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集成是将互不兼容、功能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信息资源进行融合,使各分散通信要素、信息平台链接为有机整体的综合系统。实现信息系统集成,是拓展武警部队信息系统功能,提升武警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能力的基本条件,是实现遂行任务中各部队(分队)间信息对接的迫切需要,是武警部队在信息化条件下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十年多的艰苦探索,已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  相似文献   

2.
章铁军  封锡臣  李冲 《国防》2013,(12):46-46
现代科技强军,信息人才为本。加强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必须把强化民兵预备役官兵信息化素质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一是要组织民兵预备役官兵读信息化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提高民兵预备役官兵信息化素质的阶梯。在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中,要把读信息科技书籍作为重头戏,认真抓好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如组织读信息化基础知识读本、信息化建军作战概论等书籍,广泛普及信息科技知识,使信息化概念、信息化知识深入人心,夯实民兵预备役官兵信息化基础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趋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行业均提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规范了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竞争力。然而很多企业过于神化信息化管理工具的作用,认为选用了0A、ERP、MES、PLM等系统就可以使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事实上,在信息化管理工具使用过程中,如果忽视管理理念提升及管理思路创新,不注重信息化建设与企业需求融合,最终也无法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企业信息化是我国推进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实现、运行和管理的过程。科研管理作为国防工业企业保持装备先进性的基础活动,在装备项目研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军后勤信息化建设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和紧迫性,阐述了后勤信息化的含义,指出了后勤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后勤信息化理论建设、后勤指挥自动化建设、军事物流建设、后勤信息化装备建设、后勤信息标准化建没、后勤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出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建立适应“信息快速流动”的后勤编制体制、构建后勤信息化体系结构等,同时指出了后勤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好顶层设计、遵循后勤信息标准化规范、重视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5.
装备信息资源作为军队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信息化战争和装备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论述了装备信息资源建设的地位作用、顶层设计、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和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加强和推进军队装备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相亮  蒋亮明  黄敏 《国防》2005,(5):16-17
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指在国家和军队的统一规划、组织、领导下,着眼信息化战争需求,以搭建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信息资源为核心,开发运用信息技术为主导,培养信息人才为根本,完善政策法规为保障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国防动员系统要素的信息化改造和整合,达成动员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使用、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从而科学合理地利用动员资源,满足战争需求。 信 息 平 台— 国 防 动 员 信 息 化 — —建 设的 基 础 要 素 动员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存储等,都必须依靠动员信息平台来实现。如果没有先进的网络化信息系统作平…  相似文献   

7.
张慎兵 《国防》2016,(8):41-42
信息攻防激烈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内涵和特征,适应现代战争要求,提高后备力量信息化水平,必须改进编组延揽信息人才、完善装备和指挥信息体系、加强信息作战训练。  相似文献   

8.
江风 《当代海军》2008,(11):41-44
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是联合作战。联合作战是陆、海、空、天、电等联合力量,在信息化战场进行的一体化作战。太空作为信息化战争新战场,将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援保障作用,尤其是在海上作战,由于战场异常广大,如果要与其他战场实施联合作战,离不开空间信息系统的保障。针对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太空战专家李大光教授。  相似文献   

9.
信息动员,是以增强国防信息能力特别是满足信息化战争需求为目的,以动员信息资源为重点,依靠信息技术手段促使国家信息能力向战争能力快速、高效转化的动员组织和管理体系。从信息动员含义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主要目的是瞄准复杂电磁环境下打赢信息化战争突出信息化重点,依靠科技力量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制信息权能力而进行的动员活动,说明战争动员的核心已经转向信息动员。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信息战将成为主要作战样式,信息保障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对信息保障的要求,探索战时信息保障的实施办法,完善战时信息保障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基于信息的广域性、融合性和集成性,使作战指挥环境呈现出高度信息化、一体化特征,为指挥员实时、准确地获取各种环境信息,实施高效的作战指挥提供极大便利。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需求,指挥环境信息化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一、展现战场景观用虚拟现实展现战场或一个地区的面貌,可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展现在指挥人员面前的是一个全景式的可提供全息化信息的虚拟战场环境,可在室内全面地研究战场情况,具有内容全面、形式逼真、高效方便等优点。用户点击便可“进入地图”,即进入虚拟…  相似文献   

12.
国家“十五”规划强调“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经济与社会信息化”。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在企业资源的采集、处理、交换等方面,迫切需要标准化进行规范、协调和统一,信息技术应用的标准化问题解决不好,信息将无法识别和交流,资源不能共享,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3.
浅议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发展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信息化军队 ,打赢信息化战争 ,必须加强对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的领导、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 ,理清政治工作信息化发展目标。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应该由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信息技术普及化、信息服务一体化和信息人才专业化六个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4.
我军的信息化,应包括以下五个必经的阶段:实现信息化办公、完成自动化指挥系统的综合集成、完成兵器装备的数字化改造与研制、普及信息化管理、完成编制体制重组。其中信息化办公是军队信息化的基础工程,编制体制重组是信息化的最终阶段。  相似文献   

15.
季德源 《国防》2006,(6):46-48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并提出“加快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妥善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我军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我军信息化法制建设不仅是规范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落实依法治军的战略要求和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打…  相似文献   

16.
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战争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等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未来战争的主要形态将是以C~4I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战。因此,建设高效的信息管理中心、建立发达的信息网络、实现数据传输的标准化、发展高技术信息化装备、组建信息化部队,将是我军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以“信息化思维”为主线,培养作战部队旅团主官指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一)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以未来信息化战争为出发点,着力培养指挥员“信息就是战斗力、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制胜因素”等信息价值理念。(二)强化信息能力培养。现代化战争要求军官尤其是指挥员要善于对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战争高级形态与高级信息武器装备的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信息化战争和信息武器装备着手,引出了信息化战争初级形态和信息化战争高级形态的定义,并分析了信息化战争初级形态和初级信息武器装备以及信息化战争高级形态和高级信息武器装备的特点和作用机理;指出信息化战争高级形态和高级信息武器装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注重其概念研究,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来研究信息化战争高级形态.并提出了战争设计工程这种研究信息化战争高级形态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作为一线部队的旅团政治机关,如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节奏快、强度大,对官兵政治素质、信息素质、心理素质要求高的特点,开展扎实有效的政治工作,发挥政治工作的保证功能,是我们旅团政治机关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