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薛焕松 《环球军事》2004,(20):50-51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曾是仅次于北方舰队的苏联第二大舰队,在冷战时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是太平洋上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海军。苏联解体后,太平洋舰队风光不再,进入了发展的低潮期。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转移到亚太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一些曾在阿富汗执行过军事任务的前苏联退伍军人表示,他们对目前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军事行动并不抱有乐观的态度。的确,人们对于美国前段时间在阿富汗的各种糟糕表现实在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3.
2003年年初,为了证实对萨达姆的指控、说服国会对伊动武,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在听证会上出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录音带,上面录制有伊拉克军方和政府大量的秘密谈话内容。此举使公众得以见识美国强大的电子监听能力。有媒体报导称,美情报部门曾在伊拉克战争前截获了伊军大量的雷达和通信数据……这些都是信号情报在实战中的具体应用。虽然信号情报侦察高度保密,美国政府官员很少在公开场合谈及其细节问题,但获取信号情报始终是美国国家安  相似文献   

4.
现代军事史上的五次核危机冯长松,王锦核武器产生以来,除了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外,现代军事史上曾发生过五次核危机:第一次是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曾建议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迫使中国屈服。美国政府考虑到“使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这个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出于全球战略上的考虑,在世界各地建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在亚太地区,美国也一直长期保持着相当规模的军事力量。在东亚地区,美军进行兵力部署的主要阵地是驻日美军基地,冷战时期曾起着遏制苏联,保护日本、韩国、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霸主”地位的作用。冷战  相似文献   

6.
王延忠 《环球军事》2011,(3):114-115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个轴心国的战犯均在国际法庭上获得了应有惩罚,但是这张法网远没有做到“疏而不漏”。在战争胜利后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出于争夺纳粹德国尖端科技人才的目的,将大批在战争中犯有罪行的纳粹战犯送往美国,为美国的军事和科技实力的增长贡献力量。而美国相关执法部门在明知这些人有罪的情况下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将他们放人美国。  相似文献   

7.
美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1970年曾说:“我完全确信,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会拥有这样的基地”。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便开始了把隐身技术应用于作战飞机的尝试。为减小雷达发现距离,曾在U-2高空侦察机和P-2V低空侦察机的表面使用了吸波涂层;为降低敌方红外制导导弹的自动寻的效果,60年代曾在武装直升机上采  相似文献   

9.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为军事打击阿富汗做准备而动员了3万余名各兵种预备役人员。近日,本刊编辑部收到读者想了解有关美国预备役部队方面知识的来信。本刊曾在前些年对美国等国家的预备役制度及部队建设情况做过报道,此次就美国如何培训后备军官做一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将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争之后曾直言不讳:“菲律宾群岛的战略位置,胜于地球上任何地方。这是一个投入最小兵力即可保证美国利益,并阻止敌国行动的战略要地。”这一语道破  相似文献   

11.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4):58-59
罗伯特·汉森间谍案曾轰动一时。在汉森10多年的间谍生涯中,由于曾担任多个直接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的职务,可以接触到大量与苏联/俄罗斯有关的绝密情报,甚至是美国政府内部最敏感、最机密的情报,所以汉森出卖的情报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让美国人触目惊心。美国联邦调查局也认为汉森间谍活动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叛国行为,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那么,他的妻子邦妮作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又是如何与一个大间谍和平共处的呢?难道她就没有发现汉森的间谍行踪吗?她又是如何证明自己与汉森间谍活动毫无干系的呢?  相似文献   

12.
史沫特莱在抗战时期的中国刘济普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作家,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妇女活动家,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一个伟大的美国人”。1892年2月23日,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北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科罗拉多矿区长大。青少年时代...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葡萄种植业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 《宁夏科技》2002,(6):30-30
一、美国葡萄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美国的葡萄种植业起源于十八世纪末,从欧洲传入美国,十九世纪末该产业曾得以较快发展。二十世纪初,全美实行禁酒后,葡萄种植业受到了沉  相似文献   

14.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2,(18):40-42
为了应对各国潜艇性能的不断提升和数量的快速增加,美国加大反潜力量建设力度,着力构筑水下马其诺防线。但美国的反潜网还是屡遭突破。据媒体披露,俄罗斯核潜艇2009年曾光顾过美国的后院,最近又潜入离美国仅咫尺之遥的墨西哥湾巡航,这不禁引发人们对美国反潜网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联盟战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要内容。二战后美国在海外的几场大型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打着联盟的旗号进行的。但2002年开始酝酿的“倒萨”战争从一开始就冲击着美国的联盟体系。围绕“倒萨”,美国的传统盟友如法国、德国等做出了不同选择,使得美国的联盟战略不得不进行新的调整。美国虽强,红花也要绿叶扶美国在历史上曾长期奉行孤立主义政策,真正走向世界应当自“珍珠港”事  相似文献   

16.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10):64-65
在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间谍机构“阿勃维尔”就已开始派遣大量间谍渗透进入大洋彼岸的美国,或招募德籍美国公民,从事各种情报搜集及阴谋破坏行动。这种做法一直持续贯穿了整个战争。总的来说,德国间谍的破坏行动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特别是在美国卷入战争前,但也曾遭遇重大失败。本文主要介绍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发生在美国本土的十大德国纳粹间谍及其阴谋破坏活动是如何被抓获和侦破的。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社会的积极调停下,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以黎冲突终于在8月14日实现停火。引发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今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偷袭以军哨所。然而,美国《纽约客》杂志8月21日却载文披露,早在今年5月,以色列官员就曾访问华盛顿,与布什政府一起密谋攻打真主党武装的计划。联系到美国在此次以黎冲突中的态度,人们更有理由相信,以军对黎真主党大动干戈是符合美国意图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以黎冲突期间,美国国务卿赖斯曾两度前往中东地区斡旋,但她既没有督促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也不赞成立即停火,只是提出了所谓的“新中东计划”概念。那…  相似文献   

18.
防务     
《国防科技工业》2014,(2):11-11
美国催促日本归还300公斤钚 1月26日,日本国家通讯社共同社援引日本和美国政府消息源报道,美国正在催日本归还超过300公斤的放射物质钚。报道说.美国曾于冷战时期交给日本331公斤钚,其中大多数为武器级丰度的钚,用于核研究。共同社说,这批钚目前在日本茨城县那珂郡东海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核燃料。  相似文献   

19.
女子当水兵并被允许上军舰曾在美国引起许多争论。虽然有人反对,但支持女兵上军舰者最终占了上风,不少女兵堂而皇之地踏上了美国军舰的甲板。不过,最近随着美国航空母舰“艾森豪威尔”号远  相似文献   

20.
“基地”组织曾对外宣称要让美国死10万人。不久之前,美国也曾作过一个测算:假如一枚带炭疽菌的“飞毛腿”导弹落在华盛顿,则可夺去10万人的生命。而美国的《新闻周刊》透露了本·拉登准备实施生物武器袭击的消息。 世界上一些恐怖组织也逐渐掌握了生物武器技术,并开始尝试使用在恐怖活动中。在“9·11”恐怖袭击事件的阴霾尚未散去之际,生物恐怖主义已经对传统国家安全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人类曾经面对生物恐怖主义纵观历史,在19世纪产生细菌致病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