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相似文献   

9.
反恐功罪谁人评说——从9·11调查报告看美国情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22日,美国“9.11”事件调查委员会公布了长达560多页的最终调查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坐失可挫败“9.11”恐怖袭击的十大良机,批评了美国情报机构的失误,并对美国情报机构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而在此报告公布  相似文献   

10.
“9·11”后,世界各国对恐怖主义的警觉和防范日益提高。恐怖组织在一系列军事打击下,纷纷化整为零,相对转入地下“蛰伏”起来,恐怖事件也似乎在逐渐减少。但今年以来,恐怖袭击活动突然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不仅引发了局部地区的动荡和混乱,也使恐怖主义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恐怖袭击,在美国可谓令政府和布什“担惊又受怕”,时刻把“防弦绷得紧”,即使存总统大选期间,克里也是拿“反恐无力”对竞争对手布什进行攻击。可见,恐怖活动已令美国当局有点儿慌张。  相似文献   

12.
王进举 《国防科技》2004,(10):49-51
美国是恐怖组织袭击的重点对象,美国成为了世界级反恐“专业户”,其反恐专项资金投入、武器装备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而美国在反恐方面的战略战术更是引人关注。武装民航客机,实行军事管制自有恐怖袭击以来,民航客机一直是恐怖组织行动的目标。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共发生了43起便携式导弹袭击民用飞机的事件,其中30次导致机毁人亡。恐怖分子劫持飞机事件更是屡见不鲜,特别是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痛定思痛,英美反恐专家对恐怖组织分析得出其恐怖袭击的三种方式:一是劫持客机将其用作“飞行炸弹”冲撞地面重点目…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弃核、谋核问题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年前,英国以萨达姆可能拥有核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3年后, 英国又以类似的理由对伊朗和朝鲜进行威胁。然而,美国核安全局局长布鲁克斯3月初却公开表示,英国正在开发第4代核弹。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无独有偶,法国总统希拉克不久前声称,将使用核武器打击任何对法国发动“恐怖袭击”的国家。此言震惊了世界。未来会不会爆发核大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目前各国核导弹管控现状如何?发射程序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4.
何苦自扰之     
3月3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2008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这份报告与以往一样仍大肆鼓噪和渲染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对地区乃至美国构成了威胁”的论调,再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冷战思维和强权逻辑。  相似文献   

15.
说起核武器,今日世界当数美国的家底最厚,但是美国一直在叫嚷受到了核威胁。美国受到威胁了吗?美国受到的所谓“核威胁”又源于何处,听听美国人是怎么说的——2002年9月23日《美国新闻及世界报道》道格拉斯·帕斯特纳克撰文“美国自找核威胁”。  相似文献   

16.
“9·11”恐怖袭击事件不仅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对国际安全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世界各国重新思考和重视恐怖主义的危害。目前,随着5月31日韩日世界杯的日益临近,韩日两国在加紧准备世界杯各项赛事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国内安全,严防恐怖袭击,确保世界杯足球赛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威胁认知出现重大变化,视中国为“近似匹敌”的竞争对手。美国情报界作为对美国决策层进行情报保障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支撑,素有评估外部威胁的职能,其情报产品也为美国决策层作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近年来,美国情报界各成员机构依据相应情报职能,编制并发布了大量威胁评估报告,表明其威胁评估工作的重心聚焦于对中国军力、核力量、网络空间能力、太空力量、情报活动和新兴科技等复杂系统领域的搜集和分析,评估中国对美国可能产生的“威胁”,以支援美国决策层应对大国竞争中潜在威胁和危机。本文从复杂系统视角切入,分析美国情报界对华威胁评估的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27日正式向外界介绍了他的阿富汗政策,并对该地区的潜在威胁再次做出了评估。他表示那些资助和发动“9·11”事件的恐怖分子仍将会继续发动类似袭击,造成更多人受难。  相似文献   

19.
在7·7伦敦爆炸案两周年之际,英国再次遭遇恐怖袭击浪潮:6月29日,伦敦警方挫败了两起汽车炸弹袭击阴谋;6月30日,苏格兰最大的格拉斯哥机场遭到汽车炸弹袭击。英国一时间风声鹤唳。英国恐怖警报不断拉响"9·11"事件之后,美国加强了国内及海外目标的安全警戒和防护级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防范和打击可能的恐怖袭击活动,打压恐怖分子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20.
着眼于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国际反恐斗争形势 ,从我国反恐斗争的角度出发 ,就警卫部队当前应对恐怖主义的一些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